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2)
- 2023(9213)
- 2022(7616)
- 2021(7544)
- 2020(5866)
- 2019(13318)
- 2018(13280)
- 2017(25349)
- 2016(14202)
- 2015(15362)
- 2014(15408)
- 2013(15118)
- 2012(13803)
- 2011(12749)
- 2010(13143)
- 2009(12000)
- 2008(12212)
- 2007(10954)
- 2006(10038)
- 2005(9021)
- 学科
- 济(60052)
- 经济(59990)
- 农(49157)
- 业(48264)
- 管理(34872)
- 农业(32648)
- 企(27498)
- 企业(27498)
- 业经(20127)
- 方法(19681)
- 数学(17291)
- 制(17201)
- 数学方法(17105)
- 中国(16725)
- 财(14785)
- 地方(13787)
- 体(12751)
- 农业经济(12395)
- 发(11525)
- 学(11071)
- 策(10943)
- 贸(10686)
- 贸易(10682)
- 银(10654)
- 银行(10641)
- 易(10508)
- 行(10278)
- 发展(9858)
- 展(9850)
- 村(9517)
- 机构
- 学院(199907)
- 大学(194481)
- 济(85913)
- 经济(84218)
- 管理(76442)
- 研究(71250)
- 理学(66026)
- 理学院(65314)
- 管理学(64322)
- 管理学院(63906)
- 中国(54974)
- 农(54870)
- 科学(42300)
- 农业(41592)
- 京(40154)
- 财(39227)
- 所(36312)
- 业大(35776)
- 研究所(32733)
- 中心(32620)
- 江(31545)
- 财经(29886)
- 经(27212)
- 范(26598)
- 师范(26313)
- 农业大学(25280)
- 经济学(25085)
- 北京(24800)
- 院(24709)
- 州(24658)
- 基金
- 项目(130729)
- 科学(103338)
- 研究(98386)
- 基金(95091)
- 家(83107)
- 国家(82283)
- 科学基金(69956)
- 社会(63796)
- 社会科(60095)
- 社会科学(60078)
- 省(52067)
- 基金项目(49872)
- 教育(43691)
- 自然(43219)
- 划(42630)
- 自然科(42211)
- 自然科学(42200)
- 自然科学基金(41502)
- 编号(40993)
- 资助(37719)
- 成果(33388)
- 农(31845)
- 发(29816)
- 部(29666)
- 重点(29318)
- 课题(28007)
- 性(27121)
- 创(26960)
- 国家社会(26689)
- 制(25585)
- 期刊
- 济(104938)
- 经济(104938)
- 农(61032)
- 研究(59889)
- 中国(44822)
- 农业(41142)
- 学报(32652)
- 科学(31032)
- 财(28901)
- 大学(25900)
- 管理(25186)
- 学学(24789)
- 业经(24248)
- 融(22916)
- 金融(22916)
- 教育(21447)
- 业(19056)
- 技术(15752)
- 问题(15177)
- 财经(14972)
- 农业经济(14723)
- 农村(14704)
- 村(14704)
- 经济研究(14243)
- 经(12899)
- 版(12503)
- 世界(12173)
- 经济问题(10882)
- 社会(10033)
- 业大(9871)
共检索到30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阿妙
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农民群众新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与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针对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加快落实新发展理念、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等举措,不断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规模,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应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为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阿妙
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农民群众新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与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针对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加快落实新发展理念、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等举措,不断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规模,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应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为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勇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着很强的中国式特色。从需求者的角度来讲,由于广大农村地理位置的边缘性、农业分散化生产方式的弱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建
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革新的重点在供给侧。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因不能适应需求要素多样性、需求结构整体性、需求满足便捷性的新要求而暴露出供给内容同质化、供给主体碎片化、供给方式单调化等供给侧结构性失灵问题。这种结构性失灵只能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应以"自治+他治"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现代化;构建整体性政府,塑造主体间伙伴关系;线下与线上供给互补优化,推进农村"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失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明珠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农村物流管理的问题与矛盾点,主要表现为仓储能力、基础设施、运输能力、供应链与产品服务、政策规范等结构性的矛盾问题。无效供给过多、成本消耗过大,阻碍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物流管理的转型需要通过有效的供给引导、降低成本提高农村物流管理效率,利用创新性的方式方法,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物流管理 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玲
当前,教师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国内不断推进,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为顺应这一教育改革发展大趋势,农村教师培训也需要创新发展,以实现新的突破。特别是在一些教师培训供需失衡、培训成效不够明显的地区,更有必要结合农村教师培训实际,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认为,基础条件较差,培训质量不高,创新发展缓慢,是当前农村教师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需要科学设计宏观规划、优化教师培训供给侧结构、健全教师培训制度规范,促进教师培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师 供给侧改革 教师培训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云
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直面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基于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目标的实现,把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化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纪霞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因此,应聚焦富民强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三变"改革为突破口有效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和资金等要素,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三农"发展进入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新阶段。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经济 “三变”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杨士英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对于农村金融而言,应该利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明确农村金融发展方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速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管延芳
土地信托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金融产品,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核心目标、规模经济、全面统筹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农村土地信托在其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优化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推进"六次产业"发展等方面,助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农村土地信托发展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任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及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指导村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村镇发展的影响机理入手,系统分析了村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基于村镇发展动力的异质性,将村镇发展划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型、区位优势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等三种大类型以及能源开发型、城镇周边型、交通节点型、特色农业带动型、特色制造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等六种具体类型,进而分类设计了各类型村镇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村镇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提升过程。要充分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与沿线国家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课题,要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撑与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中国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偏少的特殊国情,中国农业稳定发展特别重要,特别是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进一步发展中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引导支持畜牧业提高稳定发展水平,对生姜、大蒜、大葱等波动比较大的农产品要加强调控。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命题,重点要放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结合全国已经进行的试点经验,全面提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承包地等的市场化配置水平,确实让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同地同价",让占有土地资源较多的农民通过土地增值适度获得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提高农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获得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明生 桂富荣 普雁翔
文章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驱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实施品牌战略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品牌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战略工程,需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家型"人才培养、新兴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新品种繁育和新产品研发、国际化品牌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系统推进。
关键词:
品牌战略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