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5)
2023(9218)
2022(7574)
2021(7356)
2020(5982)
2019(13469)
2018(13287)
2017(25759)
2016(14263)
2015(15967)
2014(15790)
2013(15600)
2012(14793)
2011(13531)
2010(14209)
2009(13541)
2008(13790)
2007(12999)
2006(11914)
2005(10937)
作者
(40241)
(34061)
(33608)
(32165)
(21589)
(16425)
(15262)
(13234)
(13048)
(12421)
(11545)
(11322)
(10826)
(10686)
(10681)
(10245)
(10079)
(9992)
(9802)
(9591)
(8428)
(8353)
(8327)
(7909)
(7839)
(7814)
(7732)
(7343)
(6916)
(6894)
学科
(59224)
经济(59151)
(53761)
(49565)
管理(37410)
农业(32952)
(30580)
企业(30580)
业经(19373)
中国(19042)
方法(19006)
(16281)
数学(16267)
数学方法(15980)
(15619)
(15043)
地方(13361)
(12822)
银行(12815)
农业经济(12416)
(12237)
(11298)
贸易(11290)
(11158)
(11084)
(11072)
及其(11049)
保险(10993)
(10623)
(10608)
机构
学院(205684)
大学(199806)
(88054)
经济(86081)
管理(80209)
研究(70453)
理学(67486)
理学院(66827)
管理学(65761)
管理学院(65351)
中国(61355)
(52016)
(43100)
(41884)
科学(40065)
农业(39216)
(35326)
中心(34354)
(33881)
业大(33776)
财经(32276)
研究所(31213)
(29218)
(26522)
北京(26379)
(26297)
师范(26115)
经济学(24579)
(24320)
(24064)
基金
项目(124449)
科学(98293)
研究(96436)
基金(89839)
(76498)
国家(75638)
科学基金(65084)
社会(61577)
社会科(57798)
社会科学(57785)
(49200)
基金项目(46523)
教育(42396)
编号(41649)
(39979)
自然(39928)
自然科(39008)
自然科学(39001)
自然科学基金(38326)
资助(37044)
成果(34788)
(29997)
(28210)
课题(28025)
(27822)
重点(27085)
(26156)
(25079)
国家社会(24721)
(24681)
期刊
(112263)
经济(112263)
研究(66464)
(58729)
中国(48876)
农业(39552)
(31777)
(31666)
金融(31666)
学报(29219)
科学(29091)
管理(27163)
大学(24077)
业经(23760)
学学(22836)
教育(21565)
(17958)
技术(17058)
财经(15625)
农村(15186)
(15186)
问题(15076)
农业经济(14999)
经济研究(14210)
(13238)
(12543)
世界(12500)
经济问题(10900)
技术经济(10639)
(10448)
共检索到33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梅  
农村低保是由国家供给的一种乡村公共品,在其运作中客观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村委会"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代理人角色。"村委会"是一种特殊的乡村公共机构,其道德风险不仅具有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着眼于对"村委会"干部的"经济人"属性的认识,在农村低保的委托代理契约中构建经济激励与约束的制度设计,还要从"村委会"干部的"社会人"和"道德人"属性以及村庄治理的特点出发,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伦理约束、民主监督,提高村庄治理的民主化程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本文对比分析了村民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以及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结果表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高于村民的评价,村民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期待高于村委会自身的职责描述。对村委会的监督、培训与扶持有助于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杨照  
农民普遍认为由国家出钱、农民出工、村委会组织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急需政府解决社会保障和孩子学费负担。有的地区村委会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发挥,缺乏村民的参与和认同;有的地区村委会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农民也表示出对村委会贪污腐败、挥霍村集体财产的担忧。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能出工建设新农村,反映了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叶琳  
土地确权是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但是推进的速度滞后于中央的目标。当前土地确权的推进除了法律、政策支撑和政府主导意志外,村委会的参与是影响进程的重要因素。以确权工作的还权赋能为切入点,虽然法律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村委会是当前情景下现实意义上的集体产权代理人;同时新时期村委会具有"群众性自治和基层政府代理人"这一"政社合一"的特性,因而在土地改革中村委会不能"去行政化"。对于土地确权,需要明确村委会土地确权推进执行者的历史责任、依靠村委会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加强村委会土地确权的动态管理。特别地,需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权责对等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忠  郑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德新  张恒  杨鹏程  
本文分析了审计实务中"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借鉴国外选进理念和规则,提出我国审计实务中防 范审计主体"数字腐政"的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亚丁  杨秀文  
现实中一些村委会角色定位不清,致使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村委会应完善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和监督,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增阳  王光忠  郑柏琼  
