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5)
- 2023(17655)
- 2022(14713)
- 2021(13943)
- 2020(11365)
- 2019(25799)
- 2018(25618)
- 2017(47522)
- 2016(26835)
- 2015(29578)
- 2014(29595)
- 2013(28101)
- 2012(25981)
- 2011(23300)
- 2010(23319)
- 2009(21036)
- 2008(20176)
- 2007(17843)
- 2006(15777)
- 2005(13389)
- 学科
- 济(97128)
- 经济(97018)
- 业(72308)
- 管理(68024)
- 农(51755)
- 企(49475)
- 企业(49475)
- 方法(40582)
- 数学(36606)
- 数学方法(36079)
- 农业(34206)
- 中国(30410)
- 业经(25677)
- 财(25620)
- 教育(22132)
- 地方(21928)
- 学(21389)
- 制(20391)
- 贸(18474)
- 贸易(18469)
- 易(18036)
- 技术(16722)
- 理论(16605)
- 策(16545)
- 发(16193)
- 环境(15098)
- 银(15052)
- 银行(14998)
- 体(14928)
- 务(14641)
- 机构
- 学院(360477)
- 大学(356904)
- 济(139930)
- 经济(136811)
- 管理(134397)
- 研究(124604)
- 理学(116806)
- 理学院(115510)
- 管理学(113217)
- 管理学院(112559)
- 中国(89380)
- 农(81462)
- 科学(78071)
- 京(74470)
- 农业(63136)
- 财(62943)
- 所(62501)
- 业大(62337)
- 中心(58935)
- 研究所(57260)
- 江(56344)
- 范(54114)
- 师范(53530)
- 财经(49683)
- 北京(45881)
- 经(45409)
- 院(44704)
- 州(44104)
- 师范大学(42789)
- 技术(42204)
- 基金
- 项目(250906)
- 科学(197669)
- 研究(185030)
- 基金(178520)
- 家(157425)
- 国家(155938)
- 科学基金(132528)
- 社会(115503)
- 社会科(108953)
- 社会科学(108927)
- 省(103124)
- 基金项目(94152)
- 教育(89993)
- 划(86522)
- 自然(86048)
- 自然科(84078)
- 自然科学(84052)
- 自然科学基金(82546)
- 编号(76750)
- 资助(71556)
- 成果(62540)
- 重点(57673)
- 发(56052)
- 部(55780)
- 课题(55468)
- 创(52766)
- 创新(49147)
- 科研(48313)
- 教育部(47425)
- 国家社会(46660)
共检索到535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雷丽珍
文章以广东省为例,针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该政策对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目标群体的负面影响:学校经费紧张,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教师实际收入下降;学生辍学现象没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政策 目标群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宏超 卢晓中
贫困生资助政策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2008年义务教育实现全面免费后,过去以"两免一补"为主体的资助政策的性质和功能已发生了改变,贫困生资助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政策设计有待完善,如资助项目类别少、资助对象面向窄、资助标准额度低、资助名额有缺口、资金使用欠弹性;政策实施中存在认定材料办理难,监督管理有待加强,社会资助力量缺乏引导等问题。故应完善政策设计,健全义务教育"助学金"制度,增加高层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学生资助储备金;在实施过程中,增添人文关怀,加强经费监督管理,有效引导社会助学力量。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广东省 贫困生 学生资助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力铭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流动儿童群体义务教育保障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已无法适应学生流动性大带来的挑战,导致大量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权利难以在流动中得到保障。为此,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期望通过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可携带性保障流动儿童应有权利。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可携带"政策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教育机会的增加和家庭负担的降低存在正向激励。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策效应 教育财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政策是保证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机制。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男性,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提高农村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显著;相较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该政策对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家庭的孩子,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的受教育年限。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通过缩小高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差距,提高了教育代际流动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相对其父代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婧 柯睿
基于2016年CFPS数据,利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这一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农村多维度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上,既有利于高中学业的完成,又有利于更高教育成就的获得;在农村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上,有利于优势健康状况的获得;在农村能力人力资本积累上,既会显著地提高农村个体的认知能力,也会显著地提高农村个体的非认知能力。此外,还发现受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惠及的农村个体会挤占同家庭中未受到该政策惠及的兄弟姐妹的教育、健康等资源。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还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会通过阅读书籍的偏好效应、互联网学习工作偏好效应、增加未来的信心程度等方式促进农村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恺 朱国华
当前的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很少涉足农村义务教育领域,且其构建存在重量轻质、数据来源单一以及理论依据非本土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农民生活实际寻找公平指标,对教育公平指标体系进行重构。基于扎根理论对湖北省武穴市农民进行深入访谈,得到了衡量教育公平的指标;依据这些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整体现状,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工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洪宇 申国昌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教育最贴近于“三农”,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最直接的力量。农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期专题中的几篇文章,包括对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工作的概括及对义务教育法修订的建议、安徽农村教育的实证调查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莲 李小军
本研究评价近年来政府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主要的义务教育政策和项目,重点评价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一费制"改革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物质条件的改善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显著影响的,中国目前实施的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物质条件的相关政策,例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的相关政策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首先,"以县为主"的投资与管理体制在贫困地区的实施面临巨大挑战;其次,教育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第三,诸多政策缺少一个将它们捆绑在一起的有效机制,从而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应加强各政策和项目之间...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政策 贫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贱吉 田汉族
税费改革不仅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而且引发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存危机 :如教师工资难以完全保证 ,教育负债有增无减 ,办学条件难以改善。要适应税费改革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财政分级合理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 ,遵循教育经济规律 ,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建立健全法规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真正到位 ,发行教育彩票、建立义务教育基金和征收教育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关键词:
税费改革 义务教育 经费投入 影响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迎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峰 蔡伟贤
本文基于2016年CFPS数据,利用广义倍差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地区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推行对农村居民就业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农村地区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通过提升农村居民的正规教育年限增加了其获得正规就业和充分就业保障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农村居民从事技术人员职业的概率。此外,低技能劳动就业岗位的增加会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支持政策体系,引导农村居民在我国产业升级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积累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耀宗 靳希斌
本文回顾了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发展路径,客观准确地描述政策文本,追溯了免费政策的价值负载,预测了"后免费时代"的发展走向。城市义务教育"后免费时代"的政策目标是教育均衡发展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需要把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消解"择校"困境、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续政策等作为政策变迁的选择。
关键词:
城市义务教育 免费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志辉
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颁布以来,我国政府积极作为,努力履行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全面免费义务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如峰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应以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理念,以国家财政为公共财政作为制度背景,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区分地区差异,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在东部地区的7省、直辖市,建议实行以县级和省级、直辖市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中部地区的12省,建议实行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建议实施以中央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坤 秦玉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深受国家宏观经济、财政、税收等制度嬗变的影响,依次历经了从统一列支、两条腿走路、乡村自给、以县为主、到多级共担投入体制的演进。投入体制变迁呈现出清晰的价值路向,变迁逻辑上由工具理性向演进理性转变,投入的价值位序上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统筹,事权投入重心上历经"U型"转移,投入体制建设关注点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省思历史,前瞻未来,投入体制改革与发展上要做到"蹄急而步稳",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向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一体化,建立健全机制保障投入的稳定性与充分性,强化投入体制建设与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相适应。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投入体制 价值路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