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0)
2023(8678)
2022(7461)
2021(7017)
2020(5685)
2019(12612)
2018(12519)
2017(23544)
2016(13307)
2015(14950)
2014(14965)
2013(14583)
2012(13706)
2011(12561)
2010(12966)
2009(12030)
2008(12174)
2007(11457)
2006(10676)
2005(9749)
作者
(39779)
(33475)
(33005)
(31428)
(20739)
(16305)
(14789)
(12858)
(12760)
(12182)
(11459)
(11229)
(10749)
(10500)
(10475)
(10108)
(10082)
(9699)
(9691)
(9641)
(8519)
(8382)
(8333)
(8082)
(7793)
(7482)
(7434)
(7428)
(7005)
(6923)
学科
(52007)
经济(51938)
(49173)
(44669)
管理(35599)
农业(32813)
(24171)
企业(24171)
业经(18817)
方法(14930)
中国(14728)
(14492)
(14380)
农业经济(12427)
地方(12374)
环境(12169)
数学(12160)
(11933)
数学方法(11914)
(11782)
(10617)
发展(9865)
(9846)
(9570)
农村(9549)
(9359)
(8922)
贸易(8915)
(8876)
银行(8850)
机构
学院(191329)
大学(184062)
(74120)
经济(72259)
管理(67960)
研究(67924)
理学(57070)
(56755)
理学院(56477)
中国(55463)
管理学(55381)
管理学院(55085)
农业(43285)
科学(42681)
(39945)
业大(36197)
(36118)
(35255)
(33190)
中心(33039)
研究所(32035)
(26655)
农业大学(26394)
(26257)
财经(26010)
(26004)
师范(25693)
北京(25133)
(23539)
(23318)
基金
项目(118985)
科学(91387)
研究(90442)
基金(82483)
(72812)
国家(71985)
科学基金(59714)
社会(55339)
社会科(51577)
社会科学(51556)
(49625)
基金项目(43385)
教育(40167)
(40157)
编号(39774)
自然(37448)
自然科(36407)
自然科学(36396)
自然科学基金(35728)
资助(33188)
成果(32955)
(31847)
课题(27641)
(27583)
重点(27134)
(25863)
(24297)
(23974)
(23146)
(22992)
期刊
(99508)
经济(99508)
(62954)
研究(56964)
中国(48367)
农业(42518)
学报(34104)
科学(30526)
(28145)
大学(26489)
学学(25048)
教育(24136)
业经(23034)
(22666)
金融(22666)
管理(21758)
(19204)
技术(16144)
农业经济(14902)
农村(14844)
(14844)
问题(14265)
(13639)
财经(12550)
经济研究(11743)
世界(11178)
业大(10840)
(10810)
经济问题(10450)
社会(10077)
共检索到310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坤玉  金书秦  陈艳丽  申宇哲  
论文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目前人居环境的治理短板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优先领域应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厕所改建这三个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缺口进行了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厕所改建的资金需求约在每年640亿元~2273亿元之间。在参考美国经验的基础上,论文提出我国的污水处理资金机制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闵秀珍  刘跃前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我国农村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环境恶劣,农村基础建设更是普遍落后于城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优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现状,提出了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莉莉  吉李敏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为深入探讨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破解之道,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9月26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举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蔡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孙楠出席会议并致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赵晓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波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湖北省梅村采取了"行政引领自治"模式,其核心是设置村落理事会激活村民自治,在组织框架内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建构思想引导与民主协商机制、精英吸纳与带动示范机制、知识融合与因地制宜机制以及自主服务与社会规制机制,将国家的"硬规则"以柔性方式导入农民生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果。这表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尊重农民生活实践,通过赋予基层组织一定的自治权,引导和组织农民自主建设美丽家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瑞萍   王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人居环境整治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事关农村居民民生福祉,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人居环境整治面临治理制度不完善、协同治理困难、主体意识欠缺、基础薄弱等诸多束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以完善治理制度为核心,以加强治理协同为驱动,以强化治理主体意识为重点,以健全治理基础为根本,多措并举推进齐发力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舞  
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表明,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设定和擘划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实则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指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主要包括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以及三者的互动。从对农民生活改造实践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对农民生活改造验收的考核督察机制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深度介入农民日常生活与改造农民生活世界的逻辑。农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手段实现农民生活世界中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的现代化。它从改造农民的生活空间开始,并通过改造农民的生活实践,最终达到改造农民的生活观念的目的,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农民日常生活现代化,进而彻底实现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茹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参与度低、治理条件不完善、治理效果不佳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村干部思想狭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长效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村民环保意识弱等。打造美丽乡村,必须提升村干部与村民的参与度,改变村民不良习惯;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治理资金投入力度;从制定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来完善治理条件;完善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监督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燕燕   黄森慰  
[目的]测度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并对其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旨在为中国各区域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量化支撑,进而助力快速有效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方法]基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角度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产出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度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刻画其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1)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梯度特征。(2)研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整体仍处于两极分化格局,且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3)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政府干预和工业化水平作为影响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结论]根据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制定政策措施,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士勇   周政   朱若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健康,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从价值维度看,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应有之义,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农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性有待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有待强化以及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创设符合农民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农民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精准施策,完善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士勇   周政   朱若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健康,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从价值维度看,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应有之义,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农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性有待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有待强化以及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创设符合农民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农民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精准施策,完善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宇  原新  成前  
文章采用CLDS(2014)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对农民健康的影响。使用SF-8量表全面分析健康指标,制定人居环境指标。实证中考虑收入内生性,并对人居环境和收入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人居环境问题和收入都对农民健康影响显著,其中人居环境问题对健康影响更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荣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基础,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续动力。本文探究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背后的原因,然而,经过分析发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以及整治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切实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以及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兵弟  贾康  汤志明  约尔古丽-加帕尔  
农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属于社区性、集体性的准公共物品,在当前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情况下,这类公共品如何提供,其政策思路和解决方案最不清楚,成为盲点。本文在分析考察了其现状、进展与困难之后,提出了今后公共财政支持、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本思路与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伟  冯长春  陈春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对村镇人居环境的内涵的界定、优化原则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思想,以县或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提出了一套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包括安全格局子系统优化、村镇规划、社会经济子系统优化、基础设施子系统优化、环境卫生子系统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子系统优化六个方面,通过安全格局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指标的达标验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再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措施之一,那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法治化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方略和促进乡村社会生态宜居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若要想在巩固此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胜利,则须走一条长效治理的法治化之路。当下治理的法治化却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权责界限模糊、参与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于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整体思维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增强参与主体的法治思维,提升其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监督管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