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7)
- 2023(9446)
- 2022(7801)
- 2021(7367)
- 2020(6017)
- 2019(13527)
- 2018(13328)
- 2017(25550)
- 2016(13586)
- 2015(14885)
- 2014(14521)
- 2013(14557)
- 2012(13307)
- 2011(12282)
- 2010(12550)
- 2009(12009)
- 2008(11889)
- 2007(10910)
- 2006(9938)
- 2005(9115)
- 学科
- 济(58214)
- 经济(58120)
- 农(49323)
- 业(48767)
- 管理(39902)
- 农业(32767)
- 企(27887)
- 企业(27887)
- 业经(20184)
- 制(18269)
- 方法(17383)
- 财(15971)
- 中国(15283)
- 数学(14992)
- 数学方法(14796)
- 体(13381)
- 农业经济(12417)
- 地方(11785)
- 发(11036)
- 贸(10791)
- 贸易(10786)
- 易(10596)
- 体制(10065)
- 策(9911)
- 银(9838)
- 银行(9829)
- 村(9636)
- 农村(9615)
- 学(9460)
- 行(9451)
- 机构
- 学院(193535)
- 大学(189810)
- 济(84309)
- 经济(82654)
- 管理(75524)
- 研究(65632)
- 理学(64855)
- 理学院(64228)
- 管理学(63289)
- 管理学院(62919)
- 中国(52764)
- 农(50941)
- 财(40362)
- 京(39183)
- 农业(38301)
- 科学(36804)
- 业大(33598)
- 所(32284)
- 中心(31405)
- 江(31031)
- 财经(30314)
- 研究所(28537)
- 经(27431)
- 经济学(24783)
- 范(24228)
- 北京(24042)
- 师范(24035)
- 州(23874)
- 农业大学(23557)
- 经济管理(23066)
- 基金
- 项目(126427)
- 科学(100636)
- 研究(97318)
- 基金(92886)
- 家(80013)
- 国家(79223)
- 科学基金(68259)
- 社会(64640)
- 社会科(60885)
- 社会科学(60874)
- 省(50017)
- 基金项目(48890)
- 教育(42522)
- 自然(40911)
- 编号(40743)
- 划(40367)
- 自然科(39963)
- 自然科学(39955)
- 自然科学基金(39257)
- 资助(35988)
- 成果(33483)
- 制(30945)
- 农(30095)
- 部(28957)
- 发(28067)
- 重点(28041)
- 国家社会(27356)
- 课题(27229)
- 创(26364)
- 性(25609)
- 期刊
- 济(104245)
- 经济(104245)
- 研究(58214)
- 农(57994)
- 中国(45857)
- 农业(39142)
- 财(31552)
- 学报(29265)
- 科学(28092)
- 管理(25382)
- 大学(24329)
- 业经(23445)
- 学学(23119)
- 融(22313)
- 金融(22313)
- 教育(18466)
- 业(18037)
- 技术(15768)
- 财经(15280)
- 问题(15025)
- 农业经济(14854)
- 农村(14798)
- 村(14798)
- 经济研究(13486)
- 经(13030)
- 版(12487)
- 世界(12310)
- 经济问题(10678)
- 社会(10398)
- 农村经济(9631)
共检索到306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卫军 王永莲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 ,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的提供意愿不足 ,集体的提供能力不足使得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只能靠农民自己以“一事一议”方式提供。然而 ,“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着交易成本高等缺陷 ,但在国家、集体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未有实质性转变之前 ,“一事一议”制度尚不能废除 ,而应加以完善。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一事一议” 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威
受益范围仅在村内的村级公共产品应该由村级集团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提供,但却不是必然的,政府有时也有责任;选择运用恰当的公共产品评价方法来确定“一事一议”的优先序,是“一事一议”立项的重要依据;设计“一事一议”的项目应该尽量利益相容,尽量维持“小规模”格局,采用“有选择性的激励”方式,同时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财务公开、群众评估和农民参与维护等。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一事一议 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莉 邱长溶 李大垒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事一议"成为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后税费时代中国农村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在梳理"一事一议"制度出台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实施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困境。指出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因事、因地而宜,方法创新;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强化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王泽强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机制运行却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两个非合作博弈,即"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中央和基层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从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化,培育多元的供给主体,确立公共财政理念等多方面入手,使基层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强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范围内的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等)的筹资筹劳,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赋予了广大村民合理确定公益性事业负担的参与权、选择权、审定权,将村民自治从民主选举扩展到经济决策,在充分考虑了村民偏好的情况下,又考虑了村民的收入预算约束(各地都规定有负担上限,一般都是15—20元/人·年)。这一制度的本意是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但笔者认为,至少下面几种情况制约着这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丽燕
