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1)
2023(11185)
2022(8973)
2021(8092)
2020(6889)
2019(14939)
2018(14806)
2017(28089)
2016(14908)
2015(16480)
2014(16288)
2013(16488)
2012(15231)
2011(13477)
2010(13905)
2009(13193)
2008(13443)
2007(12534)
2006(11261)
2005(10212)
作者
(45080)
(38033)
(37814)
(35460)
(24003)
(18145)
(16940)
(14772)
(14355)
(13652)
(12920)
(12722)
(12297)
(12078)
(11797)
(11449)
(11252)
(11150)
(10998)
(10958)
(9658)
(9370)
(9239)
(8956)
(8719)
(8505)
(8465)
(8350)
(7748)
(7730)
学科
(85582)
(67875)
企业(67875)
(67636)
经济(67545)
管理(57698)
(49539)
农业(33374)
业经(30312)
方法(26563)
(23238)
技术(19814)
数学(18889)
数学方法(18747)
(16956)
财务(16940)
财务管理(16918)
中国(16246)
企业财务(16000)
(15384)
(14722)
(12493)
(12455)
农业经济(12398)
技术管理(11948)
理论(11818)
(11751)
(11734)
贸易(11729)
(11454)
机构
学院(227029)
大学(217369)
(97521)
经济(95755)
管理(93509)
理学(80175)
理学院(79494)
管理学(78549)
管理学院(78147)
研究(72958)
中国(59151)
(58249)
(45208)
农业(44530)
(43719)
科学(43670)
业大(40217)
(37444)
(37355)
中心(34613)
财经(33805)
研究所(33354)
(30603)
(28679)
经济学(27985)
经济管理(27792)
北京(27638)
农业大学(27248)
(26675)
经济学院(25400)
基金
项目(147801)
科学(117313)
研究(109971)
基金(107731)
(94016)
国家(92983)
科学基金(80543)
社会(72467)
社会科(68318)
社会科学(68299)
(60682)
基金项目(57188)
自然(50585)
自然科(49457)
自然科学(49443)
自然科学基金(48635)
(48248)
教育(46999)
编号(45091)
资助(41926)
(37600)
成果(34677)
(34506)
(33501)
(32787)
(32624)
重点(32422)
创新(31455)
国家社会(30313)
(30129)
期刊
(121068)
经济(121068)
(63501)
研究(62159)
中国(48669)
农业(43305)
(36676)
管理(36230)
学报(35542)
科学(35007)
大学(28152)
业经(27865)
学学(27341)
技术(22760)
(21913)
(21840)
金融(21840)
财经(16916)
经济研究(16450)
教育(16190)
问题(16056)
技术经济(15019)
农业经济(14798)
(14683)
农村(14620)
(14620)
(13629)
世界(13595)
科技(12014)
现代(11599)
共检索到349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良悦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实现,特别是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公共品投资首先应投向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上。人多地少的自然约束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只能是劳动密集型的生物技术的路径选择,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户生产是实施这一技术的很好模式,但其前提条件是:生物技术的农业现代化对水利灌溉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必须以公共产品的形式由政府提供。鉴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上的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提供应瞄准农村小型水利和农业技术推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良玉  
使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本文着重从6个方面论述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达尊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大力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是科技兴农的支撑点。但在“七五”期间,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的转化率只有30%左右,说明我国的农业推广工作还有待迅速加强。因此,加深对农业推广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推广的增产实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农业推广的任务、农业推广的效益评价和加强农业推广的主要措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略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瑞法  孙艺夺  
在2003年初对全国7个省28个县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于2016年底开展了新一轮的全国7个省28个县农技推广体系的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新一轮的改革提高了农民接受政府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比例,解决了农技队伍知识老化和人才断层的问题,使农技队伍年龄结构更趋于合理,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下乡时间,政府部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服务。与此同时,调查也发现,改革不仅未使农技推广行政化减弱反而加强,而激励机制缺失和人事制度改革未能促使农技人员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为此,应改革现行的人事制度,建设一支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乔方彬  张林秀  胡瑞法  
本文根据对我国四省22个县的76位有关农业技术人员调查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行为。结果认为,推广经费短缺和社会地位及收入水平低是影响推广人员减少推广时间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立秋,胡瑞法,刘健,冯岩  
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其原因与我国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较少和各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性上的认识不一致有关。本文从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特征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出发,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设想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春梅,陈文科  
文章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政府支持的客观依据和我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探讨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政策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艳菊  
以色列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其高度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值得称道。这个体系呈现出政府主导、与农业技术研发无缝隙衔接、与农民教育培训有机结合等特点。中国有必要借鉴以色列的经验,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着重提高涉农人员的素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衔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完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立达  
农技推广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有:技术可行性、经济有效性、运行操作性和社会、环境可行性等。提高农技推广效果的对策:调整推广目标、优化推广结构,强化科技载体,改革推广体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各种具体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特色与存在条件,借鉴国内外农业推广的理论和经验,分地区、分类型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模式,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优化模式转变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巨涛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成功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一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推广和扩散体系。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要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燕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可持续农业,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因此,本文分析了生态农业的特征及技术推广要求,针对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冰  肖长坤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紧密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这需要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链条的有机衔接,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国际上典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本文归纳为主要8种,在依托主体、运行机制和特点上各不相同,为了便于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进行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现对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近远期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维生  
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