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8)
2023(12227)
2022(9967)
2021(9510)
2020(7656)
2019(16945)
2018(16640)
2017(31039)
2016(16668)
2015(18066)
2014(17464)
2013(16917)
2012(15033)
2011(13640)
2010(13925)
2009(13392)
2008(12602)
2007(11150)
2006(10181)
2005(9332)
作者
(44442)
(37612)
(36777)
(35496)
(23345)
(17873)
(16705)
(14257)
(14248)
(13255)
(12791)
(12441)
(11670)
(11638)
(11605)
(11356)
(10922)
(10683)
(10642)
(10572)
(9258)
(9029)
(9001)
(8677)
(8598)
(8399)
(8317)
(8256)
(7672)
(7381)
学科
(63775)
经济(63700)
(52468)
(49481)
管理(38369)
农业(33139)
(31295)
企业(31295)
(28263)
银行(28254)
(27180)
金融(27179)
(27098)
中国(24249)
(22757)
业经(22034)
方法(20493)
(18099)
数学(18004)
数学方法(17808)
地方(15533)
(14334)
农业经济(12548)
(11876)
制度(11872)
(11810)
贸易(11795)
(11488)
(11388)
中国金融(11290)
机构
学院(222269)
大学(214010)
(93573)
经济(91598)
管理(80849)
研究(76670)
理学(69015)
中国(68490)
理学院(68334)
管理学(67164)
管理学院(66764)
(57240)
(45345)
科学(44637)
(43785)
农业(43453)
(38319)
中心(38299)
业大(37651)
(34702)
财经(34636)
研究所(34415)
(31575)
(28579)
(28416)
经济学(28407)
师范(28294)
(28168)
银行(27152)
北京(26992)
基金
项目(144700)
科学(113892)
研究(110849)
基金(104096)
(90071)
国家(89142)
科学基金(76336)
社会(71341)
社会科(67280)
社会科学(67263)
(58880)
基金项目(54671)
教育(49412)
(47450)
编号(46751)
自然(46477)
自然科(45377)
自然科学(45367)
自然科学基金(44548)
资助(41141)
成果(37594)
(33113)
(32574)
重点(32516)
课题(31918)
(31789)
(31104)
(31081)
国家社会(29746)
创新(29021)
期刊
(112145)
经济(112145)
研究(68418)
(62888)
中国(50329)
(44743)
金融(44743)
农业(41569)
学报(34422)
(34171)
科学(31960)
大学(27460)
学学(26362)
管理(26175)
业经(25274)
教育(24565)
(19243)
财经(16953)
技术(16929)
经济研究(16334)
农村(15912)
(15912)
问题(15067)
农业经济(14765)
(14503)
(13322)
世界(12186)
经济问题(10989)
理论(10430)
社会(10409)
共检索到35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诺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本文中,笔者从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村地区对金融的需求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抓住当前机遇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张磊  
本文阐述了金融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机理,并以农村金融供给侧调整为视角,从供给主体、信贷结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覆盖率和配套政策五个方面逐一剖析供给型金融抑制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提出通过集合金融主体各自优势、加大农村消费信贷力度、开发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善农村消费基础条件、完善农村保险市场和落实农村金融发展配套政策六个方面的调整,充分发挥金融引领农村消费市场升级的作用,使其成为配合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珩  胡亚兰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利好政策频发,农村物流业发展迅猛,同时互联网电商企业踏足农村业务,也推动了农村物流业的升级转型。但我国农村物流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物流人才匮乏以及农村物流服务模式单一、运营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建立农村物流发展机制,创新农村物流商业模式,拓展农村物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婧  郭沛  周雨晴  
2017年8月11—1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农经教指委农村金融学教研组主办,新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承办,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杂志社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江西新余举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近200人参会,会议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涛  
村镇银行是本世纪以来,中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第一个新设正规机构类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7~2008年的初步试点阶段。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村镇银行审批工作指引》,明确了村镇银行发起设立、经营管理、监管要求等内容,为村镇银行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08年末,全国开业村镇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农村金融性质的理论辨析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和讨论仅仅局限于处于农村地区的一般金融形式,最多是把"三农"当作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加以分析,因此,在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根本区别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上很难发现其差别。需要说明的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敬茹  冷冰  
供给侧改革对农村金融供给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政策导向与支持;为农村金融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空间;为农村金融供给提供驱动力;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元动力;为农村金融提供政策依据,同时也给农村金融施加了压力。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优化农村金融供给应该着力增强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注重提升农村金融供给的资金流动性,努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与业务类型,并且要尽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风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伍奕  
人力资源因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平衡各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责配置,与现行劳动立法具有契合性,为劳动法治建设提供了机遇。目前,劳动法领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障碍,存在对劳动法的认识偏差,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不够协调,管制与自治失衡,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领域的法治建设滞后。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引导对劳动法的认知,对劳动合同的期限及劳动合同解除制度进行修订,协调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完善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关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领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伍奕  
人力资源因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平衡各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责配置,与现行劳动立法具有契合性,为劳动法治建设提供了机遇。目前,劳动法领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障碍,存在对劳动法的认识偏差,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不够协调,管制与自治失衡,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领域的法治建设滞后。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引导对劳动法的认知,对劳动合同的期限及劳动合同解除制度进行修订,协调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完善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关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从而满足供给侧改革对劳动法的要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晓平  
讨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的适度规模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与政策视角。本文从支持三农的资金效率、风险规避和经营成本出发,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六家农村信用联社的实证研究,论证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适度规模问题,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在盈利的基础上支持三农发展,规模过小则无力支农,规模过大则无积极性支农,因此要设定此类机构的适度规模,既保证三农的金融支持,又保证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农村资金运用效率;第二,当前农村金融机制设计面临两种主要系统性风险,一是产业风险,即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结构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系统性经营风险,二是道德风险,即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业管理部门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傅秋子  
应该说,近年来政府还是做了许多努力,尽力改善小微和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如在2010年2月银监会首先推出"两个不低于"的政策,要求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2015年3月,银监会又将上述政策扩充为"三个不低于"的要求,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代钰  黄福亮  
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调整宽严适度的市场准入、退出与监管机制,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向农业经济体延伸,增强农村金融的"造血功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旨在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性矛盾,着力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造血"功能,不断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近期,人民银行四川省江油市支行在辖内就农村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