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7)
2023(6171)
2022(5110)
2021(5090)
2020(4170)
2019(9446)
2018(9625)
2017(17778)
2016(10243)
2015(11139)
2014(11402)
2013(11227)
2012(10269)
2011(9490)
2010(10164)
2009(9771)
2008(9911)
2007(9094)
2006(8813)
2005(8248)
作者
(27580)
(23619)
(22976)
(22475)
(14482)
(11325)
(10397)
(8905)
(8881)
(8452)
(8053)
(7891)
(7478)
(7413)
(7292)
(7044)
(6890)
(6842)
(6537)
(6523)
(6142)
(5817)
(5745)
(5699)
(5485)
(5330)
(5260)
(5165)
(4890)
(4756)
学科
(48606)
(42366)
经济(42295)
(34844)
农业(32405)
管理(21553)
业经(17235)
(15782)
(14845)
企业(14845)
中国(13479)
农业经济(12376)
(11247)
地方(10819)
(10587)
(10364)
(9773)
银行(9772)
(9526)
农村(9509)
(9415)
发展(9270)
(9251)
方法(8986)
制度(7960)
(7960)
土地(7952)
体制(7934)
(7928)
(7784)
机构
学院(140159)
大学(134471)
(59809)
经济(58368)
管理(51211)
研究(50984)
中国(45061)
(44629)
理学(42038)
理学院(41638)
管理学(40985)
管理学院(40724)
农业(33048)
(30228)
(28997)
科学(28313)
(26381)
(25818)
中心(25777)
业大(25757)
研究所(22786)
财经(21097)
(20933)
(20331)
师范(20235)
(20085)
农业大学(19737)
(18851)
北京(18762)
(17435)
基金
项目(79899)
研究(66082)
科学(62268)
基金(55297)
(46603)
国家(45971)
社会(41609)
科学基金(38748)
社会科(38713)
社会科学(38703)
(33379)
编号(30428)
教育(29192)
基金项目(28828)
(26842)
成果(26184)
(26002)
资助(21643)
自然(21491)
自然科(20910)
自然科学(20907)
课题(20698)
自然科学基金(20512)
(19100)
(18455)
(18085)
重点(17554)
(17412)
(17340)
国家社会(16534)
期刊
(85480)
经济(85480)
(53290)
研究(49116)
中国(39794)
农业(35586)
(23686)
金融(23686)
(22643)
教育(21188)
业经(20817)
学报(19868)
科学(19124)
大学(16909)
管理(15648)
学学(15556)
(15325)
农村(15004)
(15004)
农业经济(14911)
问题(12594)
技术(11986)
财经(10387)
(9873)
世界(9719)
农村经济(9596)
经济问题(9586)
经济研究(9442)
社会(9062)
(8915)
共检索到24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敏恬  
在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改革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产生了正向激励效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改革的目标和意图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了应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存在诸多缺陷 ;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忽视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变化趋势 ,同时 ,也脱离了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因此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 ,按照市场导向原则进行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从发展趋势看 ,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 (或农村商业银行 )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目标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义达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试点的精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的,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机制,统一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北谦  刘美玲  
基层几乎所有农村信用社都在朝着农村商业银行模式改制,不少媒体报道了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本文主要探讨其中急需完善的几个问题,建议以三农发展和金融自身发展为准则,健全、保留、发展、完善适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实际的农信社(行)多种体制及其多种经营模式,不追求"一刀切"式的统一模式,实事求是地推进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组建工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秀丽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是与支农和服务"三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三农"作用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服务"三农"之间的关系及发展现状,并对农村信用社的下一步改革和服务"三农"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贤强  
国务院在2003年6月27日发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并在浙江、山东、江西、吉林、重庆等8省市率先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对这一次改革,各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改革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只有深化改革,重构农村信用社制度,才能较好地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和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主要难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贤强  
国务院2003年6月27日发布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通知,虽然揭开了新的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序幕,但由于本次改革从总体上看只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重构农村信用社制度,仅是一种有限的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难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能完善,“花钱买机制”很难实现。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就必然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科学设计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才是真正抓住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根本,也才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唯一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健  何霁  
随着全国性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告一段落,地方性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改革则相对滞后,成为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阿坝银监分局课题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徐延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真怀  
近期笔者对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印象是,尽管农村信用社担负着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责任,但由于涉农金融具有收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茹建平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茹建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改革中求发展,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付进宽  杜绍能  
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法人治理与有关规定存在出入、制度设计与实际操作不一致、职能作用与社会需求产生矛盾、外部监管与主体承受不相适应、市场定位与经营机制发生错位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