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9)
- 2023(11627)
- 2022(9909)
- 2021(9347)
- 2020(7794)
- 2019(17909)
- 2018(17817)
- 2017(34754)
- 2016(19125)
- 2015(21174)
- 2014(21298)
- 2013(21308)
- 2012(19852)
- 2011(18128)
- 2010(18360)
- 2009(17486)
- 2008(17636)
- 2007(16263)
- 2006(14366)
- 2005(12965)
- 学科
- 济(81538)
- 经济(81434)
- 业(60799)
- 管理(54328)
- 农(50749)
- 企(39099)
- 企业(39099)
- 农业(33512)
- 方法(32574)
- 数学(28931)
- 数学方法(28663)
- 业经(23340)
- 财(22436)
- 制(21507)
- 中国(20632)
- 地方(16365)
- 贸(15445)
- 贸易(15442)
- 易(15092)
- 学(15059)
- 体(14818)
- 银(13285)
- 银行(13257)
- 发(12869)
- 行(12640)
- 农业经济(12480)
- 务(12188)
- 财务(12157)
- 财务管理(12117)
- 融(11987)
- 机构
- 学院(277072)
- 大学(273782)
- 济(117531)
- 经济(115069)
- 管理(106218)
- 研究(93313)
- 理学(91322)
- 理学院(90356)
- 管理学(88955)
- 管理学院(88436)
- 中国(73018)
- 农(65792)
- 京(56760)
- 科学(56198)
- 财(55357)
- 农业(50518)
- 所(47838)
- 业大(46856)
- 中心(44600)
- 江(43670)
- 研究所(42921)
- 财经(42649)
- 经(38551)
- 经济学(35636)
- 北京(35111)
- 范(34981)
- 师范(34649)
- 州(33882)
- 院(32422)
- 经济学院(32248)
- 基金
- 项目(180797)
- 科学(141891)
- 研究(134577)
- 基金(130951)
- 家(113618)
- 国家(112569)
- 科学基金(95649)
- 社会(86521)
- 社会科(81572)
- 社会科学(81546)
- 省(71984)
- 基金项目(69703)
- 教育(60139)
- 自然(59573)
- 划(59219)
- 自然科(58116)
- 自然科学(58099)
- 自然科学基金(57079)
- 编号(56303)
- 资助(52038)
- 成果(45987)
- 部(40853)
- 重点(40447)
- 发(39977)
- 制(38405)
- 课题(37908)
- 创(37446)
- 农(36654)
- 国家社会(35907)
- 创新(35104)
- 期刊
- 济(137341)
- 经济(137341)
- 研究(79781)
- 农(69430)
- 中国(57533)
- 农业(46822)
- 学报(44355)
- 财(43860)
- 科学(40945)
- 大学(34451)
- 管理(34166)
- 学学(32920)
- 融(28909)
- 金融(28909)
- 业经(28296)
- 教育(24610)
- 技术(22754)
- 业(22340)
- 财经(21223)
- 问题(19823)
- 经济研究(19318)
- 经(18154)
- 版(16521)
- 农村(15591)
- 村(15591)
- 农业经济(15321)
- 世界(14789)
- 技术经济(13988)
- 经济问题(13602)
- 理论(12970)
共检索到418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延春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而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困境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国家治理转型、经济体制变革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变革,变迁的逻辑是供给主体呈现多元项辨证发展,筹资制度体现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决策制度要求由集权的"自上而下"向民主的"自下而上"决策转变,生产管理制度反映由"自我生产管理"向"公共生产管理"发展。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变迁 实质与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军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产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从短期完善与修正现有供给制度、中期理顺供给制度的传输途径与供应形式、长期集中根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壁垒的动态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路径依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乡“二元”经济原因造成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这两大困境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入手,以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现状为线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并进而推论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思路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求分析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本文对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所出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现象进行了总结 ,归纳了多种形式的变迁模式 ,并且通过构建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成本—收益模型 ,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制度变迁的诸多因素。本文还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英 洪源
随着"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此进行了根源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战略改革方案。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改革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亮
围绕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考察了供给制度的运行效果,指出了供需悖论现象的存在;(2)从供给责任主体、供给方式、资金筹集机制、需求沟通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供给制度的现实困境;(3)运用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媛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非均衡状态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为纵向线索,以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行为为横向截面,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和分析范式,通过建立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动机、作用、行为缺陷和失灵原因,并选取重庆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期望以此框架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向均衡状态转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振荣
一、引言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张军和何寒熙、陈永新、马晓河和方松海等认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供需结构失调,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不清,政府重城市轻农村,规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而农民自身又缺乏负担供给责任的能力。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张军和何寒熙、刘鸿渊、林万龙和刘仙娟等认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及税费改革的一个后果是中央财政的事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启华
本文以广东河源欧村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内部的三个利益主体的策略型博弈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博弈均衡收益的分析,分析了该制度在微观环境中经济绩效的实现。文章认为:各利益主体在微观环境约束下具有不同的成本收益反应弹性,会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进而影响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济绩效的实现;最后认为可以改变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反应弹性,提高制度的实际经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