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4)
2023(15471)
2022(12838)
2021(12155)
2020(10063)
2019(22932)
2018(23104)
2017(43834)
2016(24090)
2015(27391)
2014(27472)
2013(27242)
2012(24609)
2011(22151)
2010(22383)
2009(20756)
2008(20464)
2007(18521)
2006(16744)
2005(14896)
作者
(69235)
(57588)
(56980)
(54485)
(36423)
(27466)
(25980)
(22673)
(21856)
(20433)
(19516)
(19454)
(18263)
(18034)
(17521)
(17486)
(17172)
(16910)
(16595)
(16218)
(14361)
(14347)
(13782)
(13375)
(12989)
(12919)
(12790)
(12721)
(11657)
(11431)
学科
(98020)
经济(97832)
(74629)
管理(71656)
(54766)
企业(54766)
(50892)
方法(39623)
农业(33843)
数学(32047)
数学方法(31718)
业经(28985)
中国(27173)
(25448)
(22866)
地方(20424)
(20102)
理论(18244)
(16361)
(15750)
(15599)
(15374)
财务(15293)
财务管理(15258)
(14930)
银行(14890)
(14804)
贸易(14794)
企业财务(14480)
技术(14354)
机构
大学(341360)
学院(340982)
管理(138488)
(133228)
经济(130103)
理学(118305)
理学院(116998)
管理学(115117)
管理学院(114451)
研究(112463)
中国(86530)
(73325)
科学(70240)
(70139)
(61664)
(56262)
业大(55063)
农业(53466)
中心(52498)
(52203)
研究所(50955)
财经(48018)
(46969)
师范(46593)
北京(45933)
(43642)
(42174)
(39563)
经济学(38156)
师范大学(37308)
基金
项目(228268)
科学(178964)
研究(171665)
基金(164109)
(141712)
国家(140378)
科学基金(120619)
社会(108283)
社会科(101524)
社会科学(101492)
(89795)
基金项目(87612)
教育(77359)
自然(76193)
自然科(74338)
自然科学(74324)
(74217)
编号(73010)
自然科学基金(72993)
资助(65562)
成果(60016)
重点(50107)
(50067)
(48764)
课题(48642)
(46767)
国家社会(43807)
创新(43504)
项目编号(43107)
科研(42785)
期刊
(157873)
经济(157873)
研究(100583)
(71938)
中国(71079)
学报(55081)
科学(51005)
管理(49420)
农业(48669)
(47883)
大学(42636)
教育(40888)
学学(39779)
(31826)
金融(31826)
业经(30103)
技术(29095)
(24316)
财经(23455)
图书(22323)
问题(21600)
经济研究(21385)
(19937)
(18895)
理论(16711)
现代(16457)
技术经济(16374)
科技(16266)
书馆(15583)
图书馆(15583)
共检索到515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凡  陈毅  
从学科属性上看,农村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内部的一个分支和领域,是以致用为要、以实践为本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甄别、捍卫和创造公共价值。然而在当前这个无不以“实证”研究为尚的学术形势中,农村公共管理研究普遍或多或少发生了社会学转向,甚至被无意或有意地社会学化了,由此也造成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社会学转向的分析与反思,发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取向上对以描述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的厚爱,很大程度上遗忘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应以生产实践性知识为志;二是研究方法上对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研究路径的偏信,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责任感和开拓性;三是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资源的过度依赖,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敏锐性和专业性。尽管要更好开展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参与,但社会学不能因此而成为制约、支配乃至定义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力量。与此同时,农村公共管理研究学科属性的异化势必会威胁和伤害到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和必要性。遗憾的是,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界尚未对自身的社会学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学科属性异化的问题加以关注并形成反思。这意味着,走出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社会学化、树立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自觉,是有效开展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前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冰  樊梅  
随着以经济价值独大的社会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弊端,人们转而追求以幸福为目标的多元公共价值,以经济学为主要视角的公共管理研究也应重新审视。S途径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新视角,重视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追求公共价值的实现,通过民族志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艳艳  许佳君  
哲学思维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例研究法,研究哲学思维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哲学思维与公共管理学科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公共管理理论内涵与实践方法的转化,提升公共管理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形成基于哲学基础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管理体系,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樊凡  
本文通过对一些与"农村社会结构和特征""农村社会组织""小农化(去小农化)""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村民自治问题""乡村教育问题"等有关的文献进行"再田野化"的调查和反思性研究发现,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没有受到关注的问题:一是有些研究者常常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偏好对研究对象进行刻意的裁剪和装扮,进而出现了普遍且严重的学术割据现象;二是有的学术表述中不乏"符号暴力"面相;三是有的研究者刻意把农村社会问题话题化;四是有些文献更多展现的是研究者对农村社会的"消费"而非责任。上述问题的存在是部分学者"责任伦理"匮乏的表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为了促成学术责任的落实,有必要对农村社会学研究进行重新定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桂生  赵曙东  阮平南  
研究组织需要认识组织,进而分析组织存在的形式。在比较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组织理论基础上,认为组织的三种存在形式是行为、关系和结构,并从组织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构建基于三种存在形式的组织识别体系,为组织存在形式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敏婵  张晓川  
"公共管理"是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从公共管理的三个主体,即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出发,社会是国家和政府产生的基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第三部门承担的社会职能的扩大,未来的公共管理将走向社会自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乐夫  
“公共领导”的或缺不能不是我国公共管理发展中的“美中不足”。本文对“公共领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进行初探 ,尤其是对“公共领导”与“公共管理”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做了多视角的分析与归纳 ,旨在促进中国公共管理的全面协调与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乐夫  
公共管理的涵义与内涵有着客观的历史进程,其为公共管理理论及其体系的重要基础。随着公共管理的理论普及与实践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它的内涵的研讨以及包括教材编写在内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讨论。本文在讨论公共管理涵义和公共管理学内涵的基础之上,认为公共管理学的纵向体系包括1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要逐一予以深究,并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谈些粗略意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2018年12月1-2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全国农林水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协作组成立大会暨中国农村公共管理学科高峰论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全行。此次会议以"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农村公共管理学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贵州财经学院于2002年在原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目前拥有除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外,涵盖所有公共管理类的6个专业门类下的5个本科专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劲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公共管理学科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公共管理学科应强化本土意识、创新意识、融合意识,促进学科交叉,探索学科融合发展新路向;坚持立德树人,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福庆  杨京平  
一、福利制度框架及改革措施1.制度框架。1942年,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关于社会保险和有关福利问题报告书》(即《贝弗里奇报告》)奠定了英国福利制度的基础。此后,英国政府陆续出台实施多项法律法案,不断充实完善福利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国民保险、国家健康服务体系、社会福利、住房和教育五大方面,涵盖了免费教育、就业服务、免费医疗、生育保险、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若干补助津贴等多项福利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龚静怡  
面对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不利 ,以英国行政改革为起源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波及全球 ,强调政府把应由市场管理的一部分职能转交市场 ,以提高行政效率 ,这对中国公共管理的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亮  孙家澍  郭红  孙彬  
互联网及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多数课程均以定性分析为主,网络环境下,相关课程的研究内容、更新速度都与传统教学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根据"互联网+"的理念,顺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以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为例,构建了"案例—教材—教学PPT—移动终端APP"——"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特点与网络环境相匹配,可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