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6)
- 2023(17668)
- 2022(15200)
- 2021(14272)
- 2020(11862)
- 2019(27427)
- 2018(27146)
- 2017(52283)
- 2016(28005)
- 2015(31356)
- 2014(31326)
- 2013(30585)
- 2012(27714)
- 2011(24991)
- 2010(25068)
- 2009(22903)
- 2008(22267)
- 2007(19356)
- 2006(17269)
- 2005(14766)
- 学科
- 济(118712)
- 经济(118576)
- 业(82436)
- 管理(77693)
- 企(61044)
- 企业(61044)
- 方法(52713)
- 农(52084)
- 数学(46755)
- 数学方法(46192)
- 农业(34612)
- 业经(29753)
- 中国(29702)
- 财(28769)
- 地方(26098)
- 制(24041)
- 学(21896)
- 贸(19187)
- 贸易(19181)
- 易(18593)
- 技术(17955)
- 体(17425)
- 银(17311)
- 银行(17275)
- 理论(17251)
- 融(16939)
- 金融(16936)
- 环境(16935)
- 务(16856)
- 财务(16785)
- 机构
- 学院(390547)
- 大学(389213)
- 济(159161)
- 管理(158154)
- 经济(155872)
- 理学(138122)
- 理学院(136657)
- 管理学(134322)
- 管理学院(133582)
- 研究(128111)
- 中国(97342)
- 京(81248)
- 科学(78420)
- 农(74373)
- 财(71970)
- 所(62472)
- 业大(61121)
- 中心(60373)
- 财经(57443)
- 江(57071)
- 研究所(56932)
- 农业(56658)
- 经(52654)
- 范(52120)
- 师范(51693)
- 北京(50623)
- 经济学(47271)
- 院(46383)
- 州(45769)
- 经济管理(42896)
- 基金
- 项目(273472)
- 科学(216569)
- 研究(202760)
- 基金(199487)
- 家(173218)
- 国家(171528)
- 科学基金(148497)
- 社会(129431)
- 社会科(122368)
- 社会科学(122334)
- 省(106893)
- 基金项目(106050)
- 自然(95361)
- 自然科(93107)
- 自然科学(93086)
- 教育(92914)
- 自然科学基金(91412)
- 划(88966)
- 编号(83559)
- 资助(81064)
- 成果(66725)
- 部(60857)
- 重点(60739)
- 发(58715)
- 创(56778)
- 课题(56572)
- 国家社会(53512)
- 创新(52912)
- 教育部(52435)
- 科研(52019)
- 期刊
- 济(174111)
- 经济(174111)
- 研究(113391)
- 中国(74670)
- 农(74426)
- 学报(59986)
- 科学(56091)
- 管理(54068)
- 财(53366)
- 农业(50581)
- 大学(47214)
- 学学(44539)
- 教育(43670)
- 融(36619)
- 金融(36619)
- 技术(33959)
- 业经(33748)
- 财经(27242)
- 经济研究(25685)
- 业(23833)
- 问题(23679)
- 经(23166)
- 版(19690)
- 图书(18939)
- 科技(18768)
- 理论(18328)
- 技术经济(18276)
- 统计(17916)
- 资源(17880)
- 世界(17307)
共检索到568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明栋 陈东平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按市场化原则建立自主经营的法人治理结构,以进一步提高为"三农"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此目标表现为真实的经营绩效和支农绩效。研究表明,在经营绩效方面,2001~2013年间江苏县域农信社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综合效率总体上升;在支农绩效方面,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但农户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深入分析发现,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不断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为改善农信社绩效发挥了正效应,但产权改制则对农信社的经营绩效及支农绩效产生了不同影响。研究认为,在巩固农信社改革成果的同时,应避免其过分垄断而侵蚀"三农"利益,导致改革偏离支农大方向。下一步要降低涉农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为民营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王家传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历时4年,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产权改革一直是此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实践中的改革绩效与预期设定目标之间存在何种差异?不同产权组织模式的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及机制运营中存在何种差异?本文通过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状况分析,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了初步判断,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席建成 茹少峰
2003年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出台方案,到2009年改革已历时6年,陕西省是第一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8个试点省份之一,改革的绩效如何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该文通过对陕西省8个县(区)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情况数据和财务数据,采用骆驼评级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对2000-2008年各年度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然后对各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经营情况分别进行综合排名,进而研究改革的绩效。实证结论显示: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为信用社的安全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骆驼评价体系:因子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郭晓鸣
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农信社的运行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亟待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四川省达州市农信社的探索与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即以科学定位统领改革探索总体思路、以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内部力量、以经营机制转变为关键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主要载体加强支农力度、支持县域经济的同时突出重点。进而做出以下基本判断:农信社服务"三农"具有独到优势,在新时期壮大自身发展仍具有较大空间;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应坚持向完善的地方性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过渡,要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导;加快省级联社的改革步伐,同时要防止农信社管理中干预过多和管理弱化的倾向。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发展 探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 褚保金
本文通过考察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前后效率的变化来研究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对信用社效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分解,考察信用社产权改革作用发挥的渠道,揭示改革后信用社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整体成效较好,体现在产权改革后信用社效率明显提高,但这种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源于信用社业务规模的扩张,同时也伴随着信用社人均费用的大幅上涨,信用社的风险控制也有所忽略。研究证明,近年来信用社选择了一条粗放型的增长道路,虽然短期内这种增长方式效果明显,但其背后的隐患不可忽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在这一增长方式下信用社公司治理的建设与加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效率 产权改革 作用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雅群 何广文 范亚辰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股份制改革是否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461个县(市、旗) 2010-2022年县域特征数据及农信社(农商行)经营数据,运用渐进DID模型实证检验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机制分析显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通过促进县域企业发展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两种渠道以缩小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且改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与此同时,进一步探讨新一轮以股权变更为主要方式的并购对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结果表明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扩大了县域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控股合并有助缩小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此,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统筹考虑所在地的财政状况、并购方式等因素协同推进。
关键词:
农信社 股份制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并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皮卫东 李瑞杰 周义兴
改革后农村信用社贷款出现了高速增长的现象,其信贷扩张行为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广西贺州辖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后贷款情况的调查,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影响其信贷行为的因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贷行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润年 张燕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孝平 钟亚良 谢敬
定南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小县,一直以来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严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民间借贷比较活跃。2003年1月1日始,该县农村信用社除县城以外的8个基层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存款利率上浮20%,贷款利率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实行差额浮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浮30%,农业贷款上浮50%,非农业贷款上浮70%。经过一年的运作,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调查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德强
一、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一直以来承担着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经历了几个历史发展时期:其一,绩效评价真空期(1952年~1984年)。1984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没有健全的金融市场,也没有监管的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徐忠 沈明高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借鉴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部门改造成既能商业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效资金需要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商业可持续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前提。本文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支农 商业可持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宜丰县支行课题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辛元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正面临新一轮产权改革。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应探索"去行政化"的区域组合道路,按经济区域设置法人架构,按经济区域组合不同层次的法人体系,如实施规模较大乡镇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跨行政区域法人组合、同一经济圈(带)内组合、经营能力强弱的地区农联社的资本组合等。
关键词:
农信社 产权改革 经济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结合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实践谈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的调查与思考——张家界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行为分析
制度、流动性与农村信用社支农绩效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绩效评价及提升方向——基于三阶段DEA模型BCC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合作制与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农信社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梁——桂林恭城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经验分析
差异股权定价:农村信用社股权定价问题的路径选择——基于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法人治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