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8)
- 2023(9218)
- 2022(6987)
- 2021(6482)
- 2020(5220)
- 2019(11288)
- 2018(11717)
- 2017(22080)
- 2016(12380)
- 2015(13455)
- 2014(13722)
- 2013(13210)
- 2012(12010)
- 2011(10961)
- 2010(11110)
- 2009(10356)
- 2008(10131)
- 2007(9441)
- 2006(8640)
- 2005(7775)
- 学科
- 济(49359)
- 经济(49291)
- 农(48729)
- 业(37163)
- 农业(32529)
- 管理(27919)
- 业经(19598)
- 企(16835)
- 企业(16835)
- 中国(16187)
- 制(12796)
- 方法(12504)
- 农业经济(12422)
- 发(12284)
- 地方(12026)
- 体(11127)
- 学(11042)
- 发展(10793)
- 展(10779)
- 数学(10075)
- 数学方法(9990)
- 财(9684)
- 村(9520)
- 农村(9500)
- 策(9208)
- 银(8270)
- 银行(8244)
- 及其(8014)
- 建设(8001)
- 行(7992)
- 机构
- 学院(172068)
- 大学(166000)
- 济(68817)
- 经济(67265)
- 管理(63819)
- 研究(61459)
- 理学(54664)
- 农(54558)
- 理学院(54123)
- 管理学(53180)
- 管理学院(52884)
- 中国(48292)
- 农业(41593)
- 科学(38036)
- 京(35384)
- 业大(34355)
- 所(31526)
- 财(29972)
- 中心(29388)
- 研究所(28551)
- 江(28439)
- 农业大学(25605)
- 范(23570)
- 师范(23268)
- 财经(22616)
- 省(22156)
- 州(21983)
- 北京(21329)
- 院(21106)
- 业(20573)
- 基金
- 项目(114576)
- 科学(89482)
- 研究(87714)
- 基金(80869)
- 家(70920)
- 国家(70178)
- 科学基金(59114)
- 社会(55617)
- 社会科(51971)
- 社会科学(51960)
- 省(47484)
- 基金项目(42851)
- 编号(38627)
- 教育(38158)
- 划(38065)
- 自然(35463)
- 自然科(34603)
- 自然科学(34594)
- 自然科学基金(33947)
- 农(31597)
- 成果(31528)
- 资助(30688)
- 发(26690)
- 课题(26034)
- 重点(25410)
- 部(24778)
- 创(23426)
- 国家社会(23163)
- 制(22433)
- 性(22407)
共检索到268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新
税费改革后,资源困境成为制约村社集体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技术化的公共品供给路径不仅没有促使国家的财政资源转换为集体性治理资源,反而造成了治权弱化、集体的客体化以及秩序维持的利益化等治理困境。成都市通过整合资源、创设议事会制度、制订民主工作六步法等制度与机制创新探索出了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化路径,其所内涵的村级资源的统筹与转换机制、集体利益的生成机制以及村民的民主参与机制从集体性资源、集体性利益以及集体性组织体系三方面促进了村社集体再造,这对于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方式,提升集体的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仍处于高度匮乏状态,且供给主体单一。而非政府组织由于在组织方式、信息取得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应当鼓励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发挥作用,这样,既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又可以形成农村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多元化格局,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农村公共品 政策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富 孙金华
要在“十一五”时期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为此,加强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及其原因,对如何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供给 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琴
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部分。现行制度导致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偏低、范围较窄、矛盾突出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全面反思当前的财税体制形成、发展所依据的经济结构基础,通过多层面的制度创新对目前的县乡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建立真正适应我国农村实际和公共品供给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公共财政 范围 优先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冰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大任务之一。然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及由此造成的农民负担已成为困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症结所在。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出发,以减轻农民负担为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对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妥善方案。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民负担 农村公共品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贠鸿琬
农村公共品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品的特性外,还具有收益外部性、成本沉淀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公平性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品不应该只由单一的政府供给,而应该由政府、盈利与非盈利组织、农村社区和农村居民个人、其他社会力量等共同供给,但政府应承担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明确划分各供给主体的责任,以确保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主体 多元化 责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宏斌 佘定华
我国城乡差距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公共品供给上的差距。要实施城乡一体化导向,以利解决农村公共品短缺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国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提出对策建议。一、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现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清成
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乡、村两级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减少,公共品供给能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在目前中央及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完全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的大幅度增加或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减少城市公共品的供给来解决这个问题均不太现实。解决之道就是要在提高供给效率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拓宽供给渠道,实现农村公共品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主体 多元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武贤 江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主导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忽视了政府监管体系的建立,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应转变工作重点从注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转向构筑农村公共物品监管的法律框架、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强化政府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放开市场准入、监控服务价格、规范服务质量、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上来。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政府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从方式、范围和数量方面看,我国农村在各类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构建农村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各类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处理好体制框架建设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为县乡基层财政逐步解困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体制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想
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践,历经组织化、去组织化与再组织化三个阶段,从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继而再组织化,这一系列有机衔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新时代如何以结构性调试使之符合当下生产方式变革的新趋势,建立良性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构建城乡互动机制并营造良性政治生态等,这需要从农村经济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把握趋势并顺势而为,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起来 去组织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通过对皖南阳春县"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虚拟确权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农地的"虚拟确权"有哪些实践特征,它如何强化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在虚拟确权基础上的组织化土地流转是以怎样的机制运转的。对组织化的土地流转的讨论,是基于与另外两种常见的土地流转模式——行政化的和市场化的土地流转——相对比而展开的。在虚拟确权模式下,农户拥有的不再是具体地块,而是量化的股权。在确权方案的制定中,村民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村民自治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相辅相成,土地集体所有权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在虚拟确权的基础上,阳春县实行了组织化的土地流转。这种土地流转有两个重要的实践机制:一是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实现了对土地的整合,二是通过村民动员的方式实现了对小农户的组织。无论在土地流转价格的协商中,还是在土地流转风险的控制上,小农户都被组织起来与大户进行谈判,这不仅使小农户拥有了更多议价权,也使他们探索出"土地保证金"制度,降低了大户毁约弃耕的风险。在阳春县的虚拟确权和土地流转实践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得到了激活,这种激活也有利于保护小农户的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冲 孙太清
近年来我国以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问题突出为主要表象的“三农”问题,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共财政学的角度科学地安排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行农村财政制度创新。
关键词:
公共品 供给 财政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德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与需求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阻碍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探究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性有助于给扩大农村公共品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支持,从而有利于解决现有的公共品短缺情况。文章在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品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机理展开阐述,进而根据现有的公共品供给情况,从供给主体、供给层次和供给制度的角度提出改进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新
在现有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中,多把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合称为乡村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分析。实际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级政府,有其相对独立的预算收入;而后者则是一个社区自治性组织,并没有固定的财源。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独立的视角,通过分析村级组织自身及其收入结构的演变对其在村级社区中履行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来探究在不同层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中,村级组织应扮演的不同角色。
关键词:
村级组织 公共品 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