本文从村委会选举的学理分析、村委会选举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政策探讨以及农  村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等三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综合评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燕华  
本文以H镇为例,探讨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行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村庄合并扩大了村庄的规模,增强了社区的异质性,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即候选人必须通过选举动员以争取不熟悉村民和陌生村民的支持。在有公共问题的合并大村中,集体行动宣传往往成为最重要的选举动员模式。候选人为了吸引选票,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集体行动宣传,这在客观上使村委会选举成为集体行动的动员平台。在同等情况下,集体行动代表因其行动历史,更有可能赢得合并大村的选举。由集体行动代表和背负选举承诺的候选人组成的村委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在H镇,当公共问题基本解决后,在大村选举中难以胜出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送春  
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因监督意识淡薄、法律规范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而出现委托人监督缺失、代理人自我监督乏力、政策对象监督失效等现象,这不利于村委会权力的良性运行和村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强化监督意识、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监督过程的合法性、监督结果的有效性,以提高村委会政策执行效率,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军山  江可申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有关理论,分别从医、患两个方面阐释了医疗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并从一般意义上给出了相应的规避策略:一为引入纵向一体化的管理式医疗;二为联合运用需求面和供给面的成本分担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茆雪瑞  
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但农业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因,而农业PPP项目为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已有研究对农业PPP的研究主要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而忽略了"特别法人"村委会在农业PPP项目中的影响。本文首先将农业PPP项目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并从理论上讨论村委会在不同时期的职能。其次,通过现实案例讨论村委会发挥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林波  李甜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委会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研究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冲突、作用发挥与角色整合问题。研究表明:在农地流转中,村委会同时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代表机构、行政管理的代理机构和公共事务的治理机构等法律地位,身兼权利人、管理者和服务者等角色,角色边界模糊,角色定位机制不明,角色之间存在内在冲突,不利于发挥村委会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为此,需要在农地流转中进行角色整合,弱化村委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中化村委会的管理主体地位、强化村委会的服务主体地位,以激励村委会提供优质的农地流转公共服务,发挥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斌  齐雁  
村民委员会民主和自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方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基于CHIP中村委会数据,探讨了农村基层自治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对村集体财务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村民代表大会召开次数刻画的民主决策对提高村集体公共服务支出占比、降低行政性支出占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候选人产生方式和选举方式刻画的民主选举中前者作用比后者显著;虽然民主选举所发挥的作用不如民主决策直接而显著,但民主选举实施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村集体财务支出由行政管理事务转向公共服务;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在影响村集体财务支出行为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抓手,发展基层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是一项需持续推进、协同推进的长期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候选人的民主产生,实现选举的真正民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肖唐镖  邱新有  
本文对 40个样本村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投票取向及其理性程度、选民  在选举中参与行为以及竞争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 ,在村委会选举中 ,选民的选  择行为已趋于理性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 ,并敢于在选举中公开争取和维护  自身的民主权利。即使是那些对选举活动弃权或冷漠的选民 ,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于  观念与素质所限 ,倒不如说是对选举的失望所致。不过 ,目前村民的政治文化是分层的、  多元的 ,既有公民文化、顺民文化 ,也有臣民文化 ,还有暴民文化。因此 ,村民选举与村民  自治的发展尚需长期的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