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5)
- 2023(9872)
- 2022(8579)
- 2021(8104)
- 2020(6910)
- 2019(16441)
- 2018(16241)
- 2017(31941)
- 2016(17597)
- 2015(19945)
- 2014(20006)
- 2013(20196)
- 2012(18954)
- 2011(17199)
- 2010(17265)
- 2009(16481)
- 2008(16327)
- 2007(15000)
- 2006(13182)
- 2005(11469)
- 学科
- 济(78788)
- 经济(78722)
- 业(52676)
- 农(50608)
- 管理(41307)
- 农业(33517)
- 方法(33142)
- 企(30634)
- 企业(30634)
- 数学(29976)
- 数学方法(29740)
- 业经(20576)
- 地方(19624)
- 中国(18015)
- 财(17053)
- 学(15524)
- 制(15088)
- 贸(14508)
- 贸易(14505)
- 易(14042)
- 农业经济(12547)
- 发(12462)
- 银(10941)
- 银行(10913)
- 环境(10672)
- 融(10559)
- 金融(10556)
- 体(10317)
- 行(10311)
- 策(10173)
- 机构
- 学院(253290)
- 大学(248808)
- 济(103975)
- 经济(101593)
- 管理(96338)
- 研究(85715)
- 理学(83240)
- 理学院(82284)
- 管理学(80865)
- 管理学院(80414)
- 中国(68516)
- 农(65720)
- 科学(54632)
- 京(52562)
- 农业(50203)
- 业大(46686)
- 财(44999)
- 所(44732)
- 中心(42168)
- 江(40671)
- 研究所(40617)
- 财经(35568)
- 范(33874)
- 师范(33603)
- 北京(32657)
- 经(32154)
- 州(32036)
- 省(31360)
- 农业大学(31016)
- 经济学(30507)
- 基金
- 项目(168266)
- 科学(130766)
- 研究(123643)
- 基金(119720)
- 家(104308)
- 国家(103312)
- 科学基金(87237)
- 社会(77044)
- 社会科(72410)
- 社会科学(72386)
- 省(69421)
- 基金项目(65118)
- 自然(56185)
- 划(56109)
- 教育(54978)
- 自然科(54742)
- 自然科学(54727)
- 自然科学基金(53741)
- 编号(52167)
- 资助(48051)
- 成果(41223)
- 发(37810)
- 重点(37468)
- 部(36936)
- 农(36021)
- 课题(35284)
- 创(34086)
- 科研(32663)
- 创新(31805)
- 性(30815)
- 期刊
- 济(121807)
- 经济(121807)
- 研究(70489)
- 农(68863)
- 中国(50038)
- 农业(46071)
- 学报(43022)
- 科学(39580)
- 财(34285)
- 大学(33006)
- 学学(31441)
- 融(29113)
- 金融(29113)
- 业经(27660)
- 管理(27292)
- 教育(22074)
- 业(21769)
- 技术(20495)
- 问题(18257)
- 财经(16598)
- 经济研究(16004)
- 农村(15740)
- 村(15740)
- 版(15673)
- 农业经济(15216)
- 经(14118)
- 资源(14090)
- 世界(13216)
- 经济问题(13005)
- 技术经济(12743)
共检索到37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艳 范静 许彩丽
本文在利率市场化金融环境的背景下,借助农村信贷配给变动程度与利率浮动、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变动的关系图,推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运用相关课题组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推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利率放开后,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的差别定价对农村信贷配给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率与其对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的影响历经三个阶段。首先,利率定价的提高首先会适当缓解农村的信贷配给程度;其次,利率定价与信贷需求达到平衡;最后,随着定价持续上升,反而会逐渐加重农村信贷配给的遭遇程度。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信贷配给 贷款定价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秀颖 张馨文 张凤仪
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选取吉林省全部地区的127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从农户借贷需求规模、农户贷款满足情况、农户借贷运用情况以及农户对金融机构的认知情况等方面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户结余较少,对资金有一定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满足农户的大额贷款需求,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更能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投资;另外,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业务及贷款政策并不十分了解,这导致了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频次较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沙龙云
为有效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担保难问题,2012年6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明确在梨树县开展试点,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农信社、吉林银行三家。"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用土地预期收益作为还款根本保证的融资方式,为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探索出全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美江 范静
本文在吉林省部分地区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背景下,通过对全省7个县(市)的农村地区开展实地调查活动,了解农户当前农业生产资金短缺以及农业贷款满足程度等情况,并从破解农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入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吉林省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可行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特征以及农户对土地抵押的期望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静 孙雯莉 翟莹
本文以吉林省3个试点县市245个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申请难易程度、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金额满足程度、耕地面积、是否具有非农专业技能、是否认可出现贷款逾期时土地将被暂时流转出去、能接受的贷款利率等6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有显著正相关;正规借款金额满足程度、所在村流转土地难易程度两个变量与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是推动土地收益评估,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和市场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配套平台建设,在相关利益主体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本云 黄亚平
吉林省农村人口占50%以上,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本文利用吉林省近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促进农村消费的相关政策等措施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变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星焕
本文根据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增收和政府农业政策对农村消费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只是作用方向不同;产业升级与生产性消费和大部分的生活消费支出之间的关联系数都较大;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进而增强农民良性的消费意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强度和财政医疗支出强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令人满意。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承杰 黎婷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小额贷款公司迫切需要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客户违约成本,形成还款约束,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多头授信的情况。结合吉林省的实际进行研究,接入征信系统对整个小额贷款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条件制约,这项工作实质性进展并不十分显著,主要是路径选择难以确定。
关键词:
征信 小额贷款公司 系统接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邓可欣 张倚胜
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君业 王泽彩
为支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吉林省财政部门创新"三农"扶持方式,实施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即农民用以后年度可获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作担保,银行按还本付息率确定信贷额度,以低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2010年在公主岭等九个试点县(市、区)开始进行试点,全省当年共计投放贷款10.9亿元。2011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省48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共发放贷款50多亿元,当年有30.2万户农户受益,占全省农户的8.3%,户均贷款16558元。粮食主产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秋 杜春晶 姜莉莉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持续的发展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那么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本文收集了吉林省2010年—2017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方法,利用SPSS软件有关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如何提高吉林省农村金融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宋文瑄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现状,分析了贷款利率定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 利率定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李扬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242家农村小微企业的调查,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在控制信贷需求影响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与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考察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村小微企业面临的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小微企业所面临的正规信贷配给,其中,对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缓解程度较大,而对风险配给的缓解程度则较小;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倾向于向涉农的农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并将信贷服务对象由高资产规模企业延伸到中等资产规模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延霞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农业经济增长除了要依靠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化肥等)的投入外,还要依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农村教育科技投资、电力投资、农田灌溉投资、农村交通投资、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等)。本文以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等变量与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个体效应模型。研究表明:农林事务支出和农技投入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农电、交通和农业灌溉投入的效应不显著;新农村建设政策对农村公共投入的产出效应的尚不明显。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公共产品 效应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宇琴 付裕 张钰 姜会明
论文在对吉林省A村和江苏省B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吉林省和江苏省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差异,分析吉林省人情消费的基本特征,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定性分析吉林省农村居民人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吉林省农村居民人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总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对人情消费影响显著,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人情消费 影响因素 吉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