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5)
- 2023(9028)
- 2022(7258)
- 2021(6706)
- 2020(5527)
- 2019(12578)
- 2018(12066)
- 2017(24654)
- 2016(12593)
- 2015(13717)
- 2014(13403)
- 2013(13520)
- 2012(12585)
- 2011(11471)
- 2010(11806)
- 2009(11534)
- 2008(10341)
- 2007(9381)
- 2006(8405)
- 2005(7482)
- 学科
- 济(63761)
- 经济(63711)
- 农(48910)
- 业(46443)
- 农业(32771)
- 管理(29520)
- 方法(27488)
- 融(26402)
- 金融(26402)
- 数学(26183)
- 数学方法(26044)
- 企(24787)
- 企业(24787)
- 银(23567)
- 银行(23564)
- 行(22813)
- 中国(21202)
- 业经(18779)
- 地方(16020)
- 制(15790)
- 财(15545)
- 农业经济(12473)
- 中国金融(11098)
- 贸(10920)
- 贸易(10911)
- 体(10815)
- 易(10679)
- 发(10671)
- 务(9821)
- 财务(9807)
- 机构
- 学院(178339)
- 大学(171846)
- 济(84156)
- 经济(82700)
- 管理(70921)
- 理学(61801)
- 理学院(61333)
- 管理学(60553)
- 管理学院(60246)
- 研究(55496)
- 中国(53819)
- 农(47800)
- 财(37783)
- 农业(35963)
- 京(32752)
- 中心(30539)
- 财经(30369)
- 业大(30164)
- 科学(29112)
- 经(27858)
- 经济学(26840)
- 江(26171)
- 所(26026)
- 经济学院(24675)
- 银(24612)
- 银行(23690)
- 研究所(23200)
- 融(23015)
- 经济管理(22800)
- 金融(22581)
- 基金
- 项目(118400)
- 科学(94850)
- 研究(91250)
- 基金(88001)
- 家(74231)
- 国家(73487)
- 科学基金(64662)
- 社会(62181)
- 社会科(58899)
- 社会科学(58886)
- 省(47739)
- 基金项目(46698)
- 教育(39805)
- 自然(37953)
- 划(37420)
- 编号(37226)
- 自然科(37103)
- 自然科学(37100)
- 自然科学基金(36480)
- 资助(35736)
- 成果(28999)
- 农(28939)
- 部(27405)
- 发(27241)
- 国家社会(26623)
- 重点(25735)
- 创(25232)
- 制(24637)
- 课题(24623)
- 人文(24279)
- 期刊
- 济(93457)
- 经济(93457)
- 农(54606)
- 研究(51629)
- 融(41674)
- 金融(41674)
- 农业(36136)
- 中国(34655)
- 财(26973)
- 学报(23862)
- 科学(23057)
- 业经(22051)
- 大学(20516)
- 管理(20171)
- 学学(20067)
- 农村(15441)
- 村(15441)
- 业(15427)
- 财经(15416)
- 农业经济(14470)
- 问题(13840)
- 技术(13728)
- 经(13018)
- 经济研究(12930)
- 世界(10837)
- 教育(10689)
- 经济问题(10317)
- 版(10110)
- 农村经济(9265)
- 技术经济(9046)
共检索到27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朝顺
本文以广东为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信贷需求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状况、特点、运作机制及两者的耦合,认为非正规金融提供的信贷服务覆盖面和正规金融基本相当,借款和储蓄的主要用途都偏重于消费,借贷双方都愿意签定富有弹性的合同,资金借入、贷出的路径依赖传统的社会关系,非正规金融交易和社会交易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农村信贷需求 非正规金融供给 耦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韬 罗剑朝
本文利用山东泰安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供给时的信贷完全满足、信贷完全配给和信贷部分配给行为。结果表明:与金融机构信贷完全满足行为相比,申贷农户家庭自有土地数量越多、面积越大,越有助于其降低遭受金融机构完全信贷配给行为;户主具有非农劳动专业技能和家庭资产价值越高反而促使金融机构对其申贷金额满足度下降。
关键词:
MNL模型 金融机构 信贷供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曹俊勇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农村268份农户问卷的相关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进行细分,并添加了金融机构服务等因素对农村弱势群体信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家庭人口数、户主的年龄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信贷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农户的期望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经历、对土地和房屋抵押意愿、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农户信用等级和农业保险等对农户的信贷需求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制度供给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正常发挥其金融功能,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即使在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缓解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差异 金融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爽爽
文章基于协整检验分析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是正向关系,而农村金融的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说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在很大程度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村金融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表现的并不十分突出,而且其发展明显缓慢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从而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适度的竞争格局,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将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耦合关系 协整检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小蓉 李江 谢小英
一直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长期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基于信贷规模大、信贷主体多元化、交易灵活便捷等特点,笔者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和经济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行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高利贷 村镇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红 刘兆征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包括信息和信任机制、重复博弈和信誉机制、严厉的惩罚机制、灵活的担保机制、女性市场定位机制等。以湖北农村非正规金融为例,对它的履约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极强的自生能力和可持续性。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压制、取缔非正规金融的行为不可取,强制性地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行为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放松管制,引导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促成农村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履约机制 金融管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陈静
从我国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入手,利用汇总的1997~2008年间有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通过构建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非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并且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 ADF检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耀军 陈德付
国家控制下的农村金融是转轨经济中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制度背景。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有效率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作为一种底层改革,对中国整个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诱致性制度变迁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利率管制 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90年代中期以来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 ,多种因素导致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大体上看 ,只有不到 50 %的农村企业可以获得正规部门提供的融资服务 ;一些农村企业从非正式渠道获取资金 ;样本企业对贷款利率不敏感 ;企业与特定银行及其职工间的关系资源是企业决定选择哪个金融机构贷款的最重要的因素 ;信用社和农行仍是农村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企业经营绩效已逐渐成为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 ,但企业是否负债及其负债率大小似乎并不影响其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和矫正城市偏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企业 融资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勇 李睿
信贷约束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业补贴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约束有待验证。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分为有效信贷需求、潜在信贷需求和隐蔽信贷需求,以CHFS调查的2 973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家庭为样本,运用加权Probit模型考察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对我国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都刺激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应适当增强农业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以进一步缓解农村信贷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