- 年份
- 2024(9490)
- 2023(13458)
- 2022(11329)
- 2021(10391)
- 2020(8653)
- 2019(19917)
- 2018(19423)
- 2017(37052)
- 2016(20541)
- 2015(22749)
- 2014(22593)
- 2013(22460)
- 2012(20989)
- 2011(19036)
- 2010(18938)
- 2009(17530)
- 2008(17320)
- 2007(15865)
- 2006(13973)
- 2005(12008)
- 学科
- 济(86224)
- 经济(86124)
- 业(59063)
- 农(51261)
- 管理(49707)
- 企(36081)
- 企业(36081)
- 方法(35143)
- 农业(33916)
- 数学(31631)
- 数学方法(31364)
- 业经(23334)
- 地方(21611)
- 中国(21052)
- 财(19765)
- 学(17725)
- 贸(16653)
- 贸易(16650)
- 制(16259)
- 易(16163)
- 发(13513)
- 环境(12898)
- 农业经济(12649)
- 技术(12184)
- 银(11937)
- 银行(11875)
- 融(11360)
- 金融(11357)
- 行(11255)
- 体(11136)
- 机构
- 学院(294992)
- 大学(289946)
- 济(117846)
- 经济(115328)
- 管理(109183)
- 研究(101307)
- 理学(95277)
- 理学院(94119)
- 管理学(92464)
- 管理学院(91921)
- 农(80172)
- 中国(76359)
- 科学(67436)
- 农业(62529)
- 京(59967)
- 业大(57088)
- 所(53485)
- 财(50341)
- 研究所(49091)
- 中心(48639)
- 江(46186)
- 财经(40193)
- 农业大学(39645)
- 范(38798)
- 师范(38298)
- 省(37557)
- 经(36522)
- 北京(36300)
- 州(36060)
- 经济学(35118)
- 基金
- 项目(204195)
- 科学(158057)
- 基金(145738)
- 研究(143968)
- 家(129888)
- 国家(128641)
- 科学基金(107929)
- 社会(91054)
- 社会科(85760)
- 社会科学(85730)
- 省(84663)
- 基金项目(79172)
- 自然(70818)
- 划(69295)
- 自然科(69094)
- 自然科学(69068)
- 自然科学基金(67848)
- 教育(64105)
- 编号(58702)
- 资助(57054)
- 重点(46082)
- 发(45959)
- 成果(45775)
- 部(43850)
- 农(42673)
- 创(42464)
- 课题(40083)
- 科研(39859)
- 计划(39833)
- 创新(39732)
- 期刊
- 济(133876)
- 经济(133876)
- 农(82165)
- 研究(78019)
- 中国(57828)
- 学报(57645)
- 农业(55681)
- 科学(49462)
- 大学(42290)
- 学学(40543)
- 财(37842)
- 管理(31942)
- 业经(29463)
- 融(27582)
- 金融(27582)
- 业(27095)
- 教育(24963)
- 技术(22699)
- 问题(19676)
- 版(19090)
- 经济研究(18972)
- 财经(18682)
- 业大(17064)
- 经(15945)
- 资源(15625)
- 农业经济(15333)
- 农村(15307)
- 村(15307)
- 农业大学(15086)
- 科技(14733)
共检索到427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珂巍 韩建民
对榆中县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年人均收入以及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如何看待子女赡养、农户类别、选择何种方式养老以及对"捆绑政策"的看法,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制定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淡化家庭养老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就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芳 刘宥延 王川
贫困农户生计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农户的生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扶贫政策的效果。文章构建了黄土丘陵区县域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年完成的甘肃省榆中县2 3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与空间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该县各乡镇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聚集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而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中县中部川区的各乡镇的总体生计资本状况较好,而北部山区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瑜琦 王雯 李建林
基于甘肃省榆中县1996年土地详查电子数据库和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分析该区域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格局变化,以及不同坡度等级下土地利用方式尤其是耕地转入转出变化。结果表明:从变化总量看,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交通水域用地面积均有增加,草地、园地面积减少;从空间分布看,中部农耕条件较好乡镇的耕地被建设用地和林地挤占现象显著,耕地增加区域集中在北部干旱山区及南部二阴山区;从不同坡度等级区域看,小于15°区域内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显著,大于15°区域内尽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推进,但仍有部分经济落后乡镇存在坡耕地面积增加现象。可见,在耕保、城镇化和生态工程的三重压力下,如何保证耕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育中 杨新军 赵雪雁
干旱影响研究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为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选取甘肃省榆中县为研究区,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干旱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和GIS分析工具,分析干旱对粮食产量、经济发展和农户家庭的影响,归纳干旱对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1960-2015年,榆中县气象干旱程度较强,且与粮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尤其对榆中县南、北部山区的粮食产量影响显著;(2)气象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频率高和空间分布广的特征,经济损失严重区集中在榆中县南、北部山区;(3)农户家庭受灾面积较大,农作物减产和家庭收入损失明显,气象干旱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严重,且"纯农型"家庭收入损失和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4)水资源利用环、产量环、收入环—生计环和经济环为干旱影响社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孙丕苓 许月卿 樊祥
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08和2012年榆中县村镇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特征,测算了村镇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探讨了不同协调发展程度的村镇发展方向和途径。主要结论为:1)榆中县村镇区域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空间上均呈现"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且南部略高于北部的格局;地域上呈中部川塬谷地区→南部二阴山区→北部黄土干旱山区递减的趋势。2)榆中县2008年村镇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2012年相比2008年整体有所提高,高发展水平村镇数有所增加,低发展水平村镇数有所减少。3)榆中县村镇综合发展协调度水平普遍偏低,约1/3的村镇处于非协调状态,2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坚 刘松雪 付雅洁 梁军辉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评估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生态效应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评估,包括格局和过程两个维度。以榆中县为例,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变化趋势预测方法体系:构建生态效应状态指数、生态效应趋势指数,基于2009和2013年数据开展各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模拟"发展导向"(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和"生态导向"(Ecological Orientation)两种不同情景下的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基于模拟结果预测相应的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地理本底条件较差的乡镇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生态效应状态水平,资源环境禀赋较好的乡镇生态效应状态水平反而较低;(2)不同发展模式的乡镇,其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分异;(3)通过传统的土地利用管理手段提升生态安全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乡镇土地资源配置与空间格局优化过程,为在土地利用管理中回避生态风险、维护生态安全提供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坚 刘松雪 付雅洁 梁军辉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评估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生态效应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评估,包括格局和过程两个维度。以榆中县为例,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变化趋势预测方法体系:构建生态效应状态指数、生态效应趋势指数,基于2009和2013年数据开展各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模拟"发展导向"(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和"生态导向"(Ecological Orientation)两种不同情景下的2020年土地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长春 郑戈 聂善明
