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0)
- 2023(14485)
- 2022(12495)
- 2021(11819)
- 2020(9912)
- 2019(22493)
- 2018(22723)
- 2017(43597)
- 2016(23815)
- 2015(26869)
- 2014(27121)
- 2013(26610)
- 2012(24502)
- 2011(22017)
- 2010(22181)
- 2009(20637)
- 2008(20182)
- 2007(17958)
- 2006(15836)
- 2005(13871)
- 学科
- 济(92804)
- 经济(92694)
- 业(75124)
- 管理(66162)
- 企(51702)
- 企业(51702)
- 农(50940)
- 方法(39436)
- 数学(34105)
- 农业(33847)
- 数学方法(33725)
- 中国(25866)
- 业经(25582)
- 财(25029)
- 制(21896)
- 学(20055)
- 地方(19176)
- 银(17970)
- 银行(17923)
- 行(16976)
- 务(16244)
- 财务(16171)
- 财务管理(16129)
- 融(15759)
- 金融(15751)
- 理论(15629)
- 贸(15442)
- 贸易(15434)
- 企业财务(15328)
- 体(15247)
- 机构
- 学院(334781)
- 大学(332803)
- 管理(134516)
- 济(129449)
- 经济(126397)
- 理学(115823)
- 理学院(114609)
- 管理学(112649)
- 管理学院(112063)
- 研究(110781)
- 中国(90125)
- 农(74775)
- 京(71054)
- 科学(69782)
- 财(61023)
- 农业(57556)
- 业大(57510)
- 所(56051)
- 中心(53113)
- 研究所(50920)
- 江(50630)
- 财经(48097)
- 北京(44433)
- 经(43827)
- 范(42777)
- 师范(42336)
- 州(41102)
- 院(39475)
- 经济学(36533)
- 经济管理(36397)
- 基金
- 项目(229362)
- 科学(179232)
- 研究(168767)
- 基金(165520)
- 家(144296)
- 国家(142980)
- 科学基金(122447)
- 社会(104787)
- 社会科(98717)
- 社会科学(98691)
- 省(90774)
- 基金项目(88565)
- 自然(79972)
- 自然科(78091)
- 自然科学(78069)
- 自然科学基金(76667)
- 教育(75694)
- 划(75281)
- 编号(71010)
- 资助(67577)
- 成果(57436)
- 重点(50425)
- 部(50154)
- 发(48352)
- 课题(47521)
- 创(47088)
- 创新(43794)
- 科研(43741)
- 教育部(42325)
- 国家社会(42295)
共检索到49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雄旺 毛陈 杨亦民
农村信用体系在金融领域的建设实质就是信用交易风险管理体系,用来指导农村金融机构创建新型服务模式,是有效防控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抓手,也是高质量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文章基于农户认知偏差、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农村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防控农户信贷违约的机理。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框架下,农村金融机构深化信用教育以纠正农户认知偏差,参与信用征集评价以提升对农户信贷违约行为的识别监控能力,完善信用奖惩以充分发挥农户信用资本价值,发展信用担保以强化内部监控和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信用产品以缓解错配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终有效防控农户信贷违约风险。最后分别从探索宣传教育模式、建立人才梯队、拓展奖惩应用场景、带动农户参与信用担保、增加产品服务能动性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哲礼 李兴中
本文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农户投入努力程度、农户未来收益预期等中间变量,研究利率水平、农户违约风险和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新疆县域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利率水平将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持续稳定经营;农户贷款的单户规模要保持适度,"小额"是与我国当前农村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关注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防止因农户"短视"而形成的违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谢康 刘碧芳 吴迪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已延伸到农村,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采集的农户信息并不完整。农户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户信用信息及其信用档案的特殊性。通过实际调研,以点带面,勾勒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评判,揭示其深层问题,提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征信 信用信息 农户 小额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忆寒
近年来,农信社广泛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当前,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小额信贷业务将再一次在全国农村兴旺起来。但不论是在农信社,还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都会始终伴随不可否认、也不可忽视的风险。本文从江苏省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情况的实务调查、案例分析,来揭示小额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的普遍意义,并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易娴
农村资金短缺是我国"三农"困境的重要成因,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问题。通过从国外违约风险研究的动态分析、生成机理与特征、违约实证分析、社会资本、生存分析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研究现状、动态发展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农户 贷款 违约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宇
本文在对安徽亳州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对微型企业信贷违约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型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对违约风险影响显著,地处城区企业的违约概率小于地处乡镇和农村地区的企业,即区位优势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影响;贷款用途对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显著,即将贷款用于流动资金周转的风险小于购买固定资产;贷款金额和期限对违约风险影响显著,即贷款数额越大,期限越长,违约风险越大;企业负责人受教育程度对违约风险影响显著,即负责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违约风险越小;另外,女性负责人的违约概率低于男性负责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治 胡迪
