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3)
- 2023(16067)
- 2022(13722)
- 2021(13079)
- 2020(10758)
- 2019(24484)
- 2018(24639)
- 2017(47395)
- 2016(26081)
- 2015(29025)
- 2014(29106)
- 2013(28569)
- 2012(26129)
- 2011(23675)
- 2010(23740)
- 2009(22049)
- 2008(21403)
- 2007(19169)
- 2006(17113)
- 2005(15080)
- 学科
- 济(100277)
- 经济(100133)
- 业(77853)
- 管理(74812)
- 企(56241)
- 企业(56241)
- 农(51471)
- 方法(40945)
- 数学(35182)
- 数学方法(34743)
- 农业(34116)
- 业经(27890)
- 财(27488)
- 中国(26769)
- 制(24504)
- 学(22168)
- 地方(20550)
- 体(18024)
- 贸(17618)
- 贸易(17610)
- 易(17176)
- 理论(16768)
- 银(16528)
- 银行(16482)
- 务(16221)
- 财务(16143)
- 财务管理(16104)
- 技术(15917)
- 行(15728)
- 环境(15452)
- 机构
- 学院(364060)
- 大学(362645)
- 管理(144093)
- 济(143142)
- 经济(139898)
- 理学(124790)
- 理学院(123436)
- 研究(121756)
- 管理学(121359)
- 管理学院(120693)
- 中国(92452)
- 京(77189)
- 农(76179)
- 科学(75582)
- 财(67073)
- 所(61158)
- 业大(60384)
- 农业(58648)
- 中心(56363)
- 研究所(55449)
- 江(54715)
- 财经(52488)
- 北京(48067)
- 范(47887)
- 经(47696)
- 师范(47404)
- 州(43885)
- 院(43710)
- 经济学(41410)
- 经济管理(38954)
- 基金
- 项目(249373)
- 科学(195494)
- 研究(185133)
- 基金(179810)
- 家(156627)
- 国家(155226)
- 科学基金(132876)
- 社会(115895)
- 社会科(109373)
- 社会科学(109346)
- 省(98392)
- 基金项目(95667)
- 自然(85326)
- 教育(83754)
- 自然科(83280)
- 自然科学(83263)
- 划(81763)
- 自然科学基金(81758)
- 编号(77456)
- 资助(72777)
- 成果(63336)
- 重点(55368)
- 部(55025)
- 发(53186)
- 课题(52649)
- 创(51576)
- 制(48632)
- 创新(48097)
- 国家社会(47337)
- 科研(47197)
- 期刊
- 济(163347)
- 经济(163347)
- 研究(105870)
- 农(76803)
- 中国(75399)
- 学报(60268)
- 科学(54627)
- 农业(52063)
- 财(51160)
- 管理(50001)
- 大学(46374)
- 学学(43898)
- 教育(41589)
- 融(33696)
- 金融(33696)
- 业经(31565)
- 技术(30942)
- 财经(25157)
- 业(24693)
- 经济研究(23117)
- 问题(22361)
- 经(21362)
- 版(19922)
- 图书(19429)
- 科技(17817)
- 理论(17498)
- 业大(16976)
- 技术经济(16756)
- 现代(16495)
- 世界(16072)
共检索到540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永忠 林明华
本文选取制度视角,以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为分析框架,对马甲村路灯供给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内在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选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尽管外在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如果缺乏内在制度的配合,将难以通过外在制度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多元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可取性,研究提出了"二元准公共产品"的概念,并从多维触发、重点触发和协同触发,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的"触发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乡“二元”经济原因造成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这两大困境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入手,以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现状为线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并进而推论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思路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求分析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玲
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的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乡关系。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政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改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为此需要在界定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农村税费改革 城乡统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明涛 孙钰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多样化的农村公共需求,市场、第三部门等供给主体逐渐参与到供给中,形成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态势。为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达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探索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并对此合作模式下各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及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多元主体的最佳合作模式和互动方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启华
本文以广东河源欧村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内部的三个利益主体的策略型博弈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博弈均衡收益的分析,分析了该制度在微观环境中经济绩效的实现。文章认为:各利益主体在微观环境约束下具有不同的成本收益反应弹性,会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进而影响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济绩效的实现;最后认为可以改变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反应弹性,提高制度的实际经济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岚
自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在减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了隐存的问题,甚至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有悖于改革的初衷。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我们应正视初期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尤其是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位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寻求公共产品的创新机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推动农村税费体制向城乡统一税制变迁的同时,高层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权进行根本性调整,更多地承担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责任,鼓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和村民自治的完善。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事权调整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伟
传统的法律制度已不适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农村公共产品无法得到好的规范和保证,不仅会导致农村供给结构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法律制度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需求调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英 洪源
随着"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此进行了根源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战略改革方案。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改革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军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产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从短期完善与修正现有供给制度、中期理顺供给制度的传输途径与供应形式、长期集中根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壁垒的动态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路径依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群 员晓哲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应依据公共产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称第三部门)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结构。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却存在着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应对其进行改革与重构,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和多层次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失衡 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