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7)
- 2023(16898)
- 2022(14489)
- 2021(13628)
- 2020(11390)
- 2019(26055)
- 2018(26019)
- 2017(49392)
- 2016(27378)
- 2015(30735)
- 2014(30773)
- 2013(30308)
- 2012(27657)
- 2011(24938)
- 2010(25237)
- 2009(23492)
- 2008(23243)
- 2007(21082)
- 2006(18991)
- 2005(16972)
- 学科
- 济(105420)
- 经济(105272)
- 业(86711)
- 管理(86246)
- 企(65917)
- 企业(65917)
- 农(51536)
- 方法(43285)
- 数学(36397)
- 数学方法(36005)
- 农业(34244)
- 财(31756)
- 业经(30017)
- 中国(27986)
- 制(27610)
- 学(22929)
- 地方(21515)
- 务(20149)
- 财务(20063)
- 体(20047)
- 财务管理(20015)
- 企业财务(19029)
- 银(19005)
- 银行(18953)
- 理论(18255)
- 行(17957)
- 贸(17302)
- 贸易(17293)
- 策(16903)
- 易(16805)
- 机构
- 学院(384369)
- 大学(383378)
- 管理(153563)
- 济(150603)
- 经济(147026)
- 理学(131100)
- 理学院(129663)
- 管理学(127606)
- 研究(127604)
- 管理学院(126883)
- 中国(99980)
- 京(82403)
- 科学(78704)
- 农(78004)
- 财(73125)
- 所(64137)
- 业大(62140)
- 农业(59913)
- 中心(59656)
- 江(59480)
- 研究所(57945)
- 财经(56441)
- 北京(51547)
- 经(51186)
- 范(50066)
- 师范(49558)
- 州(47471)
- 院(45829)
- 经济学(43342)
- 省(42154)
- 基金
- 项目(257401)
- 科学(201863)
- 研究(191512)
- 基金(185342)
- 家(160988)
- 国家(159542)
- 科学基金(136873)
- 社会(119806)
- 社会科(113066)
- 社会科学(113034)
- 省(101709)
- 基金项目(98544)
- 自然(87887)
- 教育(87227)
- 自然科(85751)
- 自然科学(85733)
- 划(84336)
- 自然科学基金(84218)
- 编号(79966)
- 资助(75252)
- 成果(65732)
- 重点(57245)
- 部(56992)
- 课题(54740)
- 发(54646)
- 创(53165)
- 制(50079)
- 创新(49631)
- 国家社会(48661)
- 科研(48592)
- 期刊
- 济(176685)
- 经济(176685)
- 研究(113436)
- 中国(82438)
- 农(78033)
- 学报(62838)
- 财(58240)
- 科学(57265)
- 管理(56938)
- 农业(52483)
- 大学(48674)
- 学学(45916)
- 教育(43937)
- 融(38875)
- 金融(38875)
- 技术(33394)
- 业经(32871)
- 财经(27800)
- 业(26312)
- 经济研究(24529)
- 经(23677)
- 问题(23486)
- 版(21109)
- 图书(19204)
- 理论(18591)
- 科技(18422)
- 技术经济(18228)
- 现代(18195)
- 业大(17248)
- 实践(16910)
共检索到583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安顺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拉孜克·买买提 张玉民
本文通过对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 2 0 0 1年金融贪污腐败案件的个案分析 ,发现案件具有集中于地方性金融法人机构的特点。通过深入研究 ,本文的结论如下。第一 ,当前地方性金融法人机构案件频发是治理结构缺陷的体现 ,而治理结构缺陷直接表现为所有者与管理者因信息与知识不对称导致的预算约束软化和监督失效问题。第二 ,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因此由此导致的腐败问题所可以引发的并非单纯的刑事犯罪层面的思考 ,制度和机制设计是应该充分考虑的。第三 ,考虑到所有者信息和素质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提高 ,依靠外部监管力量 ,实行二层次委托代理机制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硬化预算约束。第四 ,外部监督...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体制性腐败 机制设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福成 曹京芝 尹程 李子刚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框架随之深化与完善,但与此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异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与发展历程的回顾评测,从产权异化与内部人控制、法人财产权异化与外部人控制、超经济权利影响等方面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异化进行分析,探讨了异化对风险管理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从控制权到所有权,构建完善的委托代理结构;以资本授予为基础,消除“外部人”控制;完善的运行机制与风险防范,管理模式与思路的转变三个方面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乐柱 王家传
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体制混乱 ,原因在于对农村信用社的阶段性定位及其经营目标认识不足而又强制性制度变迁。从减小制度变迁成本考虑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与设计 ,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三会”资源 ,完整法人产权 ,选好“当家人”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并取得政府支持。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体制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希泽 谢设清 刘春生
当前正在进行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中,经过有关各方的协调努力,进展顺利且效果初显。但是,在改革中,尤其是在省级联社建立并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改革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承担着对辖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其管理理念应定位在:淡漠权力,服务至上;宏观超脱,把握方向;依法规范,民主科学。同时,充分发挥省级联社在改革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体制 省级联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妨碍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真正体现合作制并符合现代企业运行规则的法人治理结构,已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合作金融组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凡 赵领恩 王丽华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进行描述,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主体虚置、制衡机制失灵、激励约束机制无效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以解决产权主体虚置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制衡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以力求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旸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但时至今日,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很不完善:股权设置不合理,“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省级联社和市级联社(办事处)的行政干预使基层信用社缺乏经营自主权,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反思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构建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忽视了治理结构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必须在充分考虑与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上,重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股份合作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决定其法人治理结构应体现"民有资本民营化"的要求。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由于省级联社行业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呈现"民有资本官营化"特征,同时,省级联社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以省(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改革趋向会进一步强化这一特征。这将不利于实现增强支农服务功能这一改革的首要目标,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银刘彦 张清玉
针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目标,使其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合作制金融组织。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三会”制度 服务“三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争社 蓝虹
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决定了其法人治理结构应按照股份合作制的要求,体现“民有资本民营化”,并将经营目标定位为商业化可持续发展。但改革中,省级政府通过省级联社将中央政府赋予其对农村信用社的依法管理演变为行政管理,省级联社的派出机构是强化的手段,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呈现出“民有资本官营化”的特征,因而导致难以建立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措施:一是督促省级政府依法管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正确履行行业管理职能;二是撤销淡化省级联社的派出机构的职能;三是提高农村信用社“三会”成员素质,提高股权集中度,增强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内生反对行政干预的力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瑞谷 陈向红 吴少佳
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历经3年多时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改革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补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本文试图从法人治理模式的文化背景、行政体制方面分析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但也不能等待观望,而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治标治本相结合的思路,扎实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资本补充机制逐步形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笑炯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框架随之深化,但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农信社工作实际,通过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及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深化、细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社员参与意识,真正做到所有者到位;逐步淡化政府"行政干预",完善农信社市场主体地位;省联社明确自身定位,让权于基层农信社;设置科学的激励约束契约,消除和限制各级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完善农信社内外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