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2)
- 2023(15081)
- 2022(12521)
- 2021(11328)
- 2020(9603)
- 2019(21703)
- 2018(21212)
- 2017(40463)
- 2016(22318)
- 2015(24644)
- 2014(24420)
- 2013(24446)
- 2012(22516)
- 2011(20284)
- 2010(20504)
- 2009(19435)
- 2008(19727)
- 2007(18240)
- 2006(16100)
- 2005(14263)
- 学科
- 济(99618)
- 经济(99503)
- 业(97119)
- 企(79897)
- 企业(79897)
- 管理(74172)
- 农(50699)
- 方法(44297)
- 数学(35680)
- 数学方法(35418)
- 业经(34957)
- 农业(33533)
- 财(30520)
- 中国(22711)
- 务(22166)
- 财务(22150)
- 财务管理(22117)
- 企业财务(20970)
- 制(20091)
- 技术(18990)
- 贸(18845)
- 贸易(18841)
- 易(18361)
- 策(17369)
- 学(17141)
- 地方(16937)
- 划(16130)
- 和(16007)
- 理论(15298)
- 体(15079)
- 机构
- 学院(334921)
- 大学(326232)
- 济(139590)
- 经济(136997)
- 管理(131341)
- 理学(113788)
- 理学院(112638)
- 管理学(110971)
- 管理学院(110382)
- 研究(108222)
- 中国(84568)
- 农(80236)
- 科学(68666)
- 京(66993)
- 农业(62560)
- 财(62255)
- 业大(59316)
- 所(56550)
- 江(51892)
- 研究所(51469)
- 中心(50891)
- 财经(49989)
- 经(45344)
- 经济学(41941)
- 北京(40855)
- 州(40386)
- 农业大学(39373)
- 范(38769)
- 经济学院(38328)
- 师范(38243)
- 基金
- 项目(222792)
- 科学(175060)
- 基金(162240)
- 研究(157777)
- 家(143383)
- 国家(141984)
- 科学基金(121409)
- 社会(102327)
- 社会科(96714)
- 社会科学(96680)
- 省(90300)
- 基金项目(86790)
- 自然(79574)
- 自然科(77787)
- 自然科学(77759)
- 自然科学基金(76475)
- 划(74194)
- 教育(70436)
- 资助(64559)
- 编号(63127)
- 重点(49988)
- 创(49163)
- 业(49119)
- 发(48934)
- 成果(48686)
- 部(48644)
- 创新(45282)
- 科研(43304)
- 课题(42440)
- 农(42402)
- 期刊
- 济(159984)
- 经济(159984)
- 研究(87976)
- 农(81190)
- 中国(61765)
- 学报(58757)
- 农业(54789)
- 科学(53277)
- 财(51059)
- 管理(47745)
- 大学(43973)
- 学学(42614)
- 业经(33694)
- 融(30742)
- 金融(30742)
- 业(28961)
- 技术(28394)
- 财经(24877)
- 教育(23966)
- 经济研究(23560)
- 问题(22038)
- 经(21438)
- 版(19631)
- 技术经济(19274)
- 世界(16872)
- 商业(16605)
- 业大(16474)
- 科技(15979)
- 现代(15574)
- 农村(15486)
共检索到48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增渝 姚林
本文利用2002—2006年我国30个省份的农村企业面板数据,使用Malmquist和Bootstrap DEA方法估算了农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重点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企业生产率2002—2006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不同产权类型企业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显著不同;在影响生产率变化的因素中,资本密集度对其有显著负影响,人均工资和销售收入有显著正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文章以1997~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一步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前瞻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生产率反映了企业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使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将企业分为纯出口企业、纯进口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非贸易企业四个类型,在控制了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变量之后,检验贸易开放和企业贸易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士梅 尹希文
本文从多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利用DEA模型测算了2003—201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其次,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分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劳动力减少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进步,而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则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等要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全国范围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工业化则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并没有带来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士梅 尹希文
本文从多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利用DEA模型测算了2003—201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其次,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分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劳动力减少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进步,而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则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等要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全国范围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工业化则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农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守卫
基于2005—2016年29个省(区、市)际的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较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值,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从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层面,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而,推进与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进而调整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甘甜 陈池波 陈胜 邢美华
文章在重塑农村人力资本内涵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体系的基础上,利用1995—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TFP的影响,以期从农业环境TFP变动的视角判断中国是否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初期,农业发展极易落入低水平人力资本与非技能偏向技术相嵌合的“农村人力资本陷阱”。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快速提升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对农业环境技术进步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战伟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揭示其动态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使用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了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动态演进,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农业TFP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下降是阻碍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核密度估计表明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技术效率普遍恶化,而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显著;农业金融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对中国农业TFP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农业TFP则产生了阻碍作用,农村人力资本则对农业TFP产生的正效应不显著。[结论]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省份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怀玉 菅利荣
为了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全部以实物量指标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以避免价格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并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呈增长趋势;造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普遍下降,从四大地区来看,只有中部地区生产率提高,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张丽
文章基于产出导向的非参数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对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形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在趋缓,各区域之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贸易开放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户艳辉
文章首先利用1998~2009年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分析了秦皇岛市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特点。然后基于四种理论假设,选取10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个指标的关联度较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聚集经济、产出规模对秦皇岛市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秀丽 孟飞荣
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物流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物流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物流业TFP具有趋同现象;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进程对物流业TPF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需求条件和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石慧 吴方卫
文章使用非参数的双边相对Malmqutist生产率指数(Bilateral Relative MalmquistProductivity Index-BRMPI)的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控制地区空间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生产率地区差异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局部空间相关性。在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估计的收敛方程中,我们发现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时期有差别,这可能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有关,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科研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