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1)
- 2023(11310)
- 2022(9496)
- 2021(9052)
- 2020(7627)
- 2019(17285)
- 2018(17252)
- 2017(33955)
- 2016(17945)
- 2015(19333)
- 2014(19055)
- 2013(18386)
- 2012(16700)
- 2011(14729)
- 2010(14329)
- 2009(12925)
- 2008(12135)
- 2007(10591)
- 2006(9053)
- 2005(7571)
- 学科
- 济(73881)
- 经济(73808)
- 业(53720)
- 农(50255)
- 管理(44487)
- 农业(33423)
- 方法(31943)
- 企(31572)
- 企业(31572)
- 数学(29304)
- 数学方法(28929)
- 业经(21491)
- 中国(17925)
- 财(17780)
- 地方(16703)
- 制(15188)
- 农业经济(12509)
- 贸(12441)
- 贸易(12436)
- 易(12142)
- 发(11934)
- 学(10952)
- 技术(10607)
- 体(10280)
- 银(10103)
- 银行(10095)
- 环境(9996)
- 策(9955)
- 村(9682)
- 农村(9663)
- 机构
- 学院(234829)
- 大学(228713)
- 济(99207)
- 管理(98026)
- 经济(97295)
- 理学(85859)
- 理学院(85082)
- 管理学(83657)
- 管理学院(83211)
- 研究(73064)
- 中国(57423)
- 农(56689)
- 京(45448)
- 科学(43901)
- 农业(42923)
- 财(42190)
- 业大(41027)
- 中心(38550)
- 江(35054)
- 所(34519)
- 财经(33859)
- 研究所(31449)
- 经(31161)
- 范(29683)
- 经济学(29436)
- 师范(29411)
- 经济管理(28775)
- 州(27590)
- 经济学院(26818)
- 农业大学(26767)
- 基金
- 项目(170448)
- 科学(135767)
- 研究(128264)
- 基金(124674)
- 家(107451)
- 国家(106437)
- 科学基金(93172)
- 社会(83623)
- 社会科(78984)
- 社会科学(78964)
- 省(69537)
- 基金项目(66806)
- 自然(58535)
- 自然科(57229)
- 自然科学(57217)
- 教育(56836)
- 自然科学基金(56155)
- 划(55596)
- 编号(54126)
- 资助(49078)
- 成果(41652)
- 发(37894)
- 部(37882)
- 重点(37215)
- 创(35923)
- 国家社会(35087)
- 课题(34451)
- 农(33770)
- 创新(33516)
- 人文(32921)
- 期刊
- 济(108063)
- 经济(108063)
- 农(61451)
- 研究(60333)
- 中国(44567)
- 农业(42080)
- 学报(34702)
- 科学(32709)
- 财(30857)
- 管理(29618)
- 大学(28082)
- 学学(26812)
- 业经(25985)
- 融(23468)
- 金融(23468)
- 技术(20719)
- 教育(19085)
- 业(19083)
- 问题(15920)
- 财经(15413)
- 农业经济(14954)
- 农村(14732)
- 村(14732)
- 经济研究(14200)
- 图书(13691)
- 版(13271)
- 经(13173)
- 世界(11953)
- 经济问题(11752)
- 资源(11673)
共检索到33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月亮 常菁菁 栾江 李强
本文使用陕西省366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现状、农户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和支付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项目集中在少数几类公共物品上;农户对生活性公共物品的满意度整体高于生产性公共物品;农户的支付意愿与不满意程度呈正相关,对农林科技信息项目支付意愿最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天军 唐娟莉 霍学喜 朱玉春
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高低是政府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结构、制定合理的公共物品投资目标的决策依据。研究利用2000—2009年陕西省10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陕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进行了测度,并且对影响陕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外生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影响地区效率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人均GDP、人口规模、财政分权度、公共物品供给政策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陈思莹 范夏敏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属性价值 选择实验法 政策偏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舒娟
本文以小麦秸秆还田为例,采用多届二分选择式询价法获取农户秸秆还田的支付意愿,并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还田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农户支付意愿联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农户支付能力、农户对秸秆还田和秸秆焚烧影响的相关认知、当地秸秆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受访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面积等个人及家庭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佳楣 罗剑朝 张珩
在对陕西省样本农户融资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发现,农户资金借贷行为比较普遍,借贷动机偏好是生产性支出;农户资金积累能力较弱,在资金投入量较大的项目上对借贷资金依赖度较高;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获批率高,但单户授信额度较小。同时,利用灰靶决策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户融资路径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融资路径偏好顺序依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和其他融资渠道。建议针对农户融资现实偏好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挖掘农村金融市场潜力,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户融资 偏好 灰靶决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涂圣伟
文章对公民主动接触行为的需求偏好表达功能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利用微观数据对我国农民主动接触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大多数农民处于"主动接触抑制"状态,通过主动发起接触表达需求的行为还不普遍;政治效能感、与公共服务利益相关度对农民主动接触乡镇干部表达需求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社会经济地位、需要、认知、政治信任感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主动接触 偏好表达 公共物品 农民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祥智 涂圣伟
本文遵循CV法一般原理,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通过入户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需求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公共物品需求偏好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共同影响,但不同特征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公共物品 需求偏好 CV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彦君 郑少锋
基于陕西省小麦生产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良种补贴方式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良种补贴的发放方式具有明显的货币直补偏好,导致这种偏好的主要因素为补贴政策设计本身,与农户自身特征和生产行为的关系不大。因此,应以农业项目的具体目标作为选择良种补贴方式的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崔浩 黄晓红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关键词:
声誉 农户 农村社区 公共物品 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威
利用来自粮食主产区的548户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排序Logit模型和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种粮农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支付意愿。结果显示:种粮农户最关注的三类信息为种粮补贴信息、气象信息和市场价格信息;种粮农户的信息支付意愿明显较低;种粮农户对不同类型信息需求程度的排序结果与信息支付意愿排序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种粮农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支付意愿受农户的基本特征、收益特征、经营特征、信息特征和所处环境特征等五类变量的共同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汤颖梅 蔡惠芳 刘荣茂
运用选择实验法,通过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营销渠道对农户巨灾保险偏好及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更偏好村干部营销,其支付意愿相比于保险公司营销提高了11.62元/亩;此外,免赔率对农户巨灾保险需求和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大,免赔率提高时,农户支付意愿下降20.4元/亩。农民的偏好是异质的,女性、年龄较大、家庭人数较少、观看天气预报频率和对巨灾保险了解较少的农户更偏好村干部营销。因此,在推广巨灾保险时地方政府机构应与保险公司合作,分别利用村干部和保险公司进行营销将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
巨灾保险 营销渠道 支付意愿 选择实验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4市54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进行了测度,并从农户个体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生产条件、社会关系网络及信息获取四方面选取12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非灌溉农地占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是否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关系、气候信息获取渠道数目和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认知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春 乔文 王芳
本文采用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32个乡(镇)农民对农村公共品评价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归为五类,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农村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农田水利设施、生活饮水、生活垃圾处理及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村公共品的支持情况等的满意度有优先次序性,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其他农民个体特征对农民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民满意度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