本文在梳理总结中国农户信贷违约机理的基础上,从家庭金融的微观视角重构农户信贷违约的完整逻辑框架,提出农户违约行为动机背后存在以往研究忽略的被动性违约因素,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2012年吉林省3096条农户正规金融信贷记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违约行为动机包括主动性违约与被动性违约,且以被动性违约为主导;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被动违约动机因素的信息失控以及对主动违约动机因素的信息非对称,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内生性特征;改变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格局的关键在于变革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违约行为分析中以主动违约为前提假设的分析逻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云燕 王芳 罗剑朝
笔者以陕西省4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方差和Logit回归分析,对农户正规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打工人数、是否种粮户、是否有借款、贷款金额及借贷方式以及农户的主观努力程度等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影响。笔者据此得出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经济结构和收入以及信贷产品设计是影响农户信贷违约关键因素的结论,并提出增强农户经营管理能力、扶持农户多元增收和完善金融服务模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违约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珍梅 李善民
农户违约是农贷市场健康发展的掣肘和顽疾。通过博弈论视角能够有效揭示农贷市场违约的微观机制,贷前信号博弈表明:农户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规避贷前的逆向选择问题、促使分离均衡的实现,有利于农贷市场资源配置和借贷双方福利改进。贷后战略博弈表明:银行实行合理监督、改进贷款契约设定,可以规避贷款后的道德风险、提高农户守约概率。据此,提出降低农贷市场违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贷市场 信贷违约 信号博弈 战略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应雨
在缓解农民融资难、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小额信贷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小额信贷也面临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小额信贷的信用缺失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小额信贷的管理水平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小额信贷规范制度,这些表现造成了小额信贷的高风险运营直接影响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信用问题是小额信贷机构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的寻求一种可行性机制对小额信贷模式进行规范。
关键词:
农户 违约风险 小额信贷 博弈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志国 覃朝晖 苏治
本文基于吉林省3096户农户的田野调查数据及其正规金融信贷记录,对农户信贷违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别,分析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形成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其他负债显著提高了农户信贷违约的风险,且对农户信贷违约的边际影响最大,而信息透明度、家庭财务负担、家庭稳定性及家庭持续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完善农户信息、健全农村金融功能和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降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形成机会,保证正规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
农户信贷 违约机理 正规金融 实证判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岚
农村和农民缺少资金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一种无需担保和抵押即能获得贷款的信贷服务模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国家财政的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农户小额信贷是推动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以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为样本数据,基于Logit建立的小额信贷风险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检验,得出金融机构在发放小额信贷时可借助Logit模型来识别违约农户、选择非违约农户的结论。然后提出了建立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对防范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额信贷 金融创新 信用风险评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庆海 陈金鹏 郁杨成
本文基于山东和江苏两省2013年的农户田野调查数据,使用具有样本选择性的Probit模型,考察了抵押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有效解决了以往文献往往忽略的样本选择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发现,抵押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即主要降低了银行与农户的事前信息不对称,缓解了逆向选择引致的信贷风险,而非缓解了事后的道德风险引致的信贷风险。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后,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中抵押对没有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的农户的贷款主要起到缓解道德风险的作用,而对具有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的农户的贷款主要起到缓解逆向选择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林 蒋伟 冯利臣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数字信用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信用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数字信用评分越高的农户信贷违约的可能性越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数字信用影响农户信贷违约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变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农户信息成本偏高与风控难度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林 蒋伟 冯利臣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数字信用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信用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数字信用评分越高的农户信贷违约的可能性越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数字信用影响农户信贷违约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变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农户信息成本偏高与风控难度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