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1)
- 2023(7418)
- 2022(6154)
- 2021(5996)
- 2020(4724)
- 2019(10573)
- 2018(10464)
- 2017(20256)
- 2016(11295)
- 2015(12519)
- 2014(12534)
- 2013(12337)
- 2012(11740)
- 2011(10806)
- 2010(11357)
- 2009(10696)
- 2008(10831)
- 2007(10312)
- 2006(9581)
- 2005(8523)
- 学科
- 农(49203)
- 济(48161)
- 经济(48089)
- 业(40145)
- 农业(32699)
- 管理(27473)
- 企(18984)
- 企业(18984)
- 业经(17002)
- 方法(13639)
- 中国(13191)
- 农业经济(12371)
- 策(12259)
- 数学(11884)
- 制(11707)
- 数学方法(11625)
- 地方(11305)
- 财(10464)
- 发(10433)
- 及其(10298)
- 村(9579)
- 政策(9560)
- 农村(9559)
- 贸(9256)
- 贸易(9251)
- 方针(9163)
- 易(9074)
- 发展(8890)
- 展(8876)
- 述(8665)
- 机构
- 学院(165234)
- 大学(158216)
- 济(70260)
- 经济(68657)
- 管理(62655)
- 研究(57789)
- 理学(53378)
- 理学院(52859)
- 管理学(51913)
- 管理学院(51613)
- 农(49408)
- 中国(47333)
- 农业(37263)
- 科学(34190)
- 京(32970)
- 财(31468)
- 业大(30610)
- 所(29516)
- 中心(28391)
- 江(27543)
- 研究所(26225)
- 财经(23460)
- 农业大学(22649)
- 范(22367)
- 师范(22208)
- 州(21326)
- 经(21218)
- 省(20940)
- 北京(20374)
- 经济管理(19961)
- 基金
- 项目(102144)
- 科学(80361)
- 研究(79900)
- 基金(72693)
- 家(62229)
- 国家(61502)
- 科学基金(52377)
- 社会(50466)
- 社会科(47234)
- 社会科学(47225)
- 省(41381)
- 基金项目(37683)
- 编号(35370)
- 教育(34852)
- 划(33211)
- 自然(31663)
- 自然科(30905)
- 自然科学(30900)
- 自然科学基金(30348)
- 成果(29463)
- 资助(29463)
- 农(29005)
- 发(23781)
- 课题(23548)
- 部(22953)
- 重点(22179)
- 性(21351)
- 创(20500)
- 制(20366)
- 国家社会(20177)
共检索到264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永军
低保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被捆绑在一起形成了"福利叠加"。这种政策捆绑的"福利叠加"现象其成因表现在道德和技术两个层面:在道德层面,低保是一项伦理性制度,低保对象因其低保资格同时获得弱势群体的道德优势,进而获得其他社会政策例外对待的合法性;在技术层面,为了节省信息成本,政策制定者直接将低保作为享受其他社会政策的信息通道。"福利叠加"在实践中产生了意外后果,导致了政策目标的偏离和政策资源的损耗。为了理顺低保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应当取消对低保对象的差别化待遇,并加强专项救助制度的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永军
低保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被捆绑在一起形成了"福利叠加"。这种政策捆绑的"福利叠加"现象其成因表现在道德和技术两个层面:在道德层面,低保是一项伦理性制度,低保对象因其低保资格同时获得弱势群体的道德优势,进而获得其他社会政策例外对待的合法性;在技术层面,为了节省信息成本,政策制定者直接将低保作为享受其他社会政策的信息通道。"福利叠加"在实践中产生了意外后果,导致了政策目标的偏离和政策资源的损耗。为了理顺低保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应当取消对低保对象的差别化待遇,并加强专项救助制度的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梅
农村低保是由国家供给的一种乡村公共品,在其运作中客观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村委会"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代理人角色。"村委会"是一种特殊的乡村公共机构,其道德风险不仅具有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着眼于对"村委会"干部的"经济人"属性的认识,在农村低保的委托代理契约中构建经济激励与约束的制度设计,还要从"村委会"干部的"社会人"和"道德人"属性以及村庄治理的特点出发,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伦理约束、民主监督,提高村庄治理的民主化程度。
关键词:
农村低保 道德风险 村委会 规避策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方丽玲
农村低保制度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权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自2007年在我国全面推行至今,所取得的济贫效果已被世界所认可。但据笔者的观察和调研,我国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对政策加以调整和完善。本文在提炼对农村低保群体、非低保群体和低保工作者群体三个农村低保相关群体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相关决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慧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减贫事业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脱贫人数达7.4亿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重要决策。然而,贫困人口中,低保户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农村低保政策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将以史密斯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对农村的低保政策进行分析,发现低保政策制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干部教育、强化制度设计、提升参与群众意识、优化政策环境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史密斯模型 低保政策 全面小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勋平 Robin Qiu