"一事一议"作为当前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利用福建省98个村级调研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一事一议"制度实施的主要筹资相关者即村民、村"两委"以及政府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村集体投入和上级财政奖补对"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村民筹资筹劳行为的村庄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这种筹补结合式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能否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活富裕"的有效助力?本文运用2017年辽宁省271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验证制度实施的收入效应。最小二乘及工具变量法估计结果均表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获得可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并且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考虑到收入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会使估计结果出现偏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获得可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20.7%。政府应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在村内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引导、鼓励农民参与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王宇 张林秀 刘承芳 易红梅
"一事一议"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旨在鼓励村民参与村级公共投资决策的一项制度安排。笔者使用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村级调查面板数据,探究"一事一议"是否有助于村集体实施村民最需要的公共投资项目以及"一事一议"对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集资集劳数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行有助于村集体实施村民最需要的公共投资项目,且提高了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向村民所筹集资金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以及筹劳数量。笔者依据该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事一议” 农村公共投资偏好 集资集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密 张广胜
"一事一议"是目前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于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18位村书记的调查,利用模型研究"一事一议"制度对于村级公共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一事一议"制度对增加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村级公共投资项目数与经济发达程度、外出务工人员比重有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虽然"一事一议"制度存在弊端,但应该不断完善该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废止。
关键词:
一事一议 村级公共投资 计数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刘华 屈小博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获取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大创新。运用贯序博弈和嵌套博弈理论,分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于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并通过对辽宁省125个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该制度对村级公共产品供给项目数的影响。零堆积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1)在最近3年内,获得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比未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平均多提供约1.3项村级公共产品;(2)邻里关系越和谐、以往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质量越高、"一事一议"后期管护越完善、村干部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越强,提供的村级公共产品项目数越多;(3)没有发现农户人均纯收入和户数对村级公共产品提供项目数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刘华 屈小博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获取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大创新。运用贯序博弈和嵌套博弈理论,分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于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并通过对辽宁省125个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该制度对村级公共产品供给项目数的影响。零堆积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1)在最近3年内,获得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比未获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村平均多提供约1.3项村级公共产品;(2)邻里关系越和谐、以往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质量越高、"一事一议"后期管护越完善、村干部提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长生
村干部是"一事一议"活动的发起者和执行者,对"一事一议"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本文通过对安徽省4县401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对"一事一议"制度运行绩效及其评价进行分析发现,"一事一议"活动开展较少,农民政治参与的力度和热情高于集体公益事业;对建设公共产品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但筹资筹劳困难;财政奖补正逐步替代对村民的筹资筹劳。提出的改进建议包括修改相关的筹资规则;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成立村公共发展基金;推进建设村干部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完善财政奖补的甄别机制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湖北省洪湖市自2008年5月被列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来,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多方整合资源、整体推进,不断改革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湖北省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全部纳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苏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从安徽的实践看,改革中所推行的“一事一议”又是不成功的。税费改革前,村内生产公益事业主要靠村干部向农民筹钱,由于农村行政压力体制的客观存在,也由于村级腐败的蔓延,乱收费、乱集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群众十分不满。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以下公益事业主要靠“一事一议”。按照改革方案规定:“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易少文 黄向前 卢甲林
近两年来,湖南省涟源市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53个,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332.5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74.21公里,新修、整修村组道路179.3公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