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0)
2023(8069)
2022(6466)
2021(6162)
2020(4582)
2019(10146)
2018(9937)
2017(18278)
2016(9916)
2015(10710)
2014(10547)
2013(10223)
2012(9330)
2011(8666)
2010(8857)
2009(8206)
2008(7917)
2007(7385)
2006(6813)
2005(5945)
作者
(27393)
(23650)
(23043)
(21854)
(14192)
(11255)
(10077)
(8953)
(8829)
(8153)
(7973)
(7655)
(7154)
(7148)
(6961)
(6932)
(6810)
(6784)
(6494)
(6440)
(5922)
(5705)
(5701)
(5495)
(5403)
(5387)
(5324)
(4995)
(4756)
(4726)
学科
(48542)
(41621)
经济(41597)
农业(32497)
(32148)
管理(23797)
业经(16604)
环境(15029)
地方(12592)
农业经济(12404)
中国(12051)
(11969)
(11604)
企业(11604)
发展(9766)
(9755)
方法(9711)
(9489)
农村(9472)
(8908)
建设(8364)
(8356)
(8125)
数学(8110)
数学方法(8038)
土地(7949)
资源(7188)
生态(7063)
(7054)
及其(6992)
机构
学院(138677)
大学(128908)
(55718)
经济(54465)
管理(51978)
研究(47555)
(46189)
理学(44561)
理学院(44162)
管理学(43484)
管理学院(43277)
中国(38949)
农业(34395)
科学(29666)
业大(28704)
(27065)
中心(24228)
(23201)
(22895)
(22157)
农业大学(21053)
研究所(21006)
(19360)
师范(19231)
(18087)
(18057)
经济管理(18020)
(16917)
财经(16861)
(16807)
基金
项目(95113)
研究(75853)
科学(74532)
基金(65902)
(57010)
国家(56345)
社会(48618)
科学基金(47865)
社会科(45390)
社会科学(45376)
(40993)
基金项目(35816)
编号(33886)
教育(32091)
(32025)
(28195)
自然(27654)
自然科(26768)
自然科学(26764)
自然科学基金(26233)
成果(25892)
(23938)
资助(23764)
课题(22735)
重点(21347)
(20255)
(20128)
(19967)
发展(19927)
国家社会(19870)
期刊
(74436)
经济(74436)
(53970)
农业(36623)
研究(35700)
中国(35099)
学报(21680)
科学(20850)
业经(20754)
大学(17756)
学学(16920)
教育(16272)
(16086)
(15962)
金融(15962)
农业经济(14625)
(14473)
农村(14080)
(14080)
管理(12924)
技术(11953)
问题(11052)
资源(10546)
(10240)
农村经济(9338)
经济问题(8846)
社会(8826)
世界(8310)
社会科(8269)
社会科学(8269)
共检索到214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饶雪峰  王华峰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农信社所处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了其固有职能的发挥。加强农信社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农信社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俊祥  
我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经过八年改革,职工队伍进一步壮大,其素质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领导层,都认为信用社职工队伍确实存在着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低的问题,这一点似乎没有异议。但是在如何解决上,却由于对低素质的深层次原因认识肤浅,始终没有跳出“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圈子,因而一直没能走上根治的轨道。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海滨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财务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摆脱经营困境、实现扭亏增盈、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祥明  
国务院决定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后,从既提高管理有效性和真正赋予省级政府管理责任,又确保农村信用社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来看,将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权完全交给省级政府和省级政府参股农村信用社并实行农村信用社自上而下控股的股份管理体制是两种比较可行的选择,其中省级政府参股模式又是最适宜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莳安  刘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小兴  
为降低不良资产率,金融业十分重视不良贷款指标,但与不良资产密切相关的闲置资产却被忽视 了。本文分析了闲置资产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关系及闲置资产的形成原因,提出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资产结构的 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永顺  郑建良  
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 ,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首先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分析衢州市辖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低下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净  任大鹏  
信用社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农村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生存,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充分地发动和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其中包括大力利用当地的民间信用的资源。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利用民间信用的意义重大,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同存。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吸收民间信用的合理成份为己所用,要依托民间信用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要构建包括民间信用在内的竞争性多元主体的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兴元  
目前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需要回归农信社系统金融机构本身所拥有的自主权,才能真正理顺扭曲的金融机构责权利关系2003年以来,我国由农村信用社改制产生了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一般政府部门把农村信用社和这两种银行通称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很显然,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农村商业银行不带任何合作制成分,不属于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新  
在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精细化和法人治理完善显得尤为紧迫湖北省农信社自2005年启动改革试点以来,经过八年艰苦努力,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到2013年3月份,存贷款占到全省第一,实现了历史性超越。加快经营转型是农信社继统一法人改革、组建农村银行改革之后的又一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明晰产权最有效的做法是建立现代股份制,但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情况差异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产权制度,并采取"分步走"的办法2003年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建立起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符合现代金融发展方向的金融体系,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仍然存在不少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公司治理视角加以剖析并着力解决。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信见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长岛农村信用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化解不良贷款为案例,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银行与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建立信用关系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基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用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银行与农户、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信社不良贷款的化解,成功走出了一条"农社"双赢之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圣道  
我国目前全面推开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带有明显的“路径信赖”痕迹。但任何制度变迁都具有进程的渐进性和历史的逻辑性,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引起混乱。我国目前推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及出台的一些措施,是受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金融体制的制度环境和农民素质及组织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所致。要克服路径依赖就应优化外部环境,并增大制度创新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