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2)
2023(4916)
2022(3918)
2021(3922)
2020(3052)
2019(7007)
2018(7115)
2017(12999)
2016(7339)
2015(7606)
2014(7682)
2013(7523)
2012(6666)
2011(6306)
2010(6674)
2009(6336)
2008(6259)
2007(5578)
2006(5432)
2005(4800)
作者
(18605)
(16503)
(15739)
(15287)
(9820)
(7846)
(7021)
(6203)
(6192)
(5599)
(5556)
(5327)
(5082)
(5022)
(4951)
(4740)
(4726)
(4714)
(4368)
(4342)
(4144)
(4072)
(3968)
(3948)
(3731)
(3703)
(3693)
(3456)
(3324)
(3318)
学科
(47887)
(32261)
经济(32222)
农业(31969)
(26644)
业经(15144)
农业经济(12266)
(11443)
管理(10713)
(9393)
农村(9376)
(9319)
(9077)
中国(8742)
发展(8408)
(8404)
地方(7960)
土地(7228)
建设(7054)
(6796)
企业(6796)
收入(6677)
(6602)
劳动(6601)
农业劳动(6309)
方法(6306)
(6275)
(6259)
银行(6258)
人口(6127)
机构
学院(98398)
大学(91630)
(43979)
经济(43148)
(40828)
管理(36558)
研究(36129)
理学(31228)
中国(31116)
理学院(30968)
管理学(30560)
管理学院(30382)
农业(30259)
业大(21882)
科学(20331)
(19159)
(18876)
(18218)
农业大学(18164)
中心(17968)
(16516)
研究所(16146)
(14386)
(14277)
经济管理(14011)
(13889)
师范(13817)
(13770)
财经(13572)
发展(12665)
基金
项目(61537)
研究(50926)
科学(48268)
基金(43014)
(36659)
国家(36143)
社会(32960)
社会科(30573)
社会科学(30566)
科学基金(30525)
(26139)
(25807)
编号(23508)
基金项目(23152)
教育(21687)
(19975)
成果(18827)
自然(16579)
自然科(16115)
自然科学(16113)
自然科学基金(15822)
资助(15602)
(15396)
课题(15321)
(14088)
(14067)
(14011)
国家社会(13501)
(13439)
(13420)
期刊
(61638)
经济(61638)
(50562)
农业(34139)
研究(30937)
中国(27480)
业经(18165)
(15698)
金融(15698)
学报(14820)
科学(14644)
(14404)
农业经济(14371)
农村(13959)
(13959)
大学(12970)
教育(12733)
(12672)
学学(12377)
问题(9325)
农村经济(9179)
管理(8479)
(8115)
世界(8064)
社会(7955)
经济问题(7795)
技术(7777)
社会科(7202)
社会科学(7202)
财经(6260)
共检索到163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深化改革的10年间,农村信用社在取得重大改革成效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若干问题与挑战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10年的时间里,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系统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改善了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和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正平  夏海  
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限下放给省级政府,各省随之陆续组建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由省联社具体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省联社逐步形成了对农信机构(包括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的人事任免、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全面管理,但由于自身机制不健全,省联社对农信机构的管理行政色彩越来越浓厚,以致演化成超越政策范围的强制"干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玉  
广西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开始改革以来,在支农和自身经营发展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效。但由于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被动改革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得广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目标、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在明确地方政府权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信用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的改革,同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家鑫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进行了几年,改革的第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如何进行深入改革,理论界提出了种种模式,争论不一,难以形成完备的决策方案,.致使改革深入不下去。究其原因,我认为,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农村信用社发展极不平衡,难以照一个模式进行改革。同时,提出的改革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大都受旧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廷伟  汪冬梅  
2003年7月初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颁布后,全国8个试点省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展开。时至今日,改革工作已历时一年有余。从新闻媒体和政策部门的各种评论中可以看到,对改革试点工作更多的是赞誉和信心、期待和祝愿,这对促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无疑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深刻反思和剖析改革前期工作实践中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社会  汤武  徐芳  
改革十年来,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不断改善,"花钱买机制"改革的经营目标基本实现。但法人治理结构、内外部约束机制等问题,仍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遇到的最大困惑。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必须坚定推进产权制度民营化,积极引进民营法人投资者,选择股份制金融企业道路,实现民有资本民营化管理;但从近期看,农村信用社仍然离不开国有制管理,也实属无奈的现实抉择。毕竟,随着农村金融出现实质性起色,农村信用社不断自我完善,那才是农村信用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的开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中央政府仍掌握金融监管职能,导致省级政府履行职能尤其是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缺乏有力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等问题。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促进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孝平  钟亚良  谢敬  
定南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小县,一直以来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严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民间借贷比较活跃。2003年1月1日始,该县农村信用社除县城以外的8个基层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存款利率上浮20%,贷款利率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实行差额浮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浮30%,农业贷款上浮50%,非农业贷款上浮70%。经过一年的运作,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立群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经过5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2003年,国务院启动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始终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核心,自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是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的有效实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状况的调研资料,基于财务状况、经营利润、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对农村信用社此轮改制的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和系统评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蔡友才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60年体制变迁过程,总结了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目前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新争论,提出了以地(市)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富彦  
一、有利于发挥信用社的“三性”。信用站代办员(简称:信用员)的产生,其本身就体现了信用社在组织方面的群众性。因为,信用员是农民群众自己推荐的政治可靠、办事公道、信用好、威信高的群众代表,他们参与信用社的经营是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的最好体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义达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试点的精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的,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机制,统一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