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9)
2023(9380)
2022(7728)
2021(7120)
2020(5926)
2019(13142)
2018(12932)
2017(24250)
2016(13195)
2015(14468)
2014(14115)
2013(14054)
2012(13028)
2011(11727)
2010(12055)
2009(11299)
2008(11184)
2007(10374)
2006(9329)
2005(8421)
作者
(38593)
(32943)
(32206)
(30502)
(20230)
(15833)
(14510)
(12688)
(12552)
(11603)
(11251)
(10884)
(10333)
(10263)
(10112)
(10049)
(9767)
(9612)
(9426)
(9291)
(8270)
(8175)
(7919)
(7664)
(7595)
(7464)
(7299)
(7105)
(6708)
(6673)
学科
(53335)
经济(53262)
(48873)
(46991)
农业(32593)
管理(31168)
(23602)
企业(23602)
业经(18797)
方法(17696)
中国(16717)
数学(15699)
数学方法(15526)
(15446)
(12924)
银行(12892)
地方(12698)
农业经济(12361)
(12361)
(11967)
(11329)
保险(11238)
(10968)
金融(10967)
(10551)
(10411)
(10196)
(9497)
农村(9478)
(9208)
机构
学院(183989)
大学(178729)
(75796)
经济(74166)
管理(70152)
研究(64341)
理学(59616)
理学院(59043)
管理学(58025)
管理学院(57719)
(56723)
中国(55912)
农业(43584)
科学(39687)
(37383)
业大(36268)
(35379)
(33286)
中心(31512)
研究所(29949)
(29788)
财经(26822)
农业大学(26638)
(24546)
(24317)
(23249)
北京(23235)
(22532)
(22371)
(21940)
基金
项目(122960)
科学(96247)
研究(90399)
基金(88578)
(78443)
国家(77633)
科学基金(65564)
社会(57888)
社会科(54278)
社会科学(54263)
(50298)
基金项目(46720)
自然(41827)
(41256)
自然科(40873)
自然科学(40857)
自然科学基金(40147)
教育(39252)
编号(37244)
资助(35370)
(32556)
成果(29496)
(28041)
重点(27695)
(27244)
(26086)
课题(25710)
(24648)
创新(24424)
(23873)
期刊
(92176)
经济(92176)
(63397)
研究(54688)
中国(46052)
农业(43021)
学报(33014)
科学(29961)
(27836)
金融(27836)
大学(25852)
(25429)
学学(25017)
管理(22037)
业经(21430)
(20168)
教育(17342)
技术(14708)
农业经济(14531)
农村(14397)
(14397)
问题(12897)
财经(12562)
(12460)
经济研究(11402)
业大(10884)
世界(10855)
(10616)
农业大学(9942)
经济问题(9593)
共检索到29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晓梅  赵阳  
我国新农保制度于2009年开始实行试点,提前8年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经办服务、管理能力受到极大考验。国务院2014年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农保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而制度并轨也对农保经办能力提出更高挑战。如何完善农保制度"最后一公里",使农保制度带给农民更多切实好处,文章提出重视协管员角色并提升其功能是关键,重视发挥协管员的作用,夯实农保经办机构基层建设,让农保制度最大程度地惠民利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惠元  
基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主体地位的理论依据,将政府作用归纳为"五个供给",即制度供给、法律供给、财政供给、组织供给和道德舆论供给,然而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不是万能的,应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作用边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农村养老问题的凸显,不能仅仅看成是某些政策的失误,更不能看成是一些偶然因素的结果,而是长期以来,政府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中的责任呈隐形化所致。近年来,随着政府责任在农村养老保险中逐渐归位,如何重构政府在目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中的责任体系就成为现实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春梅  李录堂  
家庭养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社会养老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基于此,本文运用角色理论,结合家庭养老资源供给主体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分析,着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调整和优化其在农村养老供给中的角色地位及行为选择,得出结论:家庭代际关系发生粘着型——松弛型——独立型三个层次的变化,其养老功能逐步发生转变,具体表现为以经济、生活和精神慰藉资源为主向提供精神慰藉为主、辅以经济资源和生活照料资源供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增余  
1995年,陕西省有关部门曾草拟了一份《陕西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准备通过地方立法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险。 《条例》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规定:(1)保险对象。全省18—60周岁的农村公民,均应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保险资金的筹集。以个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  陈朝旭  张金妃  
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客观上制度供给不足与主观上制度需求不足的矛盾局面。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之关键,在于从外生性制度与内生性制度彼此互相配合的角度去化解其演化路径的锁定状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青贵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足原理"深刻揭示的农村集体组织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中的互助合作养老角色,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却存在主体长期缺位或错位等诸多功能问题,这需要从重塑和保障成员生存发展权、实现实质正义的理念出发,通过法律机制培育适格主体、坚持适度的资金筹集原则、实现弱势群体保护、注重制度间的协调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小春  梁永郭  安然  
2009年,我国推出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切实掌握新农保试点实施情况,文章对河北省4个试点县(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伟  张建升  
基于对重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的调查,文章从资金筹集、待遇水平、基金增值、制度衔接等角度分析了重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建设、加强基金运营管理、细化进出机制和增强制度衔接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和改进措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武萍  周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营是维持新农保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当前基金在运营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已严重危及了基金的安全,进而影响了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防范基金风险,维持制度的稳定性,本文试图构建基于风险控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对基金监管不到位的表现及其引发的风险,规避风险的基金监管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礼琼  
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影响农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和贫困都会抑制农民的意愿缴费能力,身体健康的农民和富裕的农民相应的意愿缴费能力并不强,具有缴费意愿的农民和具有缴费能力的农民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信邦  刘晴晴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对制度采取补贴支持以体现其责任,但政府财政负担能力如何衡量一直被学界和政府所关注。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和SPSS等分析工具,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模式、农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0%等假设前提下,对未来30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不同地区农民缴费负担能力有差别,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对农民参保的支持能力有差别;二是不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不同的增长率条件下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维系该制度的财务收支平衡,保证农民养老金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惠元  
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区别,财政保障能力能否可持续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模拟预测2010~2030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人口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在未来20年中,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通过长期动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完善基础养老金调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东部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财政支持;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新  
在现有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中,多把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合称为乡村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分析。实际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级政府,有其相对独立的预算收入;而后者则是一个社区自治性组织,并没有固定的财源。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独立的视角,通过分析村级组织自身及其收入结构的演变对其在村级社区中履行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来探究在不同层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中,村级组织应扮演的不同角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然斌  曹冰玉  
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吸收了完全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的各自优点,它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新要求,应该也能成为国家支持新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撑点。本文认为,政府应该创造条件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由完全积累制向部分积累制变迁,以发挥养老保险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