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4)
2023(13229)
2022(11555)
2021(10852)
2020(8955)
2019(20561)
2018(20663)
2017(39884)
2016(21701)
2015(24250)
2014(24336)
2013(24426)
2012(22258)
2011(20046)
2010(19948)
2009(18215)
2008(17648)
2007(15565)
2006(13588)
2005(11715)
作者
(62887)
(52801)
(51922)
(49659)
(33062)
(25335)
(23515)
(20721)
(19769)
(18573)
(17854)
(17746)
(16409)
(16393)
(16125)
(15974)
(15898)
(15383)
(14941)
(14735)
(13145)
(12849)
(12664)
(12111)
(11846)
(11729)
(11617)
(11614)
(10750)
(10567)
学科
(87866)
经济(87768)
(65638)
管理(57164)
(50627)
(43733)
企业(43733)
方法(38266)
农业(33724)
数学(33442)
数学方法(33090)
业经(24230)
(23477)
中国(22012)
(19356)
地方(18334)
(16869)
(14089)
贸易(14083)
(13723)
技术(13657)
(13417)
理论(13202)
(12801)
银行(12763)
收入(12649)
(12554)
农业经济(12537)
环境(12331)
(12228)
机构
学院(307573)
大学(306072)
管理(124900)
(121579)
经济(118969)
理学(109471)
理学院(108309)
管理学(106520)
管理学院(105962)
研究(102243)
中国(75689)
(70578)
科学(65293)
(64171)
业大(54245)
农业(54189)
(53347)
(51403)
中心(47401)
研究所(47092)
(44155)
财经(42863)
(40344)
师范(39975)
北京(39668)
(39266)
(36036)
(35946)
经济学(34918)
经济管理(34438)
基金
项目(217274)
科学(170442)
研究(159317)
基金(158024)
(138064)
国家(136845)
科学基金(117184)
社会(100275)
社会科(94604)
社会科学(94578)
(85425)
基金项目(84916)
自然(75946)
自然科(74167)
自然科学(74149)
自然科学基金(72835)
(70915)
教育(70632)
编号(66354)
资助(63697)
成果(53308)
(47804)
重点(47642)
(46571)
(44821)
课题(43635)
创新(41726)
科研(41513)
国家社会(41231)
教育部(40337)
期刊
(134315)
经济(134315)
研究(86109)
(73045)
中国(57020)
学报(52987)
农业(49884)
科学(48311)
大学(40428)
管理(39637)
学学(38470)
(38148)
教育(30248)
业经(27777)
(26873)
金融(26873)
技术(24345)
(22839)
财经(19895)
经济研究(18894)
问题(18884)
图书(17671)
(17459)
(16802)
科技(15539)
业大(15519)
农业经济(15101)
理论(14986)
农村(14669)
(14669)
共检索到43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薇  曹中红  
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并不是完全的集体行动,也不是单个家庭的个体行动,而是在我国农村公共产权的前提下农户相互博弈的一种行为结果。本文利用“涓滴效应”和“囚徒困境”理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在这种制度环境下要走出农户经济行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悖论,关键是从各个方面创新农户收入体制,提高农民的收入,从利益驱动的角度增加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楚永生  丁子信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匮乏不仅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障碍 ,而且构成了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消除制约农村消费水平的“瓶颈”———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协调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耀波  
为探讨通过市场筹资渠道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生产模型和消费模型,分别从农户收入和农户效用(公共产品消费)两方面揭示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机制,并采用陕西5个县20个村400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在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力度的同时,乡镇政府应创造市场筹资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更多渠道,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多元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云霄  
一、现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所谓农村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由农民或其家庭自己消费的“私人物品”而言的,是由当地农村地区居民参与共享的“产品”(王国华、李克强,2003)。一般包括大型农具、道路建设、水利设施、文化教育、保健医疗、环境保护等等这些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具体可能包括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方  段豫川  
通过对重庆农户的调查问卷,发现农户满意度和关注度都较高的公共品是乡村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和饮水设施,关注度一般、满意度低的公共品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及推广、生活环境、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农户关注度低,满意度也不高的公共品包括信息获得、生活能源和文化活动。影响农村公共品供求的因素有经济水平、农民的需求差异、公共品的特性、供给主体制度、供给决策机制、供给者的行为和农民的需求表达等,最后提出了解决公共品供求矛盾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居水木  李总  
农村准公共物品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ELES模型及相关的数据计算了农村居民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两类准公共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农村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文章分析了农村准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晶  高强  
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质量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提升关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加强集体行动、优化干群关系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完善农户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的优化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晶  高强  
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质量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提升关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加强集体行动、优化干群关系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完善农户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的优化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选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农民收入存在高度相关性,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挖掘出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崔浩  黄晓红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伊莎贝尔·撒考克  王康  
在发展中国家,对小农户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稳定和有利的经济环境,这使他们能够将农业固有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可以衡量的风险,减少和分散这些风险,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进而通过提高获利能力来扩大其经营。政府持续地投资并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对创造这样一种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帮助小农户战胜贫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农户的经营是否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在中国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小农户大大地受益于政府持续地投资并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以及增进的刺激。然而,尽管有这些重大成就,中国仍然存在着数百万的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国政府面临的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莉  苏祯  
本文使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的历史数据,全面分析了1995—2008年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与粮价的相关性,并利用2006—2008年的农户面板数据构建农户种粮面积的供给反应模型,测算当前农户种粮面积的价格弹性。研究发现:从历史变化来看,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变化与粮价波动相关,同时不同地区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当前农户种粮自价格弹性并不大。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政策措施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晓康  
农村公共物品包括 :(1)可持续发展类公共物品 ;(2 )农村经济发展公共物品 ;(3 )农村社会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机制有其内在矛盾 ,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严重不足的现状 ,应对自上而下的传统决策机制进行制度改革 ,在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 ,多渠道地为农村公共物品的生产筹集资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晓波  樊胜根  张林秀  黄季焜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最有效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此,就各种治理方式进行实证评价已经刻不容缓。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有成千上万个村子进行了村民选举,这无疑为研究民主对农村基层公共物品提供的影响提供了良机。基于最近一次农村调查,本文就两种基层治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村民选举有助于增加村的收入,且主要靠企业上缴的税收。但是,私有化增加了向企业征税的难度。单靠选举不一定能增加村财务支出中公共投资的比例。只有真正实现决策权分担以后,公共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的比例才会增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洪庆  
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且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和人均累计公共物品投资的地区差距在逐渐拉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