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0)
- 2023(11190)
- 2022(8802)
- 2021(8173)
- 2020(6526)
- 2019(14844)
- 2018(15074)
- 2017(28508)
- 2016(15643)
- 2015(17029)
- 2014(17260)
- 2013(16638)
- 2012(14819)
- 2011(13482)
- 2010(13890)
- 2009(13265)
- 2008(13279)
- 2007(12065)
- 2006(11266)
- 2005(10536)
- 学科
- 济(64546)
- 经济(64452)
- 业(51577)
- 农(49305)
- 管理(41646)
- 农业(32878)
- 企(31277)
- 企业(31277)
- 业经(23648)
- 制(23556)
- 中国(19645)
- 方法(17400)
- 财(16595)
- 银(16103)
- 银行(16090)
- 体(15920)
- 行(15169)
- 数学(14697)
- 数学方法(14569)
- 地方(13780)
- 发(13490)
- 农业经济(12479)
- 体制(11925)
- 融(11801)
- 金融(11799)
- 发展(11726)
- 度(11726)
- 制度(11725)
- 展(11714)
- 策(10774)
- 机构
- 学院(216024)
- 大学(210772)
- 济(93997)
- 经济(92061)
- 管理(80678)
- 研究(75188)
- 理学(68367)
- 理学院(67744)
- 管理学(66786)
- 管理学院(66405)
- 中国(63116)
- 农(53526)
- 财(45764)
- 京(44083)
- 科学(41637)
- 农业(40220)
- 所(37170)
- 中心(35774)
- 江(35558)
- 业大(35304)
- 财经(34129)
- 研究所(32884)
- 经(30886)
- 经济学(27968)
- 范(27897)
- 师范(27679)
- 州(27625)
- 北京(27356)
- 院(26106)
- 省(25417)
- 基金
- 项目(137047)
- 科学(108813)
- 研究(107555)
- 基金(98752)
- 家(84383)
- 国家(83503)
- 科学基金(71999)
- 社会(70389)
- 社会科(66273)
- 社会科学(66261)
- 省(55253)
- 基金项目(52240)
- 教育(48440)
- 编号(45653)
- 划(44401)
- 自然(42280)
- 自然科(41255)
- 自然科学(41247)
- 自然科学基金(40529)
- 资助(37792)
- 成果(37734)
- 制(33152)
- 课题(31481)
- 部(31210)
- 发(31153)
- 农(30877)
- 重点(30614)
- 国家社会(29435)
- 创(28930)
- 性(28681)
- 期刊
- 济(118003)
- 经济(118003)
- 研究(69154)
- 农(60272)
- 中国(53308)
- 农业(39985)
- 财(35348)
- 融(32646)
- 金融(32646)
- 学报(30830)
- 科学(29889)
- 管理(28539)
- 教育(26176)
- 大学(25764)
- 业经(25438)
- 学学(24314)
- 技术(18489)
- 业(18408)
- 财经(17233)
- 问题(16519)
- 农村(16051)
- 村(16051)
- 经济研究(15810)
- 农业经济(15117)
- 经(14723)
- 世界(13029)
- 版(12855)
- 经济问题(11603)
- 社会(10861)
- 现代(10496)
共检索到349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智 李由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进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当前,要拓展我国合作金融的存在空间,就必须进一步培育“合作”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必须有政策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就是“合作制”与“商业化”的组合和权衡,以及怎样把合作金融办成真正的农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等问题。
关键词:
农信社改革 合作制 商业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勇 罗骏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建国初期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制发展阶段,此后长时间一直背离合作制原则。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分析,认为合作制不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均衡模式,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
关键词:
合作制 市场化 农村信用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张翔 徐书杰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需解决以下问题:1.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方向;2.政策扶持;3.完善经营机制;4.加快立法;5.完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合作制 农村信用社 市场定位 经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钟钦 冯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敏 袁雁
如何正确评价和总结农村信用社前一段的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解决农村信用社政策支农与商业化经营的矛盾,是我们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体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卫霞 孟庆华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的改革成效与初期设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制度安排脱离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忽视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变化趋势。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而地方性、股份制农村信用银行应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合作制 合作金融 合作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生才 梁海学
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如何实现支农目标农村信用社向商业化转轨后支农工作须做到五点:(1)支农中心要明确。信用社向商业化经营转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经营效益,与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2)支农观念要转变。围绕“经济效益”这一中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本刊特约评论员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脱钩以来,我省农村信用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5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58亿元和566亿元。但是,农村信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雪飞 罗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修东 孟建斌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经历了浅层次的初步发育之后,随即进入进退两难、停滞不前的低潮状态。如何深化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 十二年来,信用社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改革与全面展开三大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的群众性、经营的灵活性、管理的民主性)。恢复和健全信用社的民主管理组织,扩大信用社的群众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翁舟杰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合作制对于降低农村信贷市场交易费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适合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实际的金融产权制度。而我国农信社之所以问题严重,是在于目前的合作制是一种变异的合作制,以及建立在这种变异合作制之上的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导致了运行中较高的交易费用。文章提出,真正落实合作制才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户提供一个融资便利的机制,使农信社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交易费用 合作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瑞生 王惠敏
一、对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分析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在1984年恢复“三性”不彻底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我国信用社长期受国家银行领导和管理、失去合作性质的官办化现状,国务院提出了按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按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