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1)
2023(8204)
2022(6814)
2021(6300)
2020(5106)
2019(11337)
2018(11161)
2017(21255)
2016(11690)
2015(12709)
2014(12642)
2013(12472)
2012(11340)
2011(10462)
2010(10673)
2009(10352)
2008(10126)
2007(9356)
2006(8523)
2005(7720)
作者
(32114)
(27827)
(27155)
(25783)
(17051)
(13225)
(12061)
(10555)
(10465)
(9618)
(9442)
(9109)
(8752)
(8606)
(8580)
(8152)
(8104)
(7918)
(7795)
(7739)
(6953)
(6775)
(6658)
(6471)
(6272)
(6219)
(6125)
(5988)
(5540)
(5469)
学科
(49148)
经济(49065)
(48829)
(44970)
管理(33307)
农业(32609)
(24092)
企业(24092)
业经(19065)
(16476)
方法(14645)
(13686)
中国(12856)
数学(12786)
数学方法(12663)
农业经济(12350)
(11735)
(10423)
地方(10029)
(9541)
农村(9522)
(9443)
银行(9435)
(9046)
发展(8950)
(8945)
(8913)
体制(8709)
(8350)
贸易(8344)
机构
学院(167572)
大学(162170)
(73448)
经济(71998)
管理(64864)
研究(55989)
理学(55962)
理学院(55444)
管理学(54698)
管理学院(54404)
(48483)
中国(46631)
农业(36394)
(34693)
(32927)
科学(31637)
业大(30845)
中心(27704)
(27614)
(26733)
财经(26234)
研究所(24460)
(23770)
农业大学(22342)
经济学(21467)
经济管理(20814)
(20433)
(20266)
(20205)
师范(20037)
基金
项目(110460)
科学(88037)
研究(84984)
基金(81118)
(69648)
国家(68918)
科学基金(59558)
社会(56713)
社会科(53325)
社会科学(53315)
(44446)
基金项目(43299)
教育(36946)
自然(35746)
编号(35546)
(35469)
自然科(34877)
自然科学(34871)
自然科学基金(34273)
资助(31044)
(29073)
成果(28536)
(28139)
(25404)
(24806)
重点(24315)
国家社会(23807)
课题(23754)
(23117)
(22620)
期刊
(91181)
经济(91181)
(56232)
研究(48964)
中国(39093)
农业(37870)
(26612)
学报(25176)
科学(24697)
业经(21819)
(21772)
金融(21772)
大学(21136)
学学(20450)
管理(20221)
(16599)
农业经济(14679)
农村(14582)
(14582)
教育(13872)
问题(13245)
财经(13091)
技术(13050)
(11258)
(11091)
经济研究(10884)
世界(10637)
经济问题(9828)
社会(9551)
农村经济(9462)
共检索到26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信用担保是借贷市场运行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信用担保制度历经两千余年,曾在农村借贷中起着重要作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智慧。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制度特色,可以为当今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建设提供借鉴。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轨迹"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是现代信用担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上,这些担保方式很早就出现了。在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保证"担保是从保证人制度衍化而来的。先秦时期的契约中,"中人"已较为常见,但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本文提出广义信用担保制度概念,并从这一视角分析信用担保制度变迁对农户融资的影响,认为造成当前农户融资困境的根源之一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是20世纪50年代后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发生巨变形成的。土地改革摧毁了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的保证人阶层;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产权基础。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与之适应的信用担保制度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致使农户受到信用担保的约束,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破解农户借贷难的关键,应是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建设应该优先。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扬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主体,其贷款难、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日本的信用担保制度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日本经济的增长方面堪称世界各国的典范。借鉴日本在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担保制度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商业贷款和信贷担保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袁泉  
在经济金融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服务对象、经营管理以及历史问题的特殊性,作为一种支持性和补偿性的制度安排,需要政府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包括信用支持、资产支持、财政支持、资金支持、利率支持、税收支持、行政支持、信誉支持以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阳昭  穆争社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呈现典型的中央政府主导型强制性特征。我国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建立、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变迁,推动着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特征也呈现古典式合作金融组织、集体金融组织、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和完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从上述制度变迁获得的经验与启示是,为更好地促进实现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目标,要强调中央政府主导与农村信用社自主选择有机结合、注重建立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发挥政策扶持的推动作用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尹倩文  
自2009年正式提出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以来,农村信用体系在全国各地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从农村信用体系政策演变历程出发,从信用信息收集、信用意识培养、防范风险等方面对其成效进行探讨,最后基于现实发展状况,对今后农村信用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王国红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历程,指出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农村合作金融的需求相悖, 导致严重的路径依赖,而且还伴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必须用内生诱致性市场交易替代它;内生农村信用社组织体系是一个市场自然选择过程;目前中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催生着内生于市场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转轨经济条件下,内生于市场的农村信用社的诞生与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但要注意政府行为的严格界定和适时退出;农村居民地位的提高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是内生诱致性的农村信用社产生与发展的保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丽  
文章从制度变迁角度入手研究我国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的治理模式,分析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产生的制度背景,剖析当前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治理模式的困境,立足省联社“指导、协调、服务”三大职能,围绕农村金融秩序的维护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治理,提出完善我国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理模式的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广文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在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对农村信用社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一个逐渐多元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缺乏战略导向和目标模式的设定,更多地拘泥于形式和数量上的调整、管理权利的重新分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并且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应确立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按照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观点创新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整合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逐渐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边维刚  
本文围绕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及其路径,对当前我国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得失成败进行评估,提出要重视农村信用社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产生的行为异动,建议下阶段政府应该定位于并发挥好次级行动主体的作用,重点帮助并促进“三农”初级行动主体获得潜在的收入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诱发与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之一,积累了许多的成功经验。2010年日本全国贷款余额按照担保方式分类,44%是信用贷款,36%是担保贷款,20%是抵押质押贷款。在农村金融领域,既有面向农业农民的信用保证保险制度,也有针对农村中小企业(主要为工商业和服务业)融资的信用担保制度。日本农村金融系统中的农协(农业协同组合)、信农联(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和农林中央金库各司其职,良性互动,切实满足了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融资需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翁振荣  
文章认为,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在缓解农村担保难问题、保障金融对三农支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嘉兴市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情况,剖析了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进宝  何广文  
本文全面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不同时期制度的特征,认为农村信用社在其设立初始就存在自身产权不清晰的制度缺陷;以后的制度变迁是在中国总体政治经济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频繁的制度变迁使农村信用社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信用社制度缺陷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制度变迁带来的不确定性,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建国  李小雪  
为缓解金融机构与借款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首先分析了农村融资信用担保制度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农户、涉农担保机构、合作银行三者的系统动态流图,以建立各担保子系统的动力方程,分析各担保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路径;再次,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探讨影响三大担保主体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力度;最后,提出了若干完善农村融资信用担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