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006)
2022(6596)
2021(6131)
2020(5028)
2019(11167)
2018(11052)
2017(21216)
2016(11643)
2015(12773)
2014(12668)
2013(12621)
2012(11512)
2011(10503)
2010(10721)
2009(10480)
2008(10268)
2007(9478)
2006(8661)
2005(7900)
作者
(32057)
(27787)
(27101)
(25820)
(16991)
(13133)
(12100)
(10501)
(10429)
(9649)
(9478)
(9087)
(8684)
(8641)
(8622)
(8237)
(8026)
(7934)
(7772)
(7756)
(6982)
(6763)
(6649)
(6411)
(6261)
(6235)
(6150)
(5957)
(5550)
(5488)
学科
(48933)
经济(48845)
(48731)
(44367)
管理(32920)
农业(32521)
(23510)
企业(23510)
业经(18886)
(16114)
方法(14283)
(13538)
数学(12601)
数学方法(12478)
中国(12411)
农业经济(12345)
(11799)
(10368)
地方(9940)
(9520)
农村(9501)
(8957)
银行(8949)
发展(8895)
(8890)
体制(8771)
(8633)
(8529)
(8347)
贸易(8344)
机构
学院(166622)
大学(161205)
(73317)
经济(71865)
管理(64503)
研究(55619)
理学(55435)
理学院(54931)
管理学(54209)
管理学院(53916)
(48911)
中国(47718)
农业(36765)
(34910)
(32744)
科学(31291)
业大(30764)
中心(27903)
(27486)
(27053)
财经(26376)
研究所(24285)
(23881)
农业大学(22337)
经济学(21462)
经济管理(20836)
(20706)
(20467)
(19847)
北京(19784)
基金
项目(108850)
科学(86700)
研究(84091)
基金(79808)
(68463)
国家(67745)
科学基金(58537)
社会(55830)
社会科(52520)
社会科学(52509)
(43951)
基金项目(42668)
教育(36418)
编号(35269)
自然(35062)
(35011)
自然科(34212)
自然科学(34206)
自然科学基金(33611)
资助(30604)
(28971)
成果(28342)
(27976)
(25039)
(24529)
重点(23997)
课题(23495)
国家社会(23438)
(22886)
(22486)
期刊
(91356)
经济(91356)
(56532)
研究(49728)
中国(39077)
农业(37705)
(26960)
(25246)
金融(25246)
学报(24836)
科学(24231)
业经(21852)
大学(20863)
学学(20211)
管理(20007)
(16478)
农村(15113)
(15113)
农业经济(14705)
教育(13606)
问题(13253)
财经(13130)
技术(13013)
(11149)
(11113)
经济研究(10916)
世界(10590)
经济问题(9879)
农村经济(9485)
社会(9399)
共检索到261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圣平  陈文学  
农村信贷的发展仰赖于金融担保制度的供给。在促进担保交易和扩大担保物范围的政策导向之下,应当允许农户以其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养殖权、海域使用权以及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作为抵押品。在现行法律之下,上述财产作为抵押品时均受不同程度的限制,应作对应修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勇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是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信贷需求和储蓄规模。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内容的"三块地"改革以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扩大农村可抵押财产范围,增加了农民和农村的优质抵押品,为大型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规模、防范涉农贷款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健全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制度、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为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有序增长创造更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石清  
融资难已经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壁垒,目前有一种政策就是农村借贷可以将房屋财产权进行抵押。现行的法律和土地制度却造成了这一良策落地的绊脚石。现行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在适用于新时代农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的行为,房屋财产抵押面临的问题有抵押贷款的市场秩序混乱,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缓冲风险的机制尚未建立。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相关的贷款抵押记录制度、交易市场和房屋评估体系要积极完善,政府加大对此类交易活动的关注,用专项基金和社会保障体系量大支柱来支撑起风险防控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秀萍  杨兆廷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长期处于金融机构"有款难贷"、农户"想贷无门"的困境,主要缘于抵押物的严重缺失。本文认为,通过推广配套的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不失为一个良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利益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普及的农村保险不仅能有力支持农村信贷的顺畅运行,取得农户、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四赢"的局面,而且还将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毛善华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衍生金融信贷产品,其的施行拓宽了农村、农民融资抵押物范围,盘活了丰富的森林资源,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融资难的现状,但从推出到展开,历经九年实践,业务量呈下滑趋势。问题的原因系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延伸出抵押物——森林、林木及其林地的流转和处置难等问题。笔者借丽水成为中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区域的契机,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作一剖析,提出改革和完善的意见,与业者商榷,供决策层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云生  
现行农村地权立法禁止一般农村土地权利抵押,致使土地功能实现路径与政治功能等同一致,生存与稳定等土地的原始功能被无限扩大并加以推广,土地沦为政治理想的附属物,失去了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独立功能。土地家庭化分割经营,其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以公平正义名义寻求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满足,藉此维系社会,主要是维系广大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而非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价值,最终导致土地价值萎缩。本文认为,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自由设定抵押,不仅可以增进土地效益,还能发挥土地融资、劳动力转化、规模化经营等复合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红松  
要顺利实现农村房地产的可抵押,尽可能发挥农村房地产的物权价值,必须解决好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保护以及宅基地抵押限制三大问题我国现行农村房地产抵押制度困境宅基地抵押的困境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二)规定,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土地管理法》也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作了诸多限制性规定。在理论界,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可否抵押争论激烈。反对者认为,一方面,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宅基地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和赖以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直民  孙淑萍  
为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住房抵押存在的问题,在"宅基地不得抵押"的背景下,论述了"房地分离"抵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设计了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租赁权实现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农村住房抵押制度。理论研究表明,"房地分离"抵押可以规避目前农村住房抵押所面临的法律障碍,有效促进农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越子  
本文构建了关于制度实施机制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其分析金融机构介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中的实施机制问题。同时本文指出,在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下农村产权抵押物本身的完备程度并不是影响金融机构"惜贷"的主要因素,而与农村产权抵押派生的权利束(比如抵押债权)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进而较弱的信贷契约实施机制无法对相关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政策导向上要加快农村产权流转市场机制建设,探索有利于增强信贷契约的实施机制的方式和手段,弥补正式制度供给不足,而不能仅限于明晰产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建构的动因及制约因素进行经济学分析,本文对农地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黎翠梅  
认为可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发展型耕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客体,以非农收入水平高的企业型农户为抵押主体进行试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惠献波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以河南省28家信用社调查材料为依据,从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三个视角,对河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运行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用社在抵押贷款制度运作方面存在总体技术效率偏低、总体规模效率不高、规模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要从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适度扩大银行规模及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等方面改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运行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士亮  谷昭亚  徐仲昆  谢金静  
人民银行信贷资产抵押备案试点扩容引发市场误解,尽管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已经撰文批驳和纠正,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的分析深度仍有待挖掘。对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进行再解读,认为抵押品备案制度是危机应对的产物,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和实现成本补偿,其本质是紧急流动性再贷款,因而我国引入信贷资产抵押品备案制度是可行和必要的,五大内容设计不可或缺,试点扩大的目的在于确保正式推出后能够运行顺畅,但释放流动性多少还要受多种因素制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卜文辉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于有效信用制度的缺失。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农户与农信社之间的搏弈过程,指出违约本金、违约过程、违约惩罚、守信收益以及贷款追收成功率等是影响搏弈双方选择合适的均衡路径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健康  高沐晗  
选择性剥离与外部发展障碍是自组织小额信贷的两大制度缺陷,解决的办法是合理引入非市场机制及配套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并从利率、政府政策及法律制度诸多环节加以引导与扶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