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8)
- 2023(9144)
- 2022(7284)
- 2021(7013)
- 2020(5377)
- 2019(11814)
- 2018(11716)
- 2017(21518)
- 2016(11852)
- 2015(13185)
- 2014(13389)
- 2013(12906)
- 2012(11917)
- 2011(11031)
- 2010(11239)
- 2009(10381)
- 2008(10160)
- 2007(9523)
- 2006(8645)
- 2005(7672)
- 学科
- 农(48781)
- 济(46959)
- 经济(46904)
- 业(35904)
- 农业(32607)
- 管理(25258)
- 业经(17768)
- 中国(15526)
- 企(15307)
- 企业(15307)
- 地方(13396)
- 制(12580)
- 农业经济(12453)
- 方法(11441)
- 发(11068)
- 体(10094)
- 村(9542)
- 农村(9520)
- 数学(9451)
- 学(9386)
- 数学方法(9346)
- 发展(9309)
- 展(9293)
- 财(9134)
- 银(8910)
- 银行(8891)
- 行(8636)
- 建设(8523)
- 策(8405)
- 土地(8067)
- 机构
- 学院(167242)
- 大学(159072)
- 济(64723)
- 经济(63084)
- 研究(60106)
- 管理(59437)
- 农(52591)
- 理学(50322)
- 理学院(49809)
- 管理学(48910)
- 管理学院(48631)
- 中国(47573)
- 农业(39875)
- 科学(37070)
- 京(33994)
- 业大(33330)
- 所(30626)
- 中心(29114)
- 财(28848)
- 江(28306)
- 研究所(27643)
- 农业大学(24470)
- 范(23580)
- 师范(23316)
- 省(22777)
- 州(22171)
- 财经(21544)
- 院(21221)
- 北京(20810)
- 技术(20194)
- 基金
- 项目(110353)
- 研究(87018)
- 科学(85155)
- 基金(75119)
- 家(65702)
- 国家(64916)
- 科学基金(53983)
- 社会(53521)
- 社会科(49900)
- 社会科学(49889)
- 省(47050)
- 基金项目(39571)
- 编号(39219)
- 教育(39105)
- 划(37650)
- 成果(32263)
- 自然(31705)
- 自然科(30866)
- 自然科学(30857)
- 农(30626)
- 自然科学基金(30258)
- 资助(28745)
- 课题(27682)
- 发(26446)
- 重点(24817)
- 部(23872)
- 年(22990)
- 创(22934)
- 性(22657)
- 制(21803)
共检索到266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雨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萌芽雏形、正式提出、全面实施以及振兴发展阶段,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路,形成了“农户+征信+信贷”“基层治理+信用”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等3种模式。新形势下,应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法规制度建设,优化涉农信息平台,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信用应用场景,营造良好诚信氛围,以健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献兵 潘华
完善的农村信用制度是农村金融创新的基础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农村信用制度建立健全提出了新的方向。目前,农村信用体系还处于试点阶段,笔者对部分地区开展的试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基于这些分析能为构建适应农村金融创新的农村信用制度提供参考意见。多地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考虑了对农户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的考核,评价系统采集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资产情况、收入情况、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不仅关系农村金融稳定运行,更关系农村基础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近两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为民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在于理念存在误区、方法缺乏实效和信用工具不足。为解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点问题,一要更新理念,如增强农民诚信意识,强化价值发现和信用培植理念,强化信息共享和协调落实理念;二要创新方法,如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把农村信用体系和道路水电基础设施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和农业产业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三要用好工具,如建立农村征信数据库,推动征信、评级等中介机构发展,创新金融工具,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焰
原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陷入瓶颈,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小额农户贷款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村生产经营需求,主要针对小额农户贷款需求的传统农村信用体系在信贷决策中的参考作用也已大幅削弱。因此,人民银行应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作为农村信用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从总体构想、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着手推动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红 肖瑞婷 杨柳 邱念坤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破解"三农"发展困境,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用奖惩机制,是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艳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度缓慢、覆盖率低、发展不均衡,存在信息采集困难、评价不规范、产品交流不畅等问题,使信用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应明确信息采集主体、多方联动,完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建立标准的农户信用信息评价和运行机制,规范农户信用信息奖惩机制,以便通过法律制度的科学设计与安排,找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温顺生 刘雅馨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乡风文明的实现载体、乡村治理有效的生动体现,在撬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西巴马县探索实行的“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成效颇丰,但是在人才储备、信息采集、政策执行、产品供给、农户参与等方面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应引入市场要素,扶持第三方机构;完善评级方案,规范评级程序;丰富信用产品,扩大发展空间;协调多方主体,发挥内生动力,不断优化我国农村信用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欣雨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环节,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缺乏统一主导,金融机构“各自为战”,信用评定标准不一,评定结果不互认等问题。为加快完善体系建设,建议立足现有基础,继续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优势及其权威数据系统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一套规则”的原则,统筹推进多层次农村信用创建,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质效。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村 信用体系 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一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从四川实践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体系框架应包括信用文化、法律法规、信用数据库、政府配套政策等方面,主要内容是打造有效的保障平台,构建科学实用的信用档案,完善系统合理的评价体系,创新新型的农户信贷管理模式,建立激励惩戒机制,推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制度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建平 方菊香 何丽君
农村信用体系是由信用主体、信用关系、信用制度以及信用组织管理体系等复合而成的有机系统,其有效运行的基本功能是维护农村金融市场交易秩序。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以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为基础,以征信系统为支撑平台,着力打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差异大,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关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纯 从宝辉
<正>作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抓手,农村信用体系是构建涉农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助力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防范地方金融风险、助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