文章基于农村居民满意度视角,建立农村低保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安徽铜陵、黄山、蚌埠和合肥的4个乡镇21个村庄371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铜陵SA镇、黄山TK镇、蚌埠XX镇和合肥SH镇低保政策绩效指数分别为:0.2798、0.2484、0.2178和0.2540,对应的绩效水平分别为良好、一般、较差和一般,低保政策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4个地区低保政策绩效前5位障碍因子分别是:对农村低保民主评议会是否满意(X7)、对农村低保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是否满意(X9)、对农村低保发放形式是否满意(X6)、对农村低保账务公开是否满意(X8)和对农村低保政策与制度是否满意(X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以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公平为基准,农村低保政策"走样"的机理在于:配额制主导的"社区瞄准"偏差和社会救助政策捆绑执行形成的福利叠加。基层政府以正式行政结构替代"简约治理"模式的整体性治理,有助于为低保审核提供统一标准,实现行政辖区范围内的程序性公平,但修正政策"走样"的中心工作机制因缺乏可持续性而无法维系社会有效性。为实现精准施保,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需要建立低保政策与专项社会救助政策之间的分类衔接机制,科学合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助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圣中 王晨
政策变通是指政策执行者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未经政策制定者允许的执行方法,改变原有方案运作方式的行为。农村低保政策变通执行的基础是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低保政策上使用的不规范,变通执行的方式主要是采取了分档救助的举措,变通的结果是出现了较低的理论低保标准与较高的实际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保障线出现了浮动的现象。农村低保政策的变通执行虽然在客观上构成了对于较低的理论低保标准的代偿,但同时也对政策本身的权威造成了损耗,应该予以纠正与规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李建华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农村低保在实践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之中,同时反映出政府行为的不足。在农村低保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彼此间会产生行为博弈,而这又会影响农村低保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勋平 Robin Qiu
文章基于农村居民满意度视角,建立农村低保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安徽铜陵、黄山、蚌埠和合肥的4个乡镇21个村庄371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铜陵SA镇、黄山TK镇、蚌埠XX镇和合肥SH镇低保政策绩效指数分别为:0.2798、0.2484、0.2178和0.2540,对应的绩效水平分别为良好、一般、较差和一般,低保政策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4个地区低保政策绩效前5位障碍因子分别是:对农村低保民主评议会是否满意(X_7)、对农村低保执行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宏伟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适时由"应保尽保"转向"应保必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比以前的特困救助更规范、更高层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务院在2007年颁布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规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当前农村乱收费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苏州大学法学院行政法课题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今天,有关农民负担过重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1985年起颁布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银 唐斌尧 王辉 董俐君
本文基于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效果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调查地农村贫困群体对低保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目标人群瞄准度存在一定偏差,低保兜底保障作用显著但减贫效果不理想。此外,针对低保户收入核算难度大、低保政策知晓度不高、基层低保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经费不足、专业化救助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银 唐斌尧 王辉 董俐君
本文基于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效果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调查地农村贫困群体对低保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目标人群瞄准度存在一定偏差,低保兜底保障作用显著但减贫效果不理想。此外,针对低保户收入核算难度大、低保政策知晓度不高、基层低保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经费不足、专业化救助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涛 陈强
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可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因二者在权利内涵、机制运行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导致二者在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和资金衔接等方面存在严重衔接阻碍。为加快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反贫困系统的整体效应,从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益出发,着力构建一套以代表贫困农民真实利益需求的利益代表机制、规范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合法高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为中心的有效衔接机制,并从加快反贫困领域统一高层次立法工作、完善扶贫资金的统筹机制、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衔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机制改革方面完善制度衔接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政策 农村低保制度 衔接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