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4)
- 2023(18107)
- 2022(15008)
- 2021(14046)
- 2020(11642)
- 2019(26607)
- 2018(26131)
- 2017(50212)
- 2016(26893)
- 2015(30179)
- 2014(30006)
- 2013(29538)
- 2012(26925)
- 2011(24169)
- 2010(24418)
- 2009(23248)
- 2008(22413)
- 2007(20249)
- 2006(17790)
- 2005(15883)
- 学科
- 济(110455)
- 经济(110315)
- 业(84603)
- 管理(79127)
- 企(62867)
- 企业(62867)
- 农(52198)
- 方法(47431)
- 数学(42039)
- 数学方法(41484)
- 农业(34670)
- 财(33208)
- 中国(32841)
- 业经(29903)
- 融(29598)
- 金融(29592)
- 制(29371)
- 银(29001)
- 银行(28969)
- 行(27823)
- 地方(23448)
- 务(21148)
- 财务(21073)
- 财务管理(21021)
- 贸(20209)
- 贸易(20195)
- 企业财务(20026)
- 易(19699)
- 体(19591)
- 学(19452)
- 机构
- 学院(381237)
- 大学(375743)
- 济(158464)
- 经济(155120)
- 管理(147410)
- 理学(126882)
- 理学院(125615)
- 研究(123807)
- 管理学(123511)
- 管理学院(122813)
- 中国(102244)
- 京(77134)
- 财(76642)
- 农(75560)
- 科学(73722)
- 中心(61535)
- 所(61251)
- 财经(60192)
- 业大(58955)
- 江(58234)
- 农业(58004)
- 研究所(55105)
- 经(54618)
- 经济学(48690)
- 北京(47660)
- 范(46997)
- 师范(46529)
- 州(46262)
- 财经大学(44442)
- 院(44379)
- 基金
- 项目(254347)
- 科学(200936)
- 研究(188561)
- 基金(184841)
- 家(159916)
- 国家(158523)
- 科学基金(136816)
- 社会(121149)
- 社会科(114653)
- 社会科学(114621)
- 省(100997)
- 基金项目(97741)
- 自然(86770)
- 教育(86428)
- 自然科(84697)
- 自然科学(84676)
- 划(83437)
- 自然科学基金(83169)
- 编号(77569)
- 资助(74601)
- 成果(62360)
- 重点(57211)
- 部(56885)
- 发(55378)
- 创(53500)
- 课题(53222)
- 制(51043)
- 国家社会(50258)
- 创新(50051)
- 教育部(48926)
- 期刊
- 济(176526)
- 经济(176526)
- 研究(108502)
- 中国(76238)
- 农(76010)
- 财(61210)
- 学报(57253)
- 科学(53563)
- 管理(51046)
- 融(51014)
- 金融(51014)
- 农业(50798)
- 大学(45251)
- 学学(43296)
- 教育(35339)
- 业经(33584)
- 技术(33385)
- 财经(29712)
- 经济研究(26144)
- 经(25405)
- 业(24689)
- 问题(24358)
- 版(20353)
- 技术经济(18321)
- 理论(18284)
- 世界(17523)
- 统计(17431)
- 贸(17137)
- 农村(17054)
- 村(17054)
共检索到568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永红
从农地抵押融资的视角阐释和分析了农村信用治理的需求与基础,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目标框架,构建以农村信用法律法规、产权制度、诚信教育、信用服务、信用监管等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信用治理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农村信用治理模式和信用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治理机制、信用监管机制和信用治理模式,优化农村信用治理机制,激活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和守信观念,提升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水平,建立农地抵押融资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在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下,为了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不少地区在探索农地抵押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在对各地农地抵押融资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挑选贵州湄潭县、山东省寿光市、宁夏同心县、辽宁省法库县等四类典型的农地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实践探索 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勇
当前研究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探索。其次,以安徽省宣城市201名基层农村信贷员调查问卷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对涉农金融机构拓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产性质、农地的规模以及农地产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均对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产生影响,为此对发展我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何建军 于永昂
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各种影响因素,设计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和贷款流程,并提出了推进此项工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融资 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锋
本文运用土地抵押信贷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提高土地产权权能,可以提升土地抵押价值,提高农户信贷能力,缓解农村金融贫乏,增加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融资 可行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勇
当前研究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探索。其次,以安徽省宣城市201名基层农村信贷员调查问卷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对涉农金融机构拓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产性质、农地的规模以及农地产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均对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产生影响。最后对发展我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 土地经营权抵押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逐步展开,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负面因素日渐凸显,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步伐。本文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进行了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孝华 喻皓
