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8)
2023(13225)
2022(11099)
2021(10401)
2020(8516)
2019(19573)
2018(19010)
2017(37116)
2016(20220)
2015(22016)
2014(21572)
2013(21195)
2012(19439)
2011(17593)
2010(17913)
2009(16424)
2008(16055)
2007(14413)
2006(12673)
2005(10894)
作者
(58901)
(49586)
(49231)
(46555)
(30995)
(24023)
(22033)
(19360)
(18738)
(17502)
(16792)
(16603)
(15501)
(15491)
(15229)
(15083)
(14829)
(14455)
(14247)
(13977)
(12452)
(12300)
(12063)
(11381)
(11232)
(10994)
(10830)
(10697)
(9943)
(9764)
学科
(93613)
经济(93514)
(63556)
(52054)
管理(51137)
方法(44141)
数学(41122)
数学方法(40527)
(39966)
企业(39966)
农业(35108)
业经(23845)
中国(21579)
(20792)
地方(19144)
(16873)
贸易(16866)
(16418)
(16393)
(15454)
(13365)
技术(12861)
农业经济(12572)
(12445)
金融(12444)
(12364)
银行(12315)
(12035)
(11990)
财务(11960)
机构
学院(290825)
大学(285115)
(123264)
经济(121170)
管理(112445)
理学(99586)
理学院(98542)
管理学(96599)
管理学院(96112)
研究(94837)
中国(72574)
(71761)
科学(59724)
(57506)
农业(55450)
业大(52707)
(51861)
(48094)
中心(44758)
研究所(44068)
财经(42397)
(41729)
(38921)
经济学(38325)
(35661)
农业大学(35389)
师范(35189)
经济学院(35085)
北京(34918)
(33221)
基金
项目(204463)
科学(161516)
基金(150597)
研究(144430)
(133196)
国家(132036)
科学基金(113330)
社会(95060)
社会科(90059)
社会科学(90036)
(81156)
基金项目(79854)
自然(73791)
自然科(72181)
自然科学(72163)
自然科学基金(70923)
(67265)
教育(66182)
资助(61675)
编号(57058)
重点(46091)
(45517)
(44747)
成果(44011)
(42741)
国家社会(40223)
创新(39967)
科研(39426)
(39350)
课题(38942)
期刊
(131938)
经济(131938)
研究(76304)
(74599)
中国(52464)
学报(51440)
农业(50538)
科学(46497)
大学(39797)
学学(38532)
(36953)
管理(35621)
业经(28873)
(28373)
金融(28373)
教育(23962)
(23855)
技术(23267)
财经(20814)
经济研究(20394)
问题(19059)
(17800)
(17018)
统计(15754)
业大(15400)
农业经济(15068)
农村(14993)
(14993)
世界(14806)
技术经济(14703)
共检索到40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康  魏雯  马建飞  郭敏  
中央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农村公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研究选取县级面板数据,在对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比较研究中,阐释了农村公路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发现:在当前贫困地区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的背景下,县、乡、村道规模的增加对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仍然存在较强的正向影响;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等外公路(主要是村道)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极为显著,贫困地区的高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的积极贡献较大,而在非贫困地区,一级公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在政策方面较有意义的启示是,村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显著,意味着全国建制村通硬化路政策不仅符合民生的要求,对提高农业总产值、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发现二级公路在贫困县的积极影响,为下一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重点投资方向提供可参考的定量研究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都阳  
利用农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风险分散对于农户非农劳动供给水平的影响。虽然农户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劳动配置来相对维持稳定的家庭收入,但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会承担一定的福利损失。由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通过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使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有效提高的方式来减少福利损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胜  李雅楠  宋映泉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贫困地区农村137所寄宿制学校三期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的寄宿制教育形式并不利于农村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寄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较之非寄宿儿童均处于不利地位。寄宿教育对农村儿童发展的负面冲击存在"精英俘获"现象,表现为寄宿对男孩、家庭经济水平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地区农村儿童的负面影响更大。现行的扩大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师资力量等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寄宿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不能完全破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的现实困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琳,任苒  
目的:分析全国10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合作医疗干预前和合作医疗干预后两次调查人口进行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收入五分组、单因素分析和住院服务利用两步模型方法。结果:分析调查县农村居民的住院率、未住院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同收入组之间有差异。影响农村居民对住院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如是否患有慢性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裕雄  肖海峰  张婧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霍增辉  吴海涛  丁士军  刘家鹏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聪  刘文璋  
