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2)
- 2023(9894)
- 2022(8516)
- 2021(8113)
- 2020(6886)
- 2019(16356)
- 2018(16392)
- 2017(31189)
- 2016(17331)
- 2015(19384)
- 2014(19645)
- 2013(19474)
- 2012(18187)
- 2011(16599)
- 2010(16796)
- 2009(15741)
- 2008(15799)
- 2007(14253)
- 2006(12768)
- 2005(11235)
- 学科
- 济(75136)
- 经济(75060)
- 农(50610)
- 业(48915)
- 管理(38414)
- 农业(33514)
- 方法(28525)
- 企(27502)
- 企业(27502)
- 数学(25680)
- 数学方法(25461)
- 业经(21146)
- 地方(19629)
- 中国(18782)
- 制(18017)
- 财(16604)
- 学(13274)
- 贸(13003)
- 贸易(12999)
- 体(12785)
- 发(12752)
- 易(12560)
- 农业经济(12555)
- 银(11770)
- 银行(11749)
- 行(11239)
- 融(10898)
- 金融(10895)
- 发展(10333)
- 展(10317)
- 机构
- 学院(242378)
- 大学(237083)
- 济(100278)
- 经济(97900)
- 管理(90108)
- 研究(84375)
- 理学(77013)
- 理学院(76115)
- 管理学(74867)
- 管理学院(74399)
- 中国(66659)
- 农(62551)
- 科学(52256)
- 京(50174)
- 农业(47826)
- 财(45462)
- 所(43667)
- 业大(42778)
- 中心(41067)
- 江(39692)
- 研究所(39335)
- 财经(34470)
- 范(34092)
- 师范(33829)
- 北京(31112)
- 经(31094)
- 州(30983)
- 省(30718)
- 农业大学(29516)
- 经济学(29337)
- 基金
- 项目(156994)
- 科学(121751)
- 研究(119044)
- 基金(109934)
- 家(94678)
- 国家(93705)
- 科学基金(79181)
- 社会(73832)
- 社会科(69286)
- 社会科学(69262)
- 省(65799)
- 基金项目(59707)
- 教育(53410)
- 划(52711)
- 编号(51678)
- 自然(49094)
- 自然科(47773)
- 自然科学(47758)
- 自然科学基金(46869)
- 资助(43141)
- 成果(41748)
- 发(36162)
- 课题(35168)
- 农(35049)
- 重点(35027)
- 部(34586)
- 创(32223)
- 性(30299)
- 创新(30102)
- 科研(29791)
- 期刊
- 济(122079)
- 经济(122079)
- 研究(71895)
- 农(66849)
- 中国(53691)
- 农业(45184)
- 学报(38680)
- 科学(35517)
- 财(34950)
- 大学(29802)
- 学学(27946)
- 教育(27162)
- 融(26964)
- 金融(26964)
- 业经(26812)
- 管理(26355)
- 业(21482)
- 技术(20810)
- 问题(17896)
- 财经(16218)
- 经济研究(16161)
- 农村(15485)
- 村(15485)
- 农业经济(15290)
- 版(14932)
- 经(13892)
- 资源(13373)
- 世界(12877)
- 经济问题(12687)
- 技术经济(12015)
共检索到374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始终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核心,自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是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的有效实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状况的调研资料,基于财务状况、经营利润、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对农村信用社此轮改制的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和系统评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家传 刘廷伟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进行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从股权设置、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经营业绩与分配、外部环境及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对改革决策者及实际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改革与发展 调查分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廷求 段玲玲
公司治理机制和高管人员特征是影响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和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山东省133家农村信用社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信社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负相关,高管人员的管理经验及任职年限与农村信用社的绩效正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农村信用社规模与绩效正相关,创新程度与绩效负相关。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公司治理 高管特征 经营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玉
广西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开始改革以来,在支农和自身经营发展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效。但由于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被动改革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得广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目标、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在明确地方政府权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信用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的改革,同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广西农村信用社 成效分析 因地制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王家传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历时4年,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产权改革一直是此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实践中的改革绩效与预期设定目标之间存在何种差异?不同产权组织模式的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及机制运营中存在何种差异?本文通过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状况分析,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了初步判断,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宋文瑄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现状,分析了贷款利率定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 利率定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波 郭琪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省级联社管理下县一级法人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面临法人治理低效、成本与风险管理能力弱、发展规模与赢利能力受限等一系列难题。本文从山东情况出发,在分析区域经济特征和农信社省一级法人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出在山东省这类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农村信用社实现更高层次的改革,组建农村信用社省一级法人的内外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就改革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改革 省联社 一级法人 股份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家传
从产权制度、法人治理、信贷支农、经营与财务状况、贷款质量、内控机制建设及行业管理体制七方面对此轮农信社改革状况与运行成效作出系统反映与实证探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整体改革成效显著,基本上实现了政策预设目标,但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应进一步优化农信社股权设置、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信贷支农扶持政策。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试点 运行成效 实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姚星垣 吴胜
自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经为期十年,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农信社规模迅速壮大加、地位得以提高、实力稳步增强、综合效益良好等方面。当前,农信社发展将会遇到来自同业竞争和内部治理的挑战,同时也有新型城镇化等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全面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推进立足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改革,逐步形成立体化经营模式,拓展金融宽度,提高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丰富度和覆盖面。
关键词:
农信社改革 三农 发展战略 金融宽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芹 宗义湘 赵邦宏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Probit模型,以河北省为例,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04—2006年农村信用社存在改革总效率DEA无效、技术效率有效和规模效率无效;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管理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农业发展状况等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效率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庆水 孙丽娟
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了改革的双重目标:一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服务"三农",二是要实现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安徽省四家不同组织形式的农村信用社2004—2008年的数据,研究本轮改革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的缓和情况。研究表明,双重目标间的矛盾在实践中是能够得以调和的,双重目标在农村信用社运作过程中可以兼顾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德强
一、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一直以来承担着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经历了几个历史发展时期:其一,绩效评价真空期(1952年~1984年)。1984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没有健全的金融市场,也没有监管的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正平 夏海
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限下放给省级政府,各省随之陆续组建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由省联社具体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省联社逐步形成了对农信机构(包括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的人事任免、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全面管理,但由于自身机制不健全,省联社对农信机构的管理行政色彩越来越浓厚,以致演化成超越政策范围的强制"干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殷红霞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在8省市试点后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对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及时发现其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及问题,对其它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最大的困难是对改革目标认识模糊和历史负担沉重。针对各地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服务“三农”的目标定位是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社应以这次改革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满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目标 综合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深化改革的10年间,农村信用社在取得重大改革成效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若干问题与挑战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10年的时间里,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系统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改善了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和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