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1)
- 2023(7606)
- 2022(6002)
- 2021(5849)
- 2020(4393)
- 2019(10053)
- 2018(10063)
- 2017(17576)
- 2016(10454)
- 2015(11607)
- 2014(11585)
- 2013(10705)
- 2012(9812)
- 2011(9275)
- 2010(9441)
- 2009(8463)
- 2008(8226)
- 2007(7762)
- 2006(7161)
- 2005(6364)
- 学科
- 农(48068)
- 济(38734)
- 经济(38705)
- 业(32347)
- 农业(32134)
- 管理(19211)
- 教育(19046)
- 业经(16567)
- 中国(15621)
- 农业经济(12246)
- 发(11952)
- 方法(11655)
- 企(11564)
- 企业(11564)
- 发展(10680)
- 展(10558)
- 数学(10410)
- 数学方法(10282)
- 村(9325)
- 农村(9307)
- 理论(8641)
- 地方(8479)
- 财(8420)
- 学(8355)
- 制(7656)
- 建设(7343)
- 及其(7341)
- 策(7049)
- 收入(7024)
- 土地(7001)
- 机构
- 学院(142316)
- 大学(140834)
- 济(53056)
- 经济(51869)
- 管理(51106)
- 研究(49538)
- 理学(44548)
- 理学院(44084)
- 农(43725)
- 管理学(43334)
- 管理学院(43058)
- 农业(32699)
- 中国(32614)
- 京(29758)
- 范(28958)
- 师范(28845)
- 科学(28406)
- 教育(27628)
- 业大(26754)
- 中心(23895)
- 所(23823)
- 师范大学(23123)
- 江(22950)
- 财(22069)
- 研究所(21591)
- 农业大学(20237)
- 北京(18611)
- 州(17880)
- 财经(17628)
- 经济管理(16848)
- 基金
- 项目(93736)
- 研究(79408)
- 科学(76020)
- 基金(65310)
- 家(55430)
- 国家(54676)
- 社会(49932)
- 科学基金(46783)
- 社会科(46624)
- 社会科学(46616)
- 教育(41973)
- 省(39321)
- 编号(37623)
- 基金项目(34497)
- 划(33041)
- 成果(32356)
- 农(27523)
- 课题(26255)
- 自然(26160)
- 自然科(25551)
- 自然科学(25548)
- 自然科学基金(25116)
- 资助(24051)
- 发(22710)
- 部(22642)
- 年(22197)
- 重点(21446)
- 性(21004)
- 规划(20738)
- 国家社会(19997)
共检索到22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柯晓杨
随着农村经济与文化的迅猛发展,农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化程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信息传播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广泛而深刻。作为农村社会子系统的农村教育,同样承受着农村信息场的巨大影响作用,并作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应。从信息传播的视野来研究农村教育,既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如何顺应农村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迫切需求,也是农村学校切实开展“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农村发展”这项新型工作的必要前提。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崔凯 冯献
[目的/意义]城镇化加速推进影响着各类要素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利用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汇集,对于推进城乡信息的共享、交流、协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前瞻性地从农村信息供需两方面系统梳理了农村信息传播的国外前沿研究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接受、传播模式以及地区案例等内容。[结果/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农村信息传播领域研究,要把握国外多维度、多学科的理论前沿,结合国情和城乡发展目标,在理论适用性和政策针对性方面开展具体实
关键词:
农村信息传播 信息接受 传播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静
对西部12个省(市、区)的2024名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在传播市场、科技、政策、生活及文娱等信息方面,现有各类媒介的传播效果均处于中等水平。在满足度上,农户认为通过网络和电视获取信息最方便;在理解度上,农户认为政府传递的科技信息最浅显易懂、亲友传递的娱乐信息最易引发共鸣;而在信奉度上,农户最相信电视上播放的政策信息和政府组织提供的市场及科技信息。
关键词:
信息传播 传播效果 农村地区 西部地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华 钱杭园
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雷竹早出高产覆盖技术作为个案 ,从农户的行为特征、技术的认知特征、技术传播的经济条件与体制背景、技术传播方式与社会关系结构和人际互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参与性技术传播机制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农村技术推广过程应充分重视农户的参与作用 ,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确保信息和技术的有效传播。表 1参 5
关键词:
农村 参与性 技术 传播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崔凯 冯献
伴随"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加速传播以及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机制也在发生着深刻改变。农村信息传播在推动农业创新发展、解决农民信息不对称问题、缩小城乡信息鸿沟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的认同。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农村信息传播相关文献的评价、分析和比较,从供需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前沿研究的观点与成果。研究综述表明,在农村信息需求方面,国内外有关文献比较侧重于分析农村信息的类型、来源、获取渠道等内容,对农村信息受体的接受能力,及该接受能力对农村发展作用等的研究有待深入;农村信息供给层面的研究成果则多集中于分析农村信息的供给形式、供给平台和供给策略等,需要强化对农村信息供给适宜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针对国内相关研究在理论、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对农村信息传播的研究应引入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关注社会网络环境变化,聚焦个体行为逻辑、信息供需对接、传播策略优化,以及信息传播助推农村发展等主题。
关键词:
