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3)
- 2023(6212)
- 2022(5005)
- 2021(4765)
- 2020(3663)
- 2019(7991)
- 2018(7849)
- 2017(14637)
- 2016(8090)
- 2015(8767)
- 2014(8484)
- 2013(8552)
- 2012(7957)
- 2011(7235)
- 2010(7473)
- 2009(6951)
- 2008(6888)
- 2007(6392)
- 2006(5752)
- 2005(5094)
- 学科
- 农(48120)
- 济(37089)
- 经济(37058)
- 农业(32180)
- 业(31293)
- 管理(16558)
- 业经(16051)
- 农业经济(12287)
- 企(10590)
- 企业(10590)
- 方法(9903)
- 中国(9800)
- 地方(9721)
- 发(9565)
- 村(9377)
- 农村(9358)
- 制(9139)
- 数学(8606)
- 数学方法(8551)
- 发展(8331)
- 展(8326)
- 体(7445)
- 土地(7180)
- 建设(7120)
- 策(7027)
- 财(6873)
- 收入(6792)
- 及其(6680)
- 劳(6629)
- 劳动(6629)
- 机构
- 学院(116001)
- 大学(108982)
- 济(50097)
- 经济(49194)
- 管理(46416)
- 农(43123)
- 理学(40742)
- 理学院(40366)
- 管理学(39857)
- 管理学院(39636)
- 研究(39044)
- 农业(32249)
- 中国(31242)
- 业大(24908)
- 科学(23007)
- 京(21787)
- 财(20376)
- 农业大学(19701)
- 中心(19377)
- 所(19090)
- 江(18242)
- 研究所(16945)
- 经济管理(16108)
- 财经(15501)
- 业(15331)
- 范(14977)
- 师范(14878)
- 发(14471)
- 省(14414)
- 经(14164)
- 基金
- 项目(79513)
- 科学(63139)
- 研究(62799)
- 基金(57319)
- 家(49463)
- 国家(48874)
- 社会(41955)
- 科学基金(41853)
- 社会科(39251)
- 社会科学(39241)
- 省(33122)
- 基金项目(30926)
- 编号(27763)
- 农(27040)
- 教育(25705)
- 划(25629)
- 自然(23831)
- 自然科(23260)
- 自然科学(23258)
- 自然科学基金(22830)
- 成果(21782)
- 资助(20754)
- 发(19269)
- 国家社会(17811)
- 部(17696)
- 课题(17473)
- 重点(17337)
- 制(17107)
- 创(16465)
- 业(16316)
共检索到175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爱萍 魏郡 徐嘉晨
村级公共事务的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作为治理主要主体的村民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上存在难以形成一致集体行动的“涣散”现象,表现为经常性缺席民主管理活动、对公共事务治理缺乏心理认同以及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这主要是村民与集体之间利益联系弱、集体经济未能份额化到个人以及村民之间存在多个关系网络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提升村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凝聚力需要有政治力量作为组织行动保障、有完善的集体行动规则和程序制度、内部利益需要类型化和份额化以及规范村庄内部的关系网络等。
关键词:
村庄 公共事务治理 提升凝聚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任大鹏 李琳琳 张颖
首先,本文在文献回顾和调研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社凝聚力是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研究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其中,凝聚力包括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凝聚制度以及外部市场因素和政府的产业支持等,离散力包括成员异质性程度过高、合作社过度依赖社区等;再次,用"增长极理论"描绘了凝聚力和离散力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来化解或减少离散力的发生,包括完善共同利益的维系机制、保障普通成员的民主权利、严格遵守惠顾额返还原则、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和限制合作社对非成员的服务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雪峰 高远卓 卢海阳
返乡农民工是助推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本文将道路修建作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表征,实证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返乡农民工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相比于未外出的留守村民,返乡农民工更愿意参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长期返乡农民工、返乡五年以上的农民工和主动返乡农民工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更强。治理机制分析发现,外出务工经历能够通过强化返乡农民工对村庄的生活依赖提升其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但也会通过弱化他们对村庄的农业生产依赖降低其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配置更好的村庄,外出务工经历能够对返乡农民工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发挥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帆 徐笑梅
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凝聚力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凝聚力的研究自然也成为我们研究其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有约束的利润函数以及由其衍化而来的超越对数函数为我们进行该主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的起点和经验研究的手段。通过分析发现,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凝聚力同组织内部单个经济当事人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及其所要付出的制度成本之间存在着反向的相互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也微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农村的垃圾污染日益严重 ,不仅导致了农村的水、空气和土壤污染 ,而且危及广大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生活 ,有的已对生命构成威胁。作者认为 ,作为公共事务的农村垃圾处理是政府的职责内容之一 ,同时 ,政府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又有着不可置疑的主导作用。因此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环境资源配置进行最恰当的干预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
关键词:
农村 垃圾污染 政府职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梅 吕英喆
