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2)
- 2023(11066)
- 2022(9283)
- 2021(8650)
- 2020(6793)
- 2019(15284)
- 2018(14975)
- 2017(28524)
- 2016(15663)
- 2015(17472)
- 2014(17562)
- 2013(17535)
- 2012(16789)
- 2011(15666)
- 2010(16361)
- 2009(14984)
- 2008(14746)
- 2007(13646)
- 2006(12645)
- 2005(11718)
- 学科
- 济(70765)
- 经济(70700)
- 农(50374)
- 业(48598)
- 管理(37643)
- 农业(33582)
- 企(24980)
- 企业(24980)
- 中国(24406)
- 地方(23027)
- 业经(20733)
- 方法(17503)
- 制(15547)
- 发(15241)
- 数学(15168)
- 数学方法(14970)
- 财(14681)
- 策(13503)
- 银(13214)
- 银行(13198)
- 行(12922)
- 贸(12891)
- 贸易(12878)
- 农业经济(12750)
- 融(12544)
- 金融(12543)
- 易(12457)
- 学(12404)
- 发展(12221)
- 展(12190)
- 机构
- 学院(227331)
- 大学(219931)
- 济(98226)
- 经济(95989)
- 研究(86376)
- 管理(84779)
- 理学(71011)
- 理学院(70173)
- 管理学(69161)
- 管理学院(68701)
- 中国(68159)
- 农(58029)
- 科学(50371)
- 京(47808)
- 财(44874)
- 所(44764)
- 农业(43867)
- 中心(40393)
- 研究所(39864)
- 江(38502)
- 业大(38099)
- 财经(32865)
- 范(32459)
- 师范(32203)
- 北京(30514)
- 省(30447)
- 州(30390)
- 院(30037)
- 经(29716)
- 经济学(27860)
- 基金
- 项目(141438)
- 科学(110959)
- 研究(110628)
- 基金(98982)
- 家(85415)
- 国家(84485)
- 科学基金(71093)
- 社会(70079)
- 社会科(65912)
- 社会科学(65898)
- 省(57907)
- 基金项目(51235)
- 教育(48211)
- 编号(47996)
- 划(47350)
- 自然(41785)
- 自然科(40736)
- 自然科学(40728)
- 成果(40345)
- 自然科学基金(39981)
- 资助(39523)
- 发(37793)
- 课题(33594)
- 农(32707)
- 重点(31633)
- 部(31220)
- 发展(31210)
- 展(30677)
- 创(29078)
- 性(28969)
- 期刊
- 济(128268)
- 经济(128268)
- 研究(72905)
- 农(63865)
- 中国(57875)
- 农业(43139)
- 学报(33637)
- 科学(32913)
- 财(31548)
- 融(30693)
- 金融(30693)
- 管理(28757)
- 教育(28447)
- 业经(27127)
- 大学(26576)
- 学学(25081)
- 业(20033)
- 技术(19565)
- 经济研究(17609)
- 问题(17554)
- 农村(15667)
- 村(15667)
- 农业经济(15612)
- 财经(15556)
- 世界(14131)
- 经(13415)
- 版(13006)
- 经济问题(12561)
- 图书(12208)
- 贸(11540)
共检索到377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公共事业发展机制,逐步扭转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发展滞后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董亮
农村公共事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强化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生活的全面小康和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结合辽宁的实际,剖析辽宁农村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辽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奇 赵玉龙
农村税费改革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民对公共事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对滞后的地方公共事业已经阻碍了农村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全面了解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事业的运行状况,切实解决税费改革后暴露出的新问题,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笔者就沈阳市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事业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卜紫洲 伍景华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农村地区公路、通讯、清洁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育水平与城镇教育水平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落后,农民有病无处就医,许多传染病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除了个别试点地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处于靠土地保障、靠子女保障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农业自身积累缓慢等特点约束,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宝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是总体比较滞后,管理低效,发展环境较差。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发展战略严重偏差、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的单一、约束监督机制缺失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必须坚持以科学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的投入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事业 现状 成因 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寻舸 彭国甫
影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二是供给主体错位,农民成本负担过重;三是供需不符,农民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难减;四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民利用效率低;五是供给效率不高,农民急需难满足和减负难实现;六是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效益差。改善对策为: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导向型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注重投入产出效率、绩效导向型的地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均衡发展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荣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卫生事业滞后,尤其是乡村两级卫生事业极不适应今后1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形势。研究分析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寻找对策,乃是当前卫生管理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才云
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现代金融业有效发展的基础,也是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将金融生态水平指标体系应用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并结合内外因素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阐释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村地区 金融生态 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娟
本文基于对南宁市75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对该地农村受教育现状、农村公共卫生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以及社会保障现状等进行了深入了解,结果表明:目前南宁市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依然存在如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极大制约了南宁市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阻碍了统筹城乡的健康发展。最后,文章提出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协调的合作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强化人力资本对南宁市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方 徐志文
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文从农村服务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深层原因,其主要表现在有效需求、需求层次、供给成本、供给品种、供给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若干发展策略。
关键词:
需求与供给 农村现代服务业 原因与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天明,王祥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光梅
"多中心治理"机制是指由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互动合作治理涉及广泛的公共事务,提供涉及广泛的公共服务。宁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中心治理"理念,特色显著,成就斐然,但是,也面临着监管力度不够、重数字轻实效、重建设轻维护、村域间发展不平衡、村民被动消极、资金供给不足等众多难题。公共产品的发展应构建融合多中心决策机制、多中心供应机制和多中心监督评价机制在内的多中心公共产品治理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素梅
公共事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步。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体制外供给,以及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的小生产组织形式使我国农村公共事业被边缘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跨越式发展我国农村的公共事业。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为民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为建设新农村,一方面必须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美丽 周应恒 王图展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