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7)
2023(14451)
2022(12529)
2021(11883)
2020(9760)
2019(22279)
2018(22393)
2017(43330)
2016(23524)
2015(26561)
2014(26509)
2013(26522)
2012(24141)
2011(21826)
2010(21957)
2009(20338)
2008(19864)
2007(17592)
2006(15747)
2005(13957)
作者
(67103)
(56241)
(55560)
(52832)
(35421)
(26898)
(25112)
(21821)
(21238)
(19977)
(19020)
(18847)
(17649)
(17581)
(17125)
(16964)
(16923)
(16372)
(16030)
(15744)
(13875)
(13862)
(13390)
(12832)
(12626)
(12496)
(12489)
(12321)
(11419)
(11065)
学科
(93549)
经济(93414)
(75543)
管理(68833)
(51661)
企业(51661)
(51106)
方法(38569)
农业(33878)
数学(33313)
数学方法(32970)
业经(26827)
(25042)
中国(24547)
(23365)
地方(19345)
(18709)
(17628)
贸易(17619)
(17206)
(15947)
(15041)
银行(15003)
技术(14841)
环境(14544)
(14319)
(14299)
(14258)
财务(14251)
理论(14217)
机构
学院(333805)
大学(333230)
管理(135903)
(134248)
经济(131202)
理学(117842)
理学院(116635)
管理学(114874)
管理学院(114263)
研究(109563)
中国(83437)
(70678)
(68848)
科学(66694)
(62036)
业大(54649)
(54175)
农业(52530)
中心(51146)
(49705)
研究所(48887)
财经(48534)
(44116)
北京(44094)
(43352)
师范(43023)
(40130)
(38977)
经济学(38560)
经济管理(36926)
基金
项目(228331)
科学(179672)
研究(171795)
基金(165513)
(142808)
国家(141521)
科学基金(121932)
社会(108596)
社会科(102515)
社会科学(102486)
(89524)
基金项目(88506)
自然(77296)
教育(76554)
自然科(75425)
自然科学(75412)
自然科学基金(74065)
(73886)
编号(72359)
资助(66429)
成果(58984)
(50734)
重点(50039)
(48936)
课题(47957)
(47404)
(45954)
国家社会(44401)
创新(44177)
教育部(43383)
期刊
(153939)
经济(153939)
研究(97508)
(70870)
中国(67574)
学报(52301)
科学(48263)
农业(48116)
(46354)
管理(46033)
大学(40898)
学学(38421)
教育(34931)
(31177)
金融(31177)
业经(30192)
技术(27756)
财经(23081)
(22237)
图书(21394)
经济研究(21348)
问题(21268)
(19542)
(17819)
理论(16998)
科技(16288)
技术经济(15743)
实践(15700)
(15700)
现代(15611)
共检索到495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康  孙洁  
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供给由政府包办而利用非政府力量不足。一种传统的观念是政府安排或提供的公共产品总是由政府自己来生产,认为政府放弃了生产者的功能,就自然失去了提供者的职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一定要充当生产者的角色,而可以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完成其职责。在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层面,正确区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有利于我们对于不同的公共产品合理选择不同的提供方式,从而充分运用市场环境与机制的潜力,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引致民间资金介入,缓解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不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志平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型。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剖析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偏离,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确实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上来,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职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卫军  王永莲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 ,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的提供意愿不足 ,集体的提供能力不足使得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只能靠农民自己以“一事一议”方式提供。然而 ,“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着交易成本高等缺陷 ,但在国家、集体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未有实质性转变之前 ,“一事一议”制度尚不能废除 ,而应加以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尽法  许正中  
当前,中国进入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度的多元复合转型期,传统社会迅速瓦解、现代社会秩序尚未建立,现代化进程迅速、艰巨而复杂。作为传统社会的基石和最后阵地的农村,面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是阻碍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分析供给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改变现行的单一类型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进行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实行多层次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耀波  
为探讨通过市场筹资渠道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生产模型和消费模型,分别从农户收入和农户效用(公共产品消费)两方面揭示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机制,并采用陕西5个县20个村400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在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力度的同时,乡镇政府应创造市场筹资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更多渠道,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菲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总量不够充足、结构不尽合理、效率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增长。本文在分析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菲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总量不够充足、结构不尽合理、效率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增长。本文在分析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红  
公共产品提供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西方各国不同的公共产品实践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是中国社会世俗文化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农村公共产品。政府同时要考虑到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世俗文化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康锋莉  
费改税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提供已成为县乡财政的直接困难。就此,本文讨论了义务教育融资的几种方式: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PPP模式和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由此引出捐赠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的重要性,并通过捐赠模型分析了捐赠的福利效应以及政府促进捐赠将会形成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杰  刘彦朝  姚裕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变革滞后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真苦"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采用制度外筹资方式,造成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清,乡村两级负担过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消解"农民真苦"困境的根本措施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其基本思路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公共支出政策,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运行机制;建立民主表达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岚  
自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在减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了隐存的问题,甚至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有悖于改革的初衷。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我们应正视初期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尤其是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位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寻求公共产品的创新机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