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9)
- 2023(12906)
- 2022(10820)
- 2021(9797)
- 2020(7799)
- 2019(17611)
- 2018(17119)
- 2017(32533)
- 2016(17052)
- 2015(18761)
- 2014(18752)
- 2013(18861)
- 2012(18126)
- 2011(16889)
- 2010(17339)
- 2009(16113)
- 2008(15562)
- 2007(14125)
- 2006(13214)
- 2005(12205)
- 学科
- 济(103703)
- 经济(103622)
- 农(50434)
- 业(48955)
- 管理(38132)
- 农业(33807)
- 地方(31387)
- 方法(27721)
- 中国(27510)
- 企(25469)
- 企业(25469)
- 业经(25030)
- 数学(24303)
- 数学方法(24142)
- 学(18151)
- 地方经济(17705)
- 发(16983)
- 制(15993)
- 贸(14988)
- 贸易(14973)
- 易(14360)
- 产业(14135)
- 融(14021)
- 金融(14020)
- 环境(14016)
- 银(13587)
- 银行(13570)
- 财(13505)
- 行(13335)
- 发展(13224)
- 机构
- 学院(257016)
- 大学(250135)
- 济(123575)
- 经济(121302)
- 研究(99608)
- 管理(93429)
- 理学(79163)
- 理学院(78241)
- 管理学(77171)
- 管理学院(76693)
- 中国(76304)
- 农(60589)
- 科学(57899)
- 京(53070)
- 所(50734)
- 财(49771)
- 农业(45827)
- 研究所(45698)
- 中心(45052)
- 业大(41971)
- 江(41157)
- 财经(38596)
- 经济学(38318)
- 院(34939)
- 经(34857)
- 范(34676)
- 师范(34388)
- 经济学院(34288)
- 北京(33674)
- 州(32308)
- 基金
- 项目(166070)
- 科学(131081)
- 研究(124738)
- 基金(119310)
- 家(103995)
- 国家(103058)
- 科学基金(87075)
- 社会(83339)
- 社会科(78835)
- 社会科学(78820)
- 省(66794)
- 基金项目(63100)
- 划(54145)
- 教育(52818)
- 自然(51474)
- 编号(50170)
- 自然科(50160)
- 自然科学(50149)
- 自然科学基金(49221)
- 资助(46821)
- 发(44561)
- 成果(39571)
- 重点(37574)
- 发展(36852)
- 展(36265)
- 部(36258)
- 国家社会(35362)
- 课题(35144)
- 创(34572)
- 农(33881)
- 期刊
- 济(156388)
- 经济(156388)
- 研究(81845)
- 农(65163)
- 中国(59079)
- 农业(44195)
- 学报(38963)
- 科学(38074)
- 财(34050)
- 管理(33274)
- 大学(30598)
- 业经(29963)
- 融(29628)
- 金融(29628)
- 学学(29393)
- 经济研究(23896)
- 技术(22961)
- 教育(22507)
- 问题(21498)
- 业(21110)
- 财经(19429)
- 经(17155)
- 世界(16716)
- 农业经济(15555)
- 农村(15415)
- 村(15415)
- 技术经济(15006)
- 经济问题(14931)
- 贸(13874)
- 资源(13557)
共检索到414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承锋 谢晓东 谢水清 宾雪锋 张丹丹 杨晓辉
农村公路的修建及建成初期,对农村发展具有吸附效应和投弹效应。农村公路的建成,使沿线地带具有了一定比较优势,促使本地和外地资源、要素向公路沿线和交汇点聚集,改变生产、生活布局,进而整合、诱发、创造需求,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成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结构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宪萍 何晶
农村公路是我国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生
近期,我们组织对全国农村公路客运市场和价格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上看,由于受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市场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客运市场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的要求,需要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客运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晓曼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问题在于如何引导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能源、交通两大主要问题,因此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业,疏通商品流通渠道,自然是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重要一环。本文仅就此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以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乜堪雄
农村公路发展存在供给制度缺陷、资金困境、供给总量不足与地区差异、建设的科学性与生态性差等诸多问题;农村公路发展应坚持生态化思想:建设要科学规划;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互动机制。
关键词:
农村公路 生态化 思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廖和平 卢艳霞 彭留英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深入研究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资源开发重点与主导产业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锡桐
三峡库区指三峡工程建坝成库后,水库两侧从坝址以上到库尾的狭长地带,即从湖北宜昌回水到四川江津长江两岸20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库区东西长630多公里,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奇异,开发前景广阔。随着世界上最雄伟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随之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逖 马智利
随着国家对三峡重庆库区二期移民全面验收的结束,重庆库区三期移民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产业薄弱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后期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移民 农村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碧琼 汪广印
三峡库区是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因此,促进库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樊杰,张文忠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工业 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宇平 盛三化
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小额信贷的发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凸显独木难支的境况;农户能用于贷款抵押的财产缺乏,且其价值也远低于贷款额;专门为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服务的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极为有限。为此,应在三峡库区组建多种形式的专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新型金融机构;建立与多方利益主体紧密联系的小额信贷新模式;创新小额信贷抵押机制,用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替代不动产抵押;构建不同形式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设立小额信贷偿还预垫付基金。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小额信贷 障碍 多元化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移民安稳致富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生态农业发展、库区产业"空心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该文通过综合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归纳演绎和分析比较的方法,从整体思维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角度,提出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关键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不足。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解决库区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的核心问题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并从6个方面创新库区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给出思路性对策建议:建立库区农村改造和新城建设的统筹规划机制;健全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机制;推动库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机制;以特色休闲乡村旅游为抓手,充分发挥...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动力机制 创新 重庆三峡库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天炜 李丽君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以三峡库区的经济与企业发展为案例,从产业发展规律入手,对地区资源配置状况、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工业和农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库区龙头企业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的作用与影响做了重点分析,并对提高库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产业链条 产业集聚 循环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军
三峡库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在库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建议:应设计特色生态工业园区,以主题概念招商引资,通过园区的生态设计为企业创造生态产业链,为生态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平台,引导工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林方式经营库周绿化带,发展农业旅游,促进产业间良性循环;建立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创建绿色产品基地;结合退耕还林,采用林药间种、林果间种等方式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垃圾资源化处理,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农业有机肥联动机制。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设计 产业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