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6)
2023(17199)
2022(14757)
2021(13856)
2020(11416)
2019(26265)
2018(26093)
2017(50642)
2016(27350)
2015(30565)
2014(30443)
2013(29988)
2012(27378)
2011(24574)
2010(24481)
2009(22089)
2008(21424)
2007(18710)
2006(16401)
2005(13797)
作者
(76735)
(64317)
(63515)
(60380)
(40484)
(30630)
(28831)
(25179)
(24263)
(22566)
(21800)
(21592)
(19996)
(19798)
(19551)
(19349)
(19334)
(18769)
(18374)
(18087)
(15812)
(15714)
(15469)
(14901)
(14367)
(14262)
(14160)
(13980)
(12982)
(12827)
学科
(107693)
经济(107568)
(78694)
管理(72018)
(55416)
企业(55416)
(51741)
方法(48595)
数学(41861)
数学方法(41250)
农业(34418)
业经(28960)
中国(28180)
(25440)
(23048)
地方(22391)
(20321)
(19031)
贸易(19023)
(18495)
理论(18085)
技术(16589)
(16303)
环境(16079)
(15493)
(15024)
银行(14979)
(14969)
财务(14895)
财务管理(14857)
机构
学院(380227)
大学(378235)
管理(151476)
(148081)
经济(144770)
理学(132358)
理学院(130919)
管理学(128439)
管理学院(127743)
研究(123803)
中国(91532)
(79154)
科学(78674)
(76257)
(65063)
业大(62211)
(61111)
农业(58542)
中心(57802)
研究所(56081)
(55277)
财经(52640)
(52060)
师范(51611)
北京(48874)
(48200)
(44989)
(44652)
经济学(43445)
师范大学(41419)
基金
项目(268800)
科学(211484)
研究(198852)
基金(194059)
(169022)
国家(167520)
科学基金(143908)
社会(125000)
社会科(117981)
社会科学(117948)
(106003)
基金项目(103577)
自然(92722)
教育(90632)
自然科(90550)
自然科学(90526)
自然科学基金(88880)
(88609)
编号(83255)
资助(78201)
成果(66904)
重点(59806)
(58902)
(58215)
课题(56015)
(55740)
创新(51909)
科研(51211)
国家社会(51125)
教育部(50243)
期刊
(161969)
经济(161969)
研究(105249)
(76409)
中国(70801)
学报(62511)
科学(57068)
农业(52168)
管理(50494)
大学(48414)
(47488)
学学(45593)
教育(42955)
技术(32836)
业经(32423)
(31145)
金融(31145)
(24428)
财经(24414)
图书(23906)
经济研究(23391)
问题(22535)
(20831)
(20731)
科技(18505)
理论(17585)
技术经济(17481)
资源(17368)
业大(17190)
现代(16871)
共检索到54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晓龙  
让农村老龄人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生活,是新时代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基本要求。以农村老龄人日常生活方式为依据,精准识别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侧结构,益于推动其迈向“适老化”发展新阶段。农村低龄老人因镇域经济空间距离远近和负有家庭伦理责任,农村男女高龄老人因脱离家庭伦理责任和从事村庄传统文化活动不同,农村失能老龄人因选择养老模式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各不相同的特点,进而共同塑造了多元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侧结构。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由于供给分配不平衡、供给使用率相对较低、供给形式主义滋生、供给主体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配较为突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适老化”发展,亟需强化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导向原则,建立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激活村庄新乡贤老龄公共文化服务购买功能,提高购买市场性老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灵活性,增加村财老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匡时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对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满足状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居住方式)对其日常生活照料需求满足状况的评价并无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家庭总收入和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对老年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对生活来源是否足够的评价对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的评价却有明显的影响。日常照料者和照料费用承担人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日常照料者的照料表现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度有明显的影响。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个结果意味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王建红,林和森  
文章利用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基础调查资料评估中国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从多维角度分析影响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持和提高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社会照料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获得的影响,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关系。回归估计结果显示,个人层次上的年龄、居住状况、失能情况和社区层次上的老龄补贴、经济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代表社会照料的变量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回归估计结果说明,社会照料并不能对缺位的家庭照料起到补充作用,更不会起到替代作用,两者呈现一种非此即彼的"无关系"。文章的政策启示是,打破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壁垒,构建一个"流动"的老年照料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海燕  
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和基本要求,乡村文化的振兴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功能主义的文化论出发,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的乡村文化,其振兴离不开文化的主体。以乡村文化振兴的村落实践为例,将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分为内生动力与外在激活力,指出在当前的乡村文化实践中,农村村民作为文化的内生动力,会出现"熟悉的陌生人"和"选择性漠视"等认知困境,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力量作为乡村文化的外在激活力,亦面临文化认知、实施过程和体制机制矛盾等实践难题。乡村文化的振兴需以外激内,以政策供给破解内生动力的生成困局,以政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消解实践难题,为内生动力提供可持续的发展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兵  
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终结与再生要求重新建立农村文化秩序,但沿袭了上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还在发生作用,阻碍了农村文化的进步,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重构农村文化秩序,发展农村新文化,需要培育新的社会结构、尊重传统、以农民需求为核心、探索文化建设途径,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雷祺  陈立彬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本文把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划分为金钱型、尊重型、传统型、权力型和道德型,以这五种生活方式为基础把农村市场细分为守旧型、享受型、现实型、权威型、欲望型、创造财富型、个人价值增值型和守法型,这种市场细分对企业开辟农村市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黎  张忆雄  俞平  蔡吉梅  马佳  范良瑛  李小平  
文章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356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量表测定其信息查询能力,以了解不同地区或同地区不同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能力行为现状,对比分析其差异性,为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资岚  
数字乡村战略下,智能技术与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的嵌入融合,有利于实现其资源端的数字化扩容、需求端的动态化平衡和政策端的协作化扶持,从充分性、契合性、均衡性维度提升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存在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缓慢、农村老龄群体信息素养偏低、现有服务适老化程度不高、管理制度内卷化等弊病,制约相应优势功能的发挥。据此,文章认为应针对性采取相应策略,从搭建服务平台、培育信息知能、引领内生需求、驱动外部资源、重构文化空间等方面着手,助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不断满足农村老龄群体美好晚年生活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惠芬  
农村经济精英是农村现代化的领军人物,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在工业社会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此消彼长,在他们的日常消费世界、日常交往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中蕴涵着的生态伦理、交往伦理和公共伦理意识,是实现现代化和克服现代化性的弊端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红霞  赵言文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射阳县港村的调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限,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此前和此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环境做了分析。所得结论如下: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的面源污染危害较小,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节约消费观念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炫耀性消费和农村环境管理的滞后使农村的环境面临严重的危险。因此提出:采取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体制是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根本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秦红霞  赵言文  
本文通过苏北港村为个案,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限,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此前和此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环境做了分析。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的面源污染危害较小,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节约消费的观念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炫耀性消费和农村环境管理的滞后使农村的环境面临严重的危险。采取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体制是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根本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平  张忆雄  马佳  蔡吉梅  宋曦玲  冉文亮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3 568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自行设计的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量表测定其信息查询行为能力,以了解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与生活质量现状,理清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养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本文基于农户的视角对农村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饮用水水质有待改善,厕所无害化程度有待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待增加,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有待形成体系。农村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主要受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家庭需求和"公共地悲剧"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翠华  范小振  施民梅  
农业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产业,又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只靠改变城市的生产结构,推动低碳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切实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倡导低碳经济,积极引导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