抵押担保融资有利于盘活农村资产,缓解农村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需求。通过改进传统抵押担保模型,本文对比了担保公司参与前后抵押担保各方的期望收益和行为;同时,考虑了农村贷款金额较小、抵押品变现率较低等因素,进而讨论担保公司介入对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提出应先发展农村经济、培养资金需求,进而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这是形成良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抵押担保 担保公司 变现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惠春 陶敏
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背景下,从社会资本视角剖析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逻辑。研究发现:农户社会资本内生于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关系,其内涵和形式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而变化;社会资本的可抵押性不断增强,其成为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重要的供给因素;抵押替代融资模式演进是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导,并辅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创新过程。研究表明:由于供给和需求创新要素的内生性与自发性,抵押替代融资模式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潜力;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全产业链融资将成为抵押替代融资最优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社会资本 抵押替代融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为了解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农户资金需求的满足情况,利用宁夏同心县、平罗县两地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下,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参与业务积极性较强,贷款可得性较高;2)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可得性与年龄增长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3)供养比、现金/储蓄、生产支出越高的农户参与贷款可得性越低;家庭土地价值、农业收入、非金融资产总值越高、交通越便利,农户贷款可得性越高。因此,为提高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得性,应考虑当地金融与信用环境,优先采用市场主导型模式;合理设计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评估方案;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满足农户多层次的贷款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律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出现,可视为一种新的制度产生,也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化外部利润的结果。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生成的外部利润主要包括:抵押权实现后的收益及其分享、节约的交易费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安排满足了农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符合同意一致性原则,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同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法律风险、城乡土地制度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等约束条件的存在,导致效率的损失。要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发展,必须增加其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嘉勉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农村金融融资日益发展并不断创新。农村土地作为农村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经济资源,其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本文通过研究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现状,总结分析成都市农村土地抵押融资制度的创新实践经验和模式,创新地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如"通知备案原则"等,试图从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制度性抑制、抵押主体制度、抵押范围、抵押的设定和实现、抵押融资所需要的配套制度等方面分析总结,进而希望在相关制度上进行法律重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嘉勉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农村金融融资日益发展并不断创新。农村土地作为农村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经济资源,其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本文通过研究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现状,总结分析成都市农村土地抵押融资制度的创新实践经验和模式,创新地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如"通知备案原则"等,试图从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制度性抑制、抵押主体制度、抵押范围、抵押的设定和实现、抵押融资所需要的配套制度等方面分析总结,进而希望在相关制度上进行法律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济权、房屋宅基地等产权不可以抵押融资,造成农民难以获得有效的融资,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制约的作用。破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必须从制度、法律、金融等多方面建立规范的制度,将农村现有资源予以激活,提高"三农"发展速度。本文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农村产权抵押发展的瓶颈,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探索推动农村产权抵押的路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产权抵押 融资 瓶颈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纲
成都市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背景,系统实施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试点,在突破现行法律的同时也对国家一些重大法律政策底线如耕地保护等做出了妥协。尽管该项改革得到国家政治上和地方政府经济上的政策支持,但依然存在一些如社会保障统筹的基础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担保的负面作用尚需观察、司法系统对抵押的法律效力尚未给予正式确认以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发展和处理将对成都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前景产生决定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