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8)
2023(14524)
2022(11961)
2021(11137)
2020(9022)
2019(20241)
2018(20090)
2017(37505)
2016(20334)
2015(22939)
2014(22979)
2013(22613)
2012(21444)
2011(19431)
2010(19978)
2009(18685)
2008(17533)
2007(15818)
2006(14427)
2005(13372)
作者
(58670)
(49263)
(48510)
(45950)
(31021)
(23688)
(22078)
(19032)
(18975)
(17772)
(16859)
(16682)
(15866)
(15497)
(15210)
(14920)
(14513)
(14322)
(14219)
(14026)
(12582)
(12080)
(11899)
(11629)
(11138)
(11075)
(10939)
(10768)
(10132)
(10004)
学科
(83802)
经济(83709)
(58377)
(50739)
管理(46436)
农业(34126)
中国(33058)
(32885)
企业(32885)
地方(29199)
(26799)
金融(26791)
(25465)
银行(25441)
(24794)
业经(24688)
方法(23415)
(20815)
(18572)
数学(18439)
数学方法(18266)
(16965)
(16267)
(14892)
贸易(14875)
理论(14402)
(14330)
(14269)
地方经济(12933)
农业经济(12916)
机构
学院(282533)
大学(274606)
(111692)
经济(108826)
研究(103714)
管理(101821)
理学(85195)
中国(84677)
理学院(84087)
管理学(82705)
管理学院(82155)
(65930)
科学(63544)
(60439)
(53041)
(51966)
(50526)
农业(50151)
中心(49867)
研究所(47656)
业大(46003)
(42531)
师范(42080)
财经(38954)
(38786)
北京(37716)
(37180)
(36599)
(35025)
师范大学(33273)
基金
项目(183139)
科学(142234)
研究(140975)
基金(126895)
(110138)
国家(108977)
科学基金(91690)
社会(88122)
社会科(82869)
社会科学(82850)
(76825)
基金项目(67854)
(61864)
教育(61685)
编号(61231)
自然(55079)
自然科(53624)
自然科学(53611)
自然科学基金(52600)
成果(50238)
资助(49962)
(46673)
课题(42874)
重点(41115)
(38587)
发展(38036)
(37928)
(37416)
(35823)
国家社会(35575)
期刊
(142950)
经济(142950)
研究(85615)
中国(71702)
(68715)
农业(46027)
学报(44736)
(41988)
金融(41988)
科学(41587)
(38238)
教育(36430)
大学(34335)
管理(34044)
学学(32065)
业经(29940)
技术(24458)
(22245)
问题(19678)
经济研究(19461)
图书(19087)
财经(18262)
农村(16201)
(16201)
(15781)
(15757)
农业经济(15573)
资源(15169)
世界(14508)
书馆(14333)
共检索到463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陶俊  杨敏红  
针对村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和文化高质量建设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必要因地制宜开展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发展。文章以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改革实践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德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改革实践及其运营模式。研究提出村镇图书室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三大类型和“环境-文化-教育-组合”的四维吸引力框架,依托上述框架分析德清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模式。研究表明,将县域总分馆制改革融入文旅融合大环境有利于盘活乡村农家书屋、镇图书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陶俊  杨敏红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和高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必要因地制宜开展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发展。文章以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改革实践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德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改革实践及其运营模式。文章提出以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三大类型和"环境-文化-教育-组合"的四维吸引力框架,依托上述框架分析德清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模式。研究表明:将县域总分馆制改革融入文旅融合大环境有利于盘活乡村农家书屋、镇图书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武刚  
农家书屋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农家书屋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出现了设施运行没有保障、图书资源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功能重合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地方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开展专业化培训,建立图书流动网络,丰富服务形式,实行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等。综合各地经验,可以将农家书屋纳入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建设主体合一、经费统筹使用、设施统一管理、服务统一规范、人员统一培训,通过两者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国新  李阳  
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有交集、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有不同。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主要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嵌入旅游景区、线路、住地、交通服务区域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公共图书馆开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博物馆、非遗传习场所与研学旅行相融合;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串联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旅游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陶俊  陈秦钦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23年3月在西安举办。会议以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从行业领域、空间地理、线上线下、政策和实践等维度探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文章综述会议主要内容,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文旅数字化等热点话题,梳理新理念、新观点和新实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南铭扬  
海钓兼具休闲和竞技两种属性,海钓业与滨海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十分必要。一方面,海钓业与旅游的结合可以调整渔业经济结构,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另一方面,海钓这一休闲活动使捕捞不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业态,有助于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者通过对浙江省海钓业与旅游业的研究,发现相关问题,并提出对策意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海燕  
旅游低碳化是旅游现阶段发展的导向,高水平的旅游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旅游者对特定旅游地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问题多。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以及对浙江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调查,提出在旅游低碳化背景下,如何优化浙江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四点措施。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为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阳   李斯   张錡棋  
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方面,更是二者融合发展的难点。文章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明确“宜融区域”,结合相关理论揭示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价值,阐释融合发展的阶段和实践指向。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已经历了以“设施出圈、空间嵌入”为主要特征的探索期,和“机构融合、服务叠加”的突破期,将进入“以人为本、主客共享”的深化期。在新的融合发展阶段,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引领下,从理念融合、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平台融合和标准融合5个方面统筹推进,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协同并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晓斌  蒋一之  郑报  
农村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具有明显的公共服务特征,其中涉及许多伦理问题。因此,从社会保障伦理的视角来探索这个实践问题,有益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与设计更加平等、公平,并充满德性。这也是对制度本身内涵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以浙江省16县市区的调查为基础,明确了农村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儿童幸福和发展",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侧重公平;在兼顾均衡与优质的基础上,侧重均衡;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相结合,并落实补偿性原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国新  
2018年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嵌入”,二是“结合”,三是“拓展”,四是“支撑”。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在哪里,其次是性质、功能、发展规律不完全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如何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实践中出现的做法,有不少把握方向正确,选择结合点准确;也有一些存在争议。有些从旅游公共服务的角度看必不可少的内容,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应建立的基本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主客共享”。有些属于“生活服务”范畴的特色化、个性化旅游服务,本质上不属于旅游公共服务,因而不是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的问题,是与市场化文化服务融合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的旅游权利,当前的一个突破口是推动一批自然资源型、历史遗承型旅游景区免收首道门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靖  
当前,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资源一直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在我国内部各个省份、地区亦高度关注人才的发展,文章主要目的是探究浙江台州市的科技型创新人才发展服务体系。通过科技型创新人才的概念分析,对台州市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现状以及其培育、吸引科技型人才存在的问题等作出简要探讨,并通过国内外城市吸引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经验借鉴,浅要研究台州市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服务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产业融合发展是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产物,可以在产业间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蕴含着深层的发展机理,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江西省旅游资源禀赋丰厚,文化价值功能独特,目前在两大产业融合的探索实践上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江西省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议通过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创新市场开拓机制、强化高新科技对产业渗透等政策来推动两大产业快速融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蓉  郑小云  胡北明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是关键。文章通过研究贵安新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和对策略问题,来探讨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地区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共进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全域统筹""全位融合""全民共举""三全"发展战略;指出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应从"生态景区""生态城镇""生态农业"以及"生态文化"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杰   杨绍骏   谭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融合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本文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乡村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利用价值,最后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王庆生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