理性是民主的一大前提。依据湖北5个村庄1 152份有效问卷数据和半结构访谈资料,归纳了农民多元理性叠加和民主不均衡生长的现实面相,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寻了农民理性对民主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农民理性的构成要素是交易理性、个体理性、公共理性和关系理性,其中前三者对民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农民的经济理性和政治理性同时对其政治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农民的理性化和对多元理性的包容有助于民主质量的提升。其现实价值在于如何强化农民理性对民主的影响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峰 丁一凡
加强网格化管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2018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网格化管理对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网格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意愿,并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网格化管理能够通过强化以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积累,从而缓解劳动力外流所带来的社会资本流失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村民的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进一步讨论发现,网格员队伍的专职化建设能够提高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村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网格化管理在人口规模较小和有社会组织的村庄,能够对村民的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发挥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荣彬
文章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分析了宗族网络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网络有助于村民的公共事务参与,地区宗族网络规模越大,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就越强;信任水平和互动频率是宗族网络影响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两个重要途径;与宗族网络强度相比,宗族网络规模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中的作用更大;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宗族网络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影响正不断减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明兰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标准化、均等化、法制化,加快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开放市场并完善监管,努力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推动供给方式多元化,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纲要特别提出,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明兰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标准化、均等化、法制化,加快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开放市场并完善监管,努力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推动供给方式多元化,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纲要特别提出,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忠丽 周义程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治理的质量、党在农村执政资源的多寡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度。从理论层面看,在当前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似乎应当合乎逻辑地出现增强的趋势,但从事实层面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却出现了向心力弱化、忠诚度降低、信赖度下降等凝聚力弱化困境。信息不对称、自身建设滞后、基于差序格局的资源分配逻辑等是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为了寻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的解困之道,需要从切实推进新时代乡村关系的重理与重构,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全面优化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等方面来努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国芳 袁训虎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其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不言而喻。本文动态呈现了G社区在矛盾化解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由被动的博弈思维到主动运用社区凝聚力建设的过程。借鉴社群主义的构建共同价值观模式、共和主义的达成政治共识模式、新自由主义的社会融合模式,并从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进社区能力建设促进居民融合、构建社区公共空间加强协商对话意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来主动化解新型农村社区矛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玉清
如何提升项目团队的绩效成为了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在目前的团队理论研究中,作为影响团队绩效的重要因素,团队凝聚力却常常为许多研究所忽略。因此,本文将围绕团队凝聚力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地分析。首先,本文将对凝聚力的涵义进行界定;其次,分析凝聚力是如何影响项目团队的绩效;再次,在前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对项目团队凝聚力的评估;最后,在增强团队凝聚力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项目团队 团队绩效 凝聚力 评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爱国 曾凡丽
走出社区行政化困境,必须突破社区管理的部门垄断制,实现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其关键是明确界分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功能边界,具体路径是重新细分社区公共事务,不同事务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其中社区行政事务采取行政机制,社区公共服务主要采取准市场机制,社区自治事务采取自治机制。
关键词:
社区体制 公共事务: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