农村信息传播 信息需求 信息供给 述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艳 王瑞 葛书学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农业信息传播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业信息传播有助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高,在控制个体、家庭及社区因素的影响后,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仍然显著;(2)个体收入能力成为约束条件,制约着农业信息传播对于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的积极效用;(3)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相较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农业信息传播的积极效应较低;(4)从交叉效应来看,伴随着经济发展,信息传播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趋于弱化。
关键词:
信息不充分 经济发展 农村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旷宗仁 徐秀丽
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农业信息化领域内广泛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提法所隐含的意义,并由此对中国农村信息传播理念的不足进行了反思。本文认为,"最后一公里"提法实际上隐含了"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该理念认为:信息是从知识富有的外部传播者单向传递给知识缺乏的农民,信息到达即有效,传播失效的关键原因在于传播渠道不畅等。本文认为,要提高农村信息传播的效果就必须改变这种理念,将农民从"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地位提升到"第一公里"的首要地位,以便传播者能够在实际传播活动中真正采用"以农民为中心"的方法,通过与农民长期的互动交流,帮助农民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能力和素质,让农民平等地、全面地参与到农村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献 李瑾
文章基于传播要素视角,构建了基于受众视角的农村信息传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与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鲁四省市660个村民样本进行了评价,分析比较了京津冀鲁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综合水平。结论表明,2017年农村地区受众对当地信息传播能力评价水平较好,综合水平得分0.6647,位于中等发展水平。最后文章从加大农村信息供给能力建设、重视对农传播效果反馈、加强农民信息素养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献 李瑾
基于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型城镇化特点,界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特征及体系构架,剖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外生动力,为其提供条件支撑,推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精准把握农村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立体化、传播受众个性化以及传播效果精准化等特点,加快搭建包含信息供给能力、信息传播效果及信息受体能力的农村信息传播能力体系框架;进一步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供给渠道拓宽、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推进农村信息传播能力提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锋 罗梦兰 罗贤春
为促进国家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村,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信息链为研究视角,探讨基于信息链层次的单元式效能提升和基于信息链整体的立体式效能提升内容与过程。单元式提升强调事实层的“通达沟通”,数据层的“有效判定”,信息层的“认知输出”,知识层的“习得转换”,智慧层的“场域建构”。立体式提升有“多向度结构”,“精准性内容”和“组合化策略”等维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锋 罗梦兰 罗贤春
为促进国家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村,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信息链为研究视角,探讨基于信息链层次的单元式效能提升和基于信息链整体的立体式效能提升内容与过程。单元式提升强调事实层的“通达沟通”,数据层的“有效判定”,信息层的“认知输出”,知识层的“习得转换”,智慧层的“场域建构”。立体式提升有“多向度结构”,“精准性内容”和“组合化策略”等维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玉花 王德海
国外农村发展传播从产生至今经历了进化论、批判论、多元化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当前从事农村发展传播实践的主要是联合国体系下及各发达国家的国际发展组织与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等也参与到实践当中。农村发展传播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而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杨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媒介生态环境,良好的媒介生态在和谐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研究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能够利用生态学理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传媒问题进行解读,总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媒特征、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从而找到利用传媒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展的策略。鉴于此,由徐晓红、
关键词:
媒介传播 农村生态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莹
口碑是中国农村消费者间最普遍而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过程要素理论和社会系统传播模式理论揭示了农村市场口碑传播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农村市场的口碑信息源是意见领袖、市场行家和首要相关群体,口碑传播发生在强联结的社会关系之间,其传播要素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市场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交互型人际网络结构和人口构成特点等环境特征共同支持了口碑的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为企业的农村市场营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市场 口碑传播 传播模式 作用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顺聪 黄永红
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生不易,被采纳也不易。即便是很有利的技术、思想、发明、政策等,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更是一个挑战。本文从中国农村的社会互动为切入点,分析它的特点及其主要形式,探讨其互动所形成的人际传播网络。如何更好的实现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这需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同时也需要理解中国农民传统习惯之下的人际互动与人际传播。
关键词:
中国农村 社会互动 人际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