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3)
- 2023(9558)
- 2022(7663)
- 2021(6939)
- 2020(5760)
- 2019(12980)
- 2018(12778)
- 2017(24688)
- 2016(12835)
- 2015(13931)
- 2014(13462)
- 2013(13604)
- 2012(12421)
- 2011(10857)
- 2010(11215)
- 2009(10795)
- 2008(10942)
- 2007(10197)
- 2006(9228)
- 2005(8388)
- 学科
- 业(80561)
- 济(63693)
- 企(63673)
- 企业(63673)
- 经济(63616)
- 管理(49187)
- 农(48634)
- 农业(32468)
- 业经(29257)
- 方法(24368)
- 财(23526)
- 务(17441)
- 财务(17435)
- 财务管理(17421)
- 数学(17266)
- 数学方法(17219)
- 企业财务(16519)
- 贸(15636)
- 贸易(15632)
- 易(15378)
- 中国(15098)
- 技术(15075)
- 策(13749)
- 制(13632)
- 农业经济(12324)
- 出(11988)
- 体(11466)
- 划(11257)
- 和(10417)
- 企业经济(10358)
- 机构
- 学院(191298)
- 大学(179697)
- 济(89369)
- 经济(88025)
- 管理(81841)
- 理学(70777)
- 理学院(70282)
- 管理学(69659)
- 管理学院(69329)
- 研究(55710)
- 中国(48149)
- 农(46628)
- 财(39482)
- 京(35367)
- 农业(34874)
- 业大(31258)
- 财经(31235)
- 江(30405)
- 科学(29971)
- 经(28373)
- 中心(26953)
- 所(26550)
- 经济学(26287)
- 经济管理(25701)
- 经济学院(24030)
- 研究所(23461)
- 州(23294)
- 商学(23092)
- 商学院(22912)
- 财经大学(22331)
- 基金
- 项目(122514)
- 科学(99320)
- 研究(94781)
- 基金(91358)
- 家(76946)
- 国家(76041)
- 科学基金(68058)
- 社会(65464)
- 社会科(61838)
- 社会科学(61824)
- 省(50021)
- 基金项目(49079)
- 自然(40693)
- 教育(39890)
- 自然科(39828)
- 自然科学(39821)
- 自然科学基金(39186)
- 编号(38849)
- 划(38234)
- 资助(34984)
- 业(33189)
- 创(28963)
- 成果(28883)
- 农(28341)
- 发(27988)
- 部(27608)
- 国家社会(27495)
- 制(26860)
- 创新(26113)
- 重点(25866)
- 期刊
- 济(110146)
- 经济(110146)
- 农(53469)
- 研究(52225)
- 中国(38146)
- 农业(36257)
- 财(33196)
- 管理(31072)
- 业经(26839)
- 科学(25542)
- 学报(23394)
- 大学(20159)
- 融(19854)
- 金融(19854)
- 学学(19821)
- 业(18011)
- 技术(17083)
- 财经(15577)
- 问题(15421)
- 经济研究(15071)
- 农业经济(14623)
- 农村(14238)
- 村(14238)
- 经(13498)
- 世界(12643)
- 技术经济(12524)
- 贸(11711)
- 版(10855)
- 经济问题(10840)
- 现代(10365)
共检索到289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镇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仍然在农村:第一产业的发育程度仍然欠缺;从资源的合理配置看农业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未来世纪的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家伟 ,彭普山
中国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和劳动力集中在农村,1988年农业人口8.67亿,占总人口10.96亿的79.1%,农业劳动力4亿,据测算,在目前生产条件下,保证土地生产率不降低新需劳动力的数量为7500万人,即使把从事林、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彦
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大约占社会总劳动力的71.93%。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力成为加速实现四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劳动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剩余。对这一问题,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同志从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农业减税能够通过宏观经济环境、中观转移限制和微观主体条件三个维度的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风险不断加剧,农业减税政策有效缓解了风险水平的上升,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农业减税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斌 曾令香 吴浙
文章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对促进农村再就业的主要思路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了这些思路的潜力和问题。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便人们对农村再就业工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从而使人们在促进农村再就业实践中 ,更注重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平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扬
1.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模式优势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在当地农村从事工作,同时还可兼顾家庭的农业生产。在传统观念中农业的收入比较稳定,农民不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活动。此时,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玲 赵锡平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收入。在中国实现小康的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