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8820)
2022(6941)
2021(6826)
2020(5527)
2019(12691)
2018(12669)
2017(23937)
2016(12905)
2015(14722)
2014(14762)
2013(14437)
2012(13195)
2011(11846)
2010(12263)
2009(11358)
2008(11013)
2007(10008)
2006(8799)
2005(7850)
作者
(35598)
(30208)
(29467)
(28176)
(18472)
(14272)
(13299)
(11523)
(11258)
(10613)
(10148)
(10116)
(9297)
(9271)
(9001)
(8909)
(8725)
(8566)
(8562)
(8309)
(7397)
(7395)
(7321)
(7140)
(6793)
(6737)
(6671)
(6484)
(6100)
(5889)
学科
(57784)
经济(57739)
(48951)
(38909)
农业(32660)
管理(28833)
方法(23025)
数学(20031)
数学方法(19515)
(19234)
企业(19234)
业经(19159)
中国(15768)
地方(13205)
农业经济(12409)
(11207)
(10658)
理论(9798)
(9502)
农村(9478)
发展(9350)
(9340)
(9233)
(9068)
(9068)
建设(8677)
(8220)
贸易(8214)
土地(8088)
(7999)
机构
学院(181580)
大学(174652)
(72309)
管理(71813)
经济(70687)
理学(62182)
理学院(61566)
管理学(60182)
管理学院(59858)
研究(58387)
(48479)
中国(46337)
(36495)
农业(36451)
科学(35034)
业大(32949)
(30276)
中心(29002)
(28331)
(28302)
研究所(25416)
(25090)
师范(24908)
财经(23097)
农业大学(22700)
(22669)
北京(22521)
经济管理(21745)
(21031)
(20122)
基金
项目(121179)
科学(95449)
研究(94067)
基金(85464)
(73342)
国家(72560)
科学基金(62680)
社会(59503)
社会科(55835)
社会科学(55821)
(50067)
基金项目(44804)
教育(42963)
编号(41980)
(40042)
自然(38294)
自然科(37409)
自然科学(37406)
自然科学基金(36720)
资助(34236)
成果(33450)
(29245)
课题(28022)
(27353)
重点(26742)
(26507)
(25299)
国家社会(23958)
创新(23359)
(23318)
期刊
(89130)
经济(89130)
(55711)
研究(49377)
中国(43012)
农业(38049)
学报(26307)
科学(25715)
教育(24621)
管理(23084)
业经(22135)
大学(22031)
(21028)
学学(20588)
技术(18578)
(17663)
金融(17663)
(17356)
农业经济(14558)
农村(14070)
(14070)
问题(12602)
图书(11905)
(11779)
经济研究(10783)
财经(10398)
世界(9967)
统计(9884)
经济问题(9663)
社会(9556)
共检索到276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爱军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文化陷入"贫困"与"滞后"的困境。中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模式演变,是以社会基础结构的转型为背景,伴随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而进行的,整体上实现了从计划控制模式向政府主导模式的演变。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实现农民的文化发展权,就需要继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模式的嬗变,使其逐步由政府主导型向参与式治理型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涛  
中国十六年来的改革进程表明,改革实质上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所引发的社会全方位的变革与转型。不管改革发动者的初始设计如何,只要改革的序幕一拉开,改革就必然表现为社会各种力量不断重复博弈下的制度演进过程。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演进,而是处于变革与转型时期的社会演进。变革与转型时期的演进一般带有“加速”的特点,因此,变革与转型交织的时期往往是一个充满躁动和矛盾的时期,也是一个希望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推进体制变革与社会转型,所面临的抉择将是极其艰难的。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推动者都力图以最小的“改革成本”来取得最大的“改革收益”,但结果却众说纷纭。时至今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种项戎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理念困境、供给机制的困境和需求主体的困境。突破这些困境的出路在于在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合,并保持适当的前瞻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种项戎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理念困境、供给机制的困境和需求主体的困境。突破这些困境的出路在于在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合,并保持适当的前瞻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小虎  闫小斌  荆皓  
从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到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既是研究维度与研究内容的变化,更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的转变。借鉴文化生态学、代际冲突理论和场域嵌入理论所构建的分析框架,可以较为清晰地还原农村文化完整的历史结构,推动农村文化研究维度与思维模式的转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雁  朱泉臻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享受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之外,我们更要警惕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国家借助影视资源向外输出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这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在农村中,很多民间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其中民间美术的发展越来越没落。为进一步挽救民间美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强化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的观念,充分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新时代民间美术的内涵,改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最终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曾华晖所著的《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新发展》 (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从宏观的角度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光学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等角度综合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萌芽探索阶段(1921年~1977年)、制度开启阶段(1978年~1991年)、战略推进阶段(1992年~2001年)、框架完善阶段(2003年~2012年)、精准发力阶段(2013年至今)。通过分析各阶段具体特征及取得成就,可以归纳出中国共产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把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注重农民群众参与,凝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强化制度体系设计,推进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聚焦绿色科技赋能,促进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经验对于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谭宝仪  邹心鋆  张弘  
“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助推了精准扶贫,促进了乡村振兴。但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依然存在着响应机制不够灵敏,体系重心偏低,以及固守传统招生制度,导致乡村人力资源开发不畅等问题。基于“十四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环境,必须超越农村职业教育本原价值,确立以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开发为主题的多元化功能定位;要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构与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对接的职业教育培训框架;要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助推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丹萌  许天成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将其贯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动当代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既是不忘初心,更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抓手之一。按其发展历史和现实路径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无意识自发期、萌芽期、初步试水期、强烈环保意识和清晰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的自觉调整转变期。经济因素对农业的渗透,促使绿色发展从道德和文化规范驱动的自省,转为经济利益驱动的自觉。坚持和加强绿色发展,将保护和构建中国发展的长期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朱振如  陆守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守春  陈冬生  
我国农村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农村的安全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发展农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消除农村安全问题上进行农村安全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且非常有效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锦  
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供给质量和效率低下,体育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使得农村不断提高的居民体育需求与传统滞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给体系,进而有效增加农村体育供给数量和质量,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着手需要考虑的课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平  
本文借鉴西方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日韩实践经验,对我国公共服务的现有理论模式进行了总结,并选取我国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文化自觉是公共文化发展的催生之道,公平效率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体制机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保障,乡土人文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存根基,乡镇文化站是基层公共文化传播的着力点,民间社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草根载体等重要结论和启示,这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锦  
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供给质量和效率低下,体育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使得农村不断提高的居民体育需求与传统滞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给体系,进而有效增加农村体育供给数量和质量,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着手需要考虑的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社会治理兼顾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强调过程的发展性、延续性,倡导利益的调和性。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由政府垄断提供,造成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基于此,将从社会治理角度切入,分别从供给主体、决策机制、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