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5)
2023(6721)
2022(5472)
2021(5062)
2020(4075)
2019(9091)
2018(9008)
2017(17547)
2016(9339)
2015(10334)
2014(10257)
2013(10587)
2012(10046)
2011(9442)
2010(9414)
2009(8816)
2008(8463)
2007(7832)
2006(7172)
2005(6420)
作者
(28976)
(24896)
(24297)
(23199)
(15144)
(12018)
(10911)
(9607)
(9501)
(8570)
(8507)
(8185)
(7831)
(7814)
(7780)
(7456)
(7358)
(7246)
(7083)
(7083)
(6300)
(6207)
(6188)
(5982)
(5838)
(5540)
(5529)
(5359)
(5176)
(5105)
学科
(48550)
(45181)
经济(45137)
农业(32221)
(30843)
管理(16705)
业经(16317)
方法(15748)
数学(14625)
数学方法(14516)
农业经济(12300)
中国(10395)
(9940)
企业(9940)
(9531)
(9418)
农村(9399)
(9337)
地方(8899)
(8793)
贸易(8788)
发展(8399)
(8393)
(8361)
(7705)
及其(7673)
收入(7483)
(7441)
土地(7324)
建设(7150)
机构
学院(141102)
大学(134418)
(62690)
经济(61571)
(52411)
研究(52132)
管理(50309)
中国(44100)
理学(43409)
理学院(43019)
管理学(42254)
管理学院(42067)
农业(40211)
科学(32428)
业大(31092)
(27987)
(27915)
(25402)
中心(25320)
研究所(25290)
农业大学(24557)
(21773)
(20076)
财经(19772)
(19207)
经济学(18470)
(18079)
科学院(17822)
经济管理(17599)
(17206)
基金
项目(92848)
科学(71941)
基金(67209)
研究(66571)
(60169)
国家(59529)
科学基金(49288)
社会(43060)
社会科(40297)
社会科学(40287)
(37712)
基金项目(35448)
自然(31470)
自然科(30698)
自然科学(30688)
(30599)
(30518)
自然科学基金(30158)
教育(27963)
编号(27907)
资助(27426)
(21619)
成果(20978)
(20783)
重点(20714)
(18942)
(18919)
课题(18377)
科研(17916)
国家社会(17901)
期刊
(80738)
经济(80738)
(59955)
研究(41451)
农业(40814)
中国(31786)
学报(27522)
科学(24656)
业经(22457)
(22044)
金融(22044)
大学(21489)
学学(20997)
(18144)
(15769)
农业经济(14364)
农村(13906)
(13906)
管理(13860)
经济研究(12468)
问题(11095)
(10617)
世界(10258)
业大(9984)
技术(9784)
财经(9157)
农村经济(9135)
农业大学(9115)
商业(8822)
经济问题(8661)
共检索到219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久光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储蓄成倍增长,1984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农民个人储蓄4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比1979年同期增长4.6倍。随着农村储蓄成倍地增长,有人提出疑问:农村储蓄这样增长,是否正常? 它是否影响消费? 甚至由于在思想上认为储蓄是待实现的购买力,好象“笼中虎”,一旦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启中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力组织居民储蓄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其理由是组织居民储蓄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居民的货币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能推迟购买力的实现,缓和市场供求的矛盾,减轻对市场的压力,从而能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一) 货币,应当既包括现金通货,又包括存款通货,以反映货币流通全貌,总揽其活动规律。这一点,最近在学术界认识几乎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对存款通货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已。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货币稳定;在稳定货币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两者相辅相成,以发展经济为主。如果把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就有可能导致单纯追求货币稳定,脱离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久光  
1984年,不少同志认为,由于强调紧缩银根,农村货币回笼过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偏紧。进而认为,农村货币政策应当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摆脱单纯追求货币收支平衡,片面要求稳定货币流通的固定观念。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并不正确。上述认识的前因,一是由于紧缩银根;二是农村货币回笼过多;三是因为在理论认识上把作为购买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金的货币混在一起了。因而,我认为,当前探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农村货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改祥  丁跃山  
清丰县地处平原,是个农业县,农业的丰欠,决定这个县的经济形势。一九七九年末,八○年初开始实行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到现在已有90%以上的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新的制度,充分调动了全县农民的积极性,生产情绪高涨,八○年农业大丰收,工农商万象更新,八一年因长期干旱、农业虽略有欠收,但是农村经济活跃,社员货币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季才  
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直接赋予的货币运动形式,货币流通必须与商品流通相适应。而在国家方针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既不能阻止城镇居民带钱到农村购买农产品,也不能阻止农村社员带钱到城镇购买工业品。所以,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是个统一的整体,不存在严格的城乡界限。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我国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祝希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近几年来,市场票子偏多,有人认为主要多在农村。如何看待农民票子多的问题,这既关系到对整个农村经济形势的评估,又关系到怎样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本文就我省货币流通的状况和战略措施谈点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1986年由于同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措施,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230亿元,增长幅度由1985年的24.7%降为23.3%。总的来看,1986年货币流通状况基本适应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由于1986年货币流通量的增长仍较多地超过了各项经济增长幅度,社会总需求仍大于总供给,存在一定程度通货膨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诚  
货币的流通,随时都反映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货币流通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反应很灵敏。研究农村市场变化,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是保持经济稳定,顺利进行四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农村金融工作者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现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谈一点认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贵珍  尹超然  陈新云  李焕国  
正确掌握货币流通状况,有效地控制货币投放,是有计划地调剂货币流通,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搞好宏观控制,促进货币流通的日趋正常。最近,我们对唐河县1986年农村市场货币流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大货币”的口径,对市场流通现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英华  高松  
农村货币流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发生了新的变化。深入探讨农村货币流通的规律性,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和稳定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村货币流通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树青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特别是推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民的货币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村货币流通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村是货币流通的大头,流通的领域广、渠道多、容量大,对社会货币流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983年10月,我们对晋城市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作了一次重点调查。通过调查,说明农村的货币流通量在迅速增长,货币投放也出现新的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本报告以1989~1991三年治理整顿时期和1992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为背景,对近些年来我国的货币流通形势和货币政策、特别是农村货币流通的形势、特点和政策效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货币政策的若干构想和政策建议。一、货币流通的总体形势:货币超经济增长期效益越来越差,但物价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的潜在压力则越来越大。一国货币流通是一个整体,对农村货币流通的研究离不开整体货币流通分析这一前提,因此,我们首先从总体分析入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勤  高敏  张和玉  
1991年是我国实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第一年。尽管年内我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由于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整体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国民经济稳步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 1991年,全国银行净投放货币533.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6%;全国市场货币流遍量为317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年末农村净投放货币267.36亿元,比上年增长55.86%;农村市场货币流通量为1998.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恩芳  甘能平  
当前农村货币流通调控的重心在哪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农村货币流通调控就难以奏效。调控农村货币流通既不同于整个货币流通的调控,又不能脱离整个货币流通的调控。这一问题牵涉到如下两个问题:一是调控主体问题,谁来实施调控;二是调控客体问题,即调控什么?这里,我们为了讨论的方便,把这两个问题作为已经论定了的而加以明确如下:第一,农业银行是调控农村货币流通的主体,第二,把农业银行能够左右的影响农村货币流通调控的因素作为调控的客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