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5)
- 2023(18068)
- 2022(15278)
- 2021(14018)
- 2020(11797)
- 2019(26849)
- 2018(26641)
- 2017(50426)
- 2016(27283)
- 2015(30424)
- 2014(30433)
- 2013(29936)
- 2012(27983)
- 2011(25517)
- 2010(25831)
- 2009(24384)
- 2008(23982)
- 2007(22177)
- 2006(19685)
- 2005(17763)
- 学科
- 济(124294)
- 经济(124144)
- 业(83383)
- 管理(82233)
- 企(61989)
- 企业(61989)
- 农(51670)
- 方法(44369)
- 数学(38075)
- 数学方法(37727)
- 农业(34267)
- 中国(31853)
- 业经(30994)
- 财(30316)
- 地方(28064)
- 制(26935)
- 学(26400)
- 技术(21433)
- 体(19857)
- 银(19267)
- 银行(19225)
- 贸(19151)
- 贸易(19137)
- 易(18537)
- 行(18432)
- 融(18408)
- 金融(18400)
- 理论(18113)
- 环境(16950)
- 务(16949)
- 机构
- 学院(394313)
- 大学(391583)
- 济(169023)
- 经济(165500)
- 管理(150535)
- 研究(135173)
- 理学(128788)
- 理学院(127414)
- 管理学(125406)
- 管理学院(124676)
- 中国(104012)
- 京(81519)
- 科学(80656)
- 财(78673)
- 农(78404)
- 所(68489)
- 中心(63107)
- 江(62262)
- 研究所(61550)
- 财经(61076)
- 农业(60548)
- 业大(60455)
- 经(55173)
- 经济学(51703)
- 范(51184)
- 北京(50825)
- 师范(50659)
- 州(48589)
- 院(47694)
- 经济学院(46271)
- 基金
- 项目(256706)
- 科学(202709)
- 研究(191547)
- 基金(185393)
- 家(160798)
- 国家(159339)
- 科学基金(136543)
- 社会(123770)
- 社会科(116902)
- 社会科学(116873)
- 省(102292)
- 基金项目(98302)
- 教育(87248)
- 自然(84915)
- 划(84391)
- 自然科(82945)
- 自然科学(82924)
- 自然科学基金(81501)
- 编号(78403)
- 资助(73274)
- 成果(64765)
- 重点(57720)
- 部(57165)
- 创(56798)
- 发(56619)
- 课题(54330)
- 创新(52496)
- 国家社会(51354)
- 制(51147)
- 教育部(48967)
- 期刊
- 济(200272)
- 经济(200272)
- 研究(118666)
- 中国(85892)
- 农(78176)
- 财(62302)
- 学报(61213)
- 科学(56716)
- 管理(55191)
- 农业(52574)
- 大学(47153)
- 学学(44646)
- 教育(42754)
- 融(39746)
- 金融(39746)
- 业经(35543)
- 技术(34907)
- 财经(31079)
- 经济研究(30633)
- 经(26844)
- 业(26585)
- 问题(26380)
- 技术经济(20997)
- 版(20658)
- 世界(20160)
- 科技(18774)
- 图书(18555)
- 贸(18137)
- 统计(17792)
- 理论(17648)
共检索到607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制度变迁 制度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华 马璐璐 张金明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从绩效优化的角度探讨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研究发现:"共同共有"无法解决产权主体"虚化"、"委托代理"以及产权的非排他性等问题,因此绩效低下;另一方面,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土地配置低效以及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也制约着"共有私用"绩效的优化。而"按份共有"的产权模式具有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风险规避以及交易费用低等优势,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模式。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安排 制度经济学 共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袁天睿
作为主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活动规律的消费经济学对于制度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其假设前提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将制度视为既定就是其抽象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制度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包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绩效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效率,需要减少消费上的制度限制,进一步清晰公款消费支出的产权,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包含在商品中的交易费用和人们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消费经济学 制度 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
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是政府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承诺。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可信程度。要提升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赋予自由裁量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的细节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公告 新制度经济学 可信承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孝凡 吕杰 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开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方面分析财政支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制约财政支农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远来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宅基地农民私有,且能够自由转让,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农民的房屋及宅基地权利开始受到限制,而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推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转变,公社把农民的宅基地、房屋转为人民公社所有,恶化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对当时国家极度困难的形势,以及农民群体的要求,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和1963年中共中央文件初步建立了"宅基地所有权属于生产队所有、宅基地归社员长期使用"的宅基地制度,满足了当时的制度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国家在追求产出最大化和租金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制度变迁。而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倪添杰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缺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以制度约束各类行为主体为根本,以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框架为指引,通过构建农村诚信教育等四大体系,逐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扎实的社会信用基础。
关键词:
农村信用体系 目标 制度约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纯 韩书成 李丹 熊建华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梳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变迁过程,并对"三权"各自的权能进行分析,针对现存集体所有权主体缺失、土地承包权权能混乱、土地经营权性质不清等问题解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比法对农村土地试行"三权分置"后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各自权能进行划分和界定,理顺三者关系。[结果](1)"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权能的进一步分解与细化,集体所有权被赋予更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能;(2)"三权分置"过程中承包地流转路径得到进一步强化,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春江 骆汝九 许强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李碧宏 马文斌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水平进行制度分析、交易费用分析和产权分析,并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建立新型创新服务机制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