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1)
2023(9097)
2022(7424)
2021(6827)
2020(5493)
2019(12269)
2018(11877)
2017(23246)
2016(12580)
2015(13330)
2014(12950)
2013(13154)
2012(12092)
2011(10701)
2010(10621)
2009(9959)
2008(9503)
2007(8562)
2006(7672)
2005(6414)
作者
(36448)
(31376)
(30861)
(29148)
(19115)
(15135)
(13661)
(12246)
(11798)
(10825)
(10758)
(10070)
(9699)
(9625)
(9616)
(9417)
(9404)
(8960)
(8918)
(8524)
(7928)
(7648)
(7463)
(7231)
(7177)
(6948)
(6903)
(6657)
(6316)
(6278)
学科
(57964)
经济(57907)
(48936)
(41120)
农业(32561)
管理(26943)
方法(21681)
数学(20408)
数学方法(20323)
(19173)
企业(19173)
业经(17930)
(14692)
中国(14020)
地方(13391)
农业经济(12319)
收入(11759)
(11379)
贸易(11376)
(11172)
(10850)
(10572)
(9495)
(9456)
农村(9439)
发展(9288)
(9287)
(8493)
银行(8456)
(8350)
机构
学院(177405)
大学(171440)
(80247)
经济(79020)
管理(67546)
研究(60741)
理学(59837)
(59407)
理学院(59264)
管理学(58359)
管理学院(58082)
中国(49739)
农业(45701)
科学(38172)
业大(37920)
(33704)
(32743)
(31116)
中心(30042)
研究所(28587)
农业大学(28506)
财经(26208)
(26035)
经济学(24751)
(24179)
(22879)
经济学院(22871)
经济管理(22542)
(21955)
科学院(20566)
基金
项目(125946)
科学(98866)
基金(93306)
研究(88568)
(83581)
国家(82755)
科学基金(69885)
社会(60335)
社会科(56888)
社会科学(56873)
(50539)
基金项目(50468)
自然(44369)
自然科(43356)
自然科学(43342)
自然科学基金(42614)
(40971)
教育(37420)
资助(35965)
编号(34629)
(34111)
(28923)
重点(27945)
(27876)
(26529)
国家社会(26121)
(25811)
成果(25666)
创新(24822)
科研(24337)
期刊
(89936)
经济(89936)
(65485)
研究(47150)
农业(43853)
学报(34640)
中国(33676)
科学(30530)
大学(26548)
学学(26156)
(23877)
金融(23877)
业经(22696)
(22651)
(19715)
管理(17954)
农村(14668)
(14668)
农业经济(14504)
问题(13737)
经济研究(13154)
(12415)
财经(12268)
业大(11570)
技术(11220)
世界(11001)
农业大学(10593)
(10442)
经济问题(10059)
农村经济(9281)
共检索到25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东; 陈力朋; 陈锦然;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则不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财政支农支持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方群  
农村小额信贷是改善农村资金供求状况、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用数据统计等实证方法进行分析,显示目前金融机构的小额农村贷款投入在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之间虽存在一定显著性,但并未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最后提出了改善农村小额信贷投入,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赛红  杨颖  陈修谦  
采用2013—2018年湖南省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信贷支持、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农村三产融合指数为门槛变量,检验了信贷规模对农民收入支持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支持和农村三产融合均能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受限于农村三产融合,且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农村三产融合度跨越第二个门槛值(0.240),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最显著的带动作用。由此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加大信贷投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整体而言,降低信用约束并不能实现农民增收,反而有显著的负面作用;但是,农户贷款量的增加和非涉农银行的信用约束降低均能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财政支农、农户人均住房总价值和乡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均能够显著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但是乡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系数仅略小于乡村人力资本系数,相反,女性人力资本却并没有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显著要素。因此,农村金融应该严格区分贷款和救助金,农村金融的改革应向着定位明确、职能清晰的方向前进,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边界必须明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时强  王军民  
一、中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1%;农村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  徐志明  李成龙  
农民增收不仅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程,也关系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构建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机制分析显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乡村非农产业发展、提升农户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未实现包容性增长,对高收入家庭增收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低收入家庭。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要大于资产性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且对中年家庭与经济发达区域家庭的增收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评估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农村数字经济建设运行体系、农村数字技术宣传培训体系以保障数字经济在城乡之间均衡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鹏  袁方  
对1978~2006年中国城市化与农民收入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两者间的均衡和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长期的、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偏离农村经济生产的现象。因此,政府在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使农村金融资源科学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海燕  
[目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探讨农业政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农业大省江西省为例,在分析农业收入和农村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索洛增长方程分析农村政策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通过耦合系数进一步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结果] 1995—2017年江西省农业和农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1997—2000年政策的贡献率为负,因为在此时期江西省农业因灾害影响,其他时间段的政策贡献率均为正,以2012—2014年政策的贡献率最高,为77. 3%,这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波动一致;此外耦合系数表明1995—1996年、2004—2011年、2012—2014年和2015—2017年4个时间段内政策的变动较高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综合来看,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采用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密切相关。[结论]今后新农业政策的推行应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减负,农业发展,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宏益  潘焕学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增收机制不健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探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要素扩张法、科技推动法、结构优化法、专业合作法、特色取胜法、产业提升法、功能调动法和机制完善法等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旦  
运用1978~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春媛  
文章认为, 我国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的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加快农民 收入增长对于农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提高与改善, 对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 应从几个途径来增加农民收入: ( 1) 国家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 尤其应在投资、信贷、税收、价格、贸易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 2) 增加农业投入 , 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 (3 ) 重振乡镇企业; ( 4)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永跃  
本文从金融的视角出发,采用计量经济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客观探索研究农民增收的形成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增收制度缺陷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农民收入阶段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确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金融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劳务经济是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务而获得报酬收入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活动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劳动力外出就业为标志的劳务经济,不仅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也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愈来愈大的贡献。以农民工资性收入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本文试对农村劳务经济的产生;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以及未来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做一些探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晓艳  范兆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扭曲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性质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