地理资本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是影响地区消除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行政村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指标对各地区的地理资本进行测度。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其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程度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地理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降低地区贫困程度。将地理资本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机制进行分解发现,注重自然资源类地理资本受益共享、提高地理资本利用程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区位交通建设,能够减少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有利于消除地区贫困。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消除地区贫困,助力脱贫攻坚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澎  吕开宇  
从"社会精英"的视角出发,首先对我国农村地区由银行发放的贴息贷款在扶贫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英俘获"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借助2015年全国三省37个贫困村的308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贫困县农户的四维社会资本(网络规模、网络顶端、网络差异和强关系)对其贴息贷款可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的贫困地区,"社会精英"可以利用自身在网络规模和强关系数量上的优势来以更大的概率俘获更高额度的贴息贷款。而同样反映社会资本的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则没有起到类似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改善"社会精英"的贴息贷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雯   潘慧  
家庭的社会捐助行为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本文利用2010、2012、2014、2016、2018五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村贫困对本省城镇家庭社会捐助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村贫困率上升,本省城镇家庭社会捐助支出呈明显增长,尤其是处于最高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城镇家庭;社会信任度高、贫富差距感强、生活在贫富差距较大地区的城镇家庭,面对农村贫困,选择了更高的社会捐助水平。城镇家庭以提高社会捐助支出的方式应对农村贫困,既源于家庭的自主选择,也与体制内的捐助促进作用有关,尤其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户主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对家庭社会捐助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我国现有的社会捐助体制既尊重和支持居民家庭的捐助意愿,也发挥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促进了社会捐助所代表的第三次分配与再分配在反贫困领域协调配合,实现第三次分配与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繁荣  谭运进  
为探究民间借贷对农户大病风险应对的作用,本文利用湖北、四川两省4个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间借贷、医院级别、住院天数、新农合、家庭收入水平、患者教育程度、患者性别等因素对患者住院费用水平影响显著;其中,民间借贷规模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和作用最大,民间借贷在农户住院费用的筹集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高峰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粮食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还较低,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也较为不利;粮食获取由自行生产和市场购买两方面构成,但自行生产占主要地位;对自行生产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投入,其次是资产性投入,灌溉用水的影响不明显;粮食购买能力主要受粮食价格影响,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增辉  张玫  吴海涛  
新时代社会条件下,相对贫困的基本要素"需要"已然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古典经济学需要的主体间性认识论观点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基础,从美好生活需要视角界定相对贫困内涵、构建相对贫困识别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贫困视为潜在的构念,运用双参数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系数估计,结果表明,3个物质需要、5个文化需要和4个社会需要指标符合难度系数和辨别度系数的要求,适合用于刻画相对贫困的内在结构。样本农户"过年发红包、给父母养老钱、合意小学与合意中学"等文化需要剥夺程度最严重,"小汽车、正装"等物质需要剥夺程度相对较轻。另外,有效性检验表明,需要剥夺指数与收入贫困有较高的相关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冷晨昕  陈前恒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经济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福利影响,研究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金融服务中的交易成本,缓解金融排斥,增加农村居民的福利。基于中国22个省区1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山东、福建和广东的43个行政村6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8.5%的被调查农村居民使用了第三方支付,鲜有农村居民使用过众筹和P2P进行融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是否使用第三方支付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远立,任苒,陈迎春,胡善联,萧庆伦  
一、概述 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筹资和组织的合作医疗体系(CMS)曾经为中国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基本解体。决策者们已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农村居民缺乏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问题。为此,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合作医疗的作用得到肯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琳,任苒  
目的:分析全国10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居民的门诊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的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分析被调查县农村民民的2周患病、2周患病就医、未就诊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的门诊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在干预前后发生了变化,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同收入组之间有差异。影响农村居民2周患病就诊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