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0)
- 2023(11533)
- 2022(9584)
- 2021(8862)
- 2020(7268)
- 2019(16228)
- 2018(16505)
- 2017(30557)
- 2016(16994)
- 2015(19354)
- 2014(19645)
- 2013(19176)
- 2012(17673)
- 2011(16024)
- 2010(16451)
- 2009(15270)
- 2008(15067)
- 2007(14136)
- 2006(12699)
- 2005(11692)
- 学科
- 济(62887)
- 经济(62736)
- 业(56486)
- 农(49536)
- 管理(47806)
- 农业(33054)
- 企(32414)
- 企业(32414)
- 业经(22078)
- 制(20426)
- 中国(19255)
- 财(18889)
- 方法(18560)
- 数学(15394)
- 数学方法(15190)
- 体(14680)
- 地方(13783)
- 学(12779)
- 农业经济(12512)
- 银(12132)
- 银行(12109)
- 发(12030)
- 行(11612)
- 贸(11510)
- 贸易(11502)
- 易(11246)
- 理论(10985)
- 工作(10909)
- 策(10796)
- 融(10584)
- 机构
- 学院(240367)
- 大学(234357)
- 济(94457)
- 经济(91999)
- 管理(89021)
- 研究(79894)
- 理学(75018)
- 理学院(74238)
- 管理学(72975)
- 管理学院(72530)
- 中国(63848)
- 农(58075)
- 京(49884)
- 科学(47528)
- 财(47261)
- 农业(44111)
- 江(40665)
- 所(40403)
- 业大(40217)
- 中心(38881)
- 研究所(35652)
- 财经(34992)
- 范(32300)
- 州(31989)
- 师范(31959)
- 经(31381)
- 北京(30732)
- 省(29554)
- 院(28100)
- 农业大学(27405)
- 基金
- 项目(153104)
- 研究(120195)
- 科学(119167)
- 基金(107241)
- 家(92215)
- 国家(91226)
- 科学基金(77528)
- 社会(75105)
- 社会科(70433)
- 社会科学(70418)
- 省(62878)
- 基金项目(56460)
- 教育(54316)
- 编号(53362)
- 划(50429)
- 自然(46144)
- 成果(45127)
- 自然科(44982)
- 自然科学(44972)
- 自然科学基金(44174)
- 资助(42002)
- 课题(36418)
- 制(34746)
- 发(34283)
- 重点(34083)
- 部(33763)
- 农(32626)
- 创(31673)
- 性(31511)
- 国家社会(30700)
- 期刊
- 济(120209)
- 经济(120209)
- 研究(71105)
- 农(63131)
- 中国(61632)
- 农业(42423)
- 财(38341)
- 学报(37980)
- 科学(33293)
- 教育(32021)
- 大学(30054)
- 管理(29792)
- 学学(27912)
- 融(26138)
- 金融(26138)
- 业经(26027)
- 技术(21741)
- 业(19491)
- 图书(17549)
- 财经(17152)
- 问题(16520)
- 经济研究(15669)
- 农村(15286)
- 村(15286)
- 农业经济(15088)
- 版(14876)
- 经(14764)
- 书馆(13259)
- 图书馆(13259)
- 世界(12483)
共检索到385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振 叶敏
从体制供给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县乡投入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县乡基层政府承担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主要责任。文章试从体制内调控资源的空间能力、事权与财权配置状况、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功效、基层政府内在的投资动力等角度对现行低重心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体制均等化的功效进行评估,并试图寻找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均等化 体制障碍 机制探索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陶振 叶敏
为公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县乡投入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县乡基层政府承担着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的主要责任。本文从体制内调控资源的空间能力、事权与财权配置状况以及基层政府内在投资动力等维度对现行低重心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绩效进行评估,以期寻找合适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均等化 体制 绩效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静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问题,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制度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进而提出了破除行政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岚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各国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提供不均等的现状提出的。本文在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分析我国现行财税体制运行现状,认为税制设计有待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致使县、乡财政困难;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很大差异,东西部区域差距仍在扩大。文章提出,改革与完善财税体制应以改革政府体制为切入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实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刘汝兵
本文分析了目前财政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或事权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路径,完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健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导向。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郑幼锋
建立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①的财税体制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财政支出体制和收入体制的改革入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严格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推进地方税改革,改革财产税制,充裕地方财政,形成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机制。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财税体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发
该文采用政府间公共服务责任分工——政府间税权与收入划分——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比较分析框架,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体制安排进行中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国外相比,中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不足与支出责任主体下移;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缺乏主体稳定的税源;中央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财力均衡性效果较弱。由此提出了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体制改革建议。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税体制 中外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体制安排有内在关联性,本文采用政府间公共服务责任分工——政府间税权与收入划分——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比较分析框架,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安排进行国际对比分析,为推动中国建立现代均衡财政体制提供思路,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体制 国际比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泽彩
一、“财政均富”思想的背景(一)不能再放任群体间个体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在初次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是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和城乡间居民收入差异扩大。据研究资料表明,198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比是1.80:1.18:1,到2005年扩大为2.66:1.25:1。国家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鲁继通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水平不高,深层次原因在于三地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非均等化。这种非均等化,在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深刻的体现。要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各级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公共服务供给单一与市场化不足等一系列症结和障碍。本文在对相关领域现状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学兵
当前中国省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存在着缺乏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保障、缺乏统一区际协调的组织保障、缺乏公平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缺乏公开透明的动态评估机制等制度缺陷。对此,作者在分析实现中国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安 覃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关键原因是分税制改革没有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存在多方面错位,拥有集中财力的中央主管部门决策权过大、过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财力。由于地方财政还保留着"分灶吃饭"体制特征,地方财政收支与GDP直接相关,所以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下一步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收入相对集权、支出相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