高原夏菜是在西北高原地区冷凉气候条件下生产的蔬菜,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分析总结了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高原夏菜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开拓了稳定的内外市场,培育了国内知名的品牌,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链条受限,科技支撑不足;产业主导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种植规模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种植水平不高,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尾菜等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与浪费等问题。在总结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策统筹,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产学研结合;加...
关键词:
高原夏菜 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琼 李振东
采用ELES模型和结构变动度计量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与金融信贷发展滞后、惠农政策投入水平低及配套措施不完善、城镇化发展缓慢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浩 李世平
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兰州市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支出方向、岗位职业、养老体系满意度、家庭工作人数、是否为"421"结构家庭、子女埋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家庭支出水平、对以房养老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制定多元化的以房养老模式、以中低收入群体为突破口、加强以房养老模式宣传、构建健全的以房养老信用体系、政府提供相应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丽
文章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农民入手,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初级试点市——山东省临沂市进行入户调查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三个外部因素——政策设计安排、基层政府政策实施质量和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而农民内部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耕地等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新农保 参保意愿 政策设计 政策实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佳欣 杨庆媛 胡涛
选取休耕试点区域之一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区域,将339户休耕户作为样本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休耕户对现行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并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其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8.5%的受访农户对休耕政策持满意和非常满意态度;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的休耕农户比其他休耕农户对休耕的满意度高;家庭年收入越高、休耕补偿标准满意度越高、对休耕必要性认识程度越深的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高;休耕宣传越到位,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在不同的补偿方式中,对货币补偿方式的满意度最高。研究休耕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完善我国休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腾飞 石育中 杨新军 王婷
[目的]以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脆弱区的甘肃省榆中县为例,运用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对该地区农户应对环境变化和风险扰动的适应和恢复能力进行研究。[方法]文章采用甘肃省榆中县604份农户家庭调查数据,基于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测量指标体系,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乡镇农户生计恢复力建设水平的差异,识别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生计恢复力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官营镇>马坡乡>中连川乡。在所有村落中,生计恢复力指数最高的是夏官营镇的夏官营村,最低的是中连川乡的大湾村。(2)从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各乡镇在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P=0.001),而在学习能力维度上,3乡镇农户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980)。(3)家庭存款、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投入、户主教育程度、粮食自给能力和社会网络这6个因子是影响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的核心因素。[结论]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恶化和生计胁迫下,保障金融资本、提高教育水平和完善社会网络结构是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宏霞 杨林
本文调查了兰州市下属三个县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1500名农户,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收入状况和信贷产出效应做了分析,先用OLS和TSLS估计了信贷对农户产出的作用,再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对信贷资金的收入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占总调查人数20%的高收入农户占用了近一半的信贷金额,而这部分农户的信贷产出效应却不是最高的;占总调查人数65%的中低收入农户的产出效应是最高的,但是面临着严重的信贷资金不足,农村信贷资金分配严重扭曲,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本文分析了这种扭曲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丽 刘红梅
本文基于广东7县市728户农村居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主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和对养老金领取服务的满意度与农村居民主动参保意愿正相关,且女性较男性具有更高的主动参保意愿;受教育年限、农村家庭人口数和家庭收入水平均与农民主动参保意愿反向相关;乡村集体补贴未达到激励农村居民主动参保的预期目的。所得结论有效解释了新农保试点地区普遍出现的参保率高,但缴费标准低且缴费不连续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农村信贷排斥区域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基于甘肃省14市(州)的比较
甘肃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及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基于政府行为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分析——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对藏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的调查分析——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现阶段阻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
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泾阳县为例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研究——以甘肃省贫困县为例
甘肃省特色农业宏观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以粮食作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