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4)
- 2023(11271)
- 2022(9466)
- 2021(8826)
- 2020(7286)
- 2019(16073)
- 2018(16113)
- 2017(30587)
- 2016(17105)
- 2015(18604)
- 2014(18491)
- 2013(18388)
- 2012(16988)
- 2011(15411)
- 2010(15855)
- 2009(15032)
- 2008(14728)
- 2007(13804)
- 2006(12503)
- 2005(11582)
- 学科
- 济(66103)
- 经济(65996)
- 业(59958)
- 管理(51390)
- 农(50134)
- 企(38755)
- 企业(38755)
- 农业(33278)
- 业经(22348)
- 方法(21753)
- 制(20999)
- 财(20399)
- 中国(19151)
- 数学(18832)
- 数学方法(18585)
- 地方(14351)
- 体(14337)
- 银(12679)
- 银行(12662)
- 农业经济(12505)
- 发(12272)
- 行(12125)
- 贸(11696)
- 贸易(11690)
- 易(11443)
- 学(11265)
- 务(11149)
- 财务(11124)
- 财务管理(11094)
- 策(11055)
- 机构
- 学院(236609)
- 大学(231102)
- 济(99246)
- 经济(97043)
- 管理(91650)
- 研究(79039)
- 理学(77825)
- 理学院(77063)
- 管理学(75969)
- 管理学院(75521)
- 中国(63960)
- 农(57693)
- 财(48809)
- 京(47792)
- 科学(45263)
- 农业(43719)
- 业大(39883)
- 江(39612)
- 中心(39326)
- 所(39109)
- 财经(36501)
- 研究所(34587)
- 经(32897)
- 州(31077)
- 范(30515)
- 师范(30268)
- 北京(29426)
- 省(29414)
- 经济学(29092)
- 院(27616)
- 基金
- 项目(153721)
- 科学(121434)
- 研究(118691)
- 基金(110390)
- 家(94855)
- 国家(93889)
- 科学基金(80649)
- 社会(77088)
- 社会科(72692)
- 社会科学(72677)
- 省(62414)
- 基金项目(58260)
- 教育(53179)
- 划(50613)
- 编号(50523)
- 自然(48231)
- 自然科(47042)
- 自然科学(47029)
- 自然科学基金(46206)
- 资助(43136)
- 成果(42036)
- 制(35152)
- 课题(34532)
- 部(34530)
- 重点(34268)
- 发(34141)
- 农(32709)
- 创(32308)
- 国家社会(32069)
- 性(30963)
- 期刊
- 济(121937)
- 经济(121937)
- 研究(71524)
- 农(63126)
- 中国(57103)
- 农业(42410)
- 财(39040)
- 学报(35477)
- 科学(33426)
- 管理(30729)
- 融(28747)
- 金融(28747)
- 大学(28484)
- 教育(27232)
- 学学(26949)
- 业经(26179)
- 技术(20306)
- 业(19931)
- 财经(18150)
- 问题(17337)
- 经济研究(15718)
- 农村(15563)
- 村(15563)
- 经(15561)
- 农业经济(15189)
- 版(14191)
- 世界(12959)
- 图书(12336)
- 经济问题(12144)
- 技术经济(11372)
共检索到376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立新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均等化是当代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财政投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成都市自2011年以来实施的以引入村民要素、全程参与农村中小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村民自建"试点工作,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率,收到了政府和村民双满意的效果,也提出了深化改革值得思考的问题,应以"村民自建"为突破深化改革,为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提供制度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妙灵 王浩
近年来,我国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重要指引,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已经取得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的骄人成绩。但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得到充分凸显的同时,村级公共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不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运维保障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
关键词:
工程质量安全 农村公共设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振中
2008年,安徽省水库移民区率先创建了农村公共设施村民自建体制,从建设效率和成本效益上有力地冲击了当前的公共设施建设政府代建体制。为发现该创新体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本文选取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与六安市裕安区27个移民村与29个非移民村共564户有效农户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两种体制下农户的主观公平性和客观公平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客明公平而言,移民农户受村民自建体制的影响,返贫率比非移民农户低。相比非移民村,移民村村民自建体制的实践促进了贫困线以上农户的增加;就主观公平而言,移民农户收入差距感更多地受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体制的影响,而非移民农户收入差距感主要受亩均机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芳 刘振中
五年前,安徽省移民局对农村公共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重大探索,创造性地实践了另一种公共设施建设体制——村民自建体制。本文利用安徽省调研数据对当前两种体制为农民带来的"双重收益"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村出现不同收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的差异。移民村的自建体制较之非移民村的代建体制有更大的潜力,其体制优势在长期"较量"过程中不言而喻。
关键词:
公共设施 自建体制 代建体制 农民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洪曙
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是指农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公共事务,从而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实现的具体形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农村社区的居民,客体是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侗 柳新元
"村民自建"是农村公共建设的一项有效机制。通过对安徽省南陵县"三会四自一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组建村民议事会、项目理事会及项目监事会的基础上,实行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建立多元化资源整合平台,有利于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活力与行动力。在这一"村民自建"的农村公共建设机制中,协作、激励与公共参与是其内在的核心运行机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建设"村民自建"机制,重建村庄共同体,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岚
自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在减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了隐存的问题,甚至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有悖于改革的初衷。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我们应正视初期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尤其是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位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寻求公共产品的创新机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推进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对策研究"课题组
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原有建设管理方式面临着多种挑战,亟待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绩效。四川省围绕解决农村小型公共基础的需求和建管矛盾,于2012年开始进行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试点,不仅探索了精准识别需求、有效整合资源和优化政府行为等制度创新,还取得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助农增收和减少矛盾等实际成效,虽然还存在一些需要防范的潜在风险,但已经具备在更大范围推广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村民自建 探索创新 优化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学阳 涂圣伟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但由于仍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非均衡的公共资源配置没有明显扭转,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切实改变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使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地参与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完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乡“二元”经济原因造成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这两大困境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入手,以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现状为线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并进而推论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思路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求分析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伟
传统的法律制度已不适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农村公共产品无法得到好的规范和保证,不仅会导致农村供给结构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法律制度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需求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