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2)
- 2023(16889)
- 2022(14561)
- 2021(13593)
- 2020(11405)
- 2019(26248)
- 2018(26065)
- 2017(50363)
- 2016(26992)
- 2015(30275)
- 2014(29952)
- 2013(29447)
- 2012(26950)
- 2011(24059)
- 2010(23901)
- 2009(21746)
- 2008(20989)
- 2007(18496)
- 2006(16209)
- 2005(13765)
- 学科
- 济(112073)
- 经济(111956)
- 业(79646)
- 管理(75879)
- 企(57496)
- 企业(57496)
- 方法(52716)
- 农(51851)
- 数学(46855)
- 数学方法(46267)
- 农业(34461)
- 业经(28396)
- 中国(27396)
- 财(27280)
- 地方(23562)
- 学(21988)
- 制(19639)
- 环境(19396)
- 贸(18950)
- 贸易(18941)
- 易(18400)
- 技术(17205)
- 务(17058)
- 财务(16989)
- 财务管理(16949)
- 理论(16204)
- 企业财务(16127)
- 和(15687)
- 发(15592)
- 划(15463)
- 机构
- 学院(376462)
- 大学(374674)
- 管理(153556)
- 济(151046)
- 经济(147872)
- 理学(134643)
- 理学院(133284)
- 管理学(130793)
- 管理学院(130129)
- 研究(120564)
- 中国(91820)
- 京(77888)
- 科学(75620)
- 农(74968)
- 财(66683)
- 业大(61780)
- 所(58573)
- 中心(58249)
- 农业(57345)
- 江(54496)
- 财经(54231)
- 研究所(53600)
- 经(49714)
- 范(48791)
- 师范(48358)
- 北京(48058)
- 经济学(44751)
- 州(43942)
- 院(43737)
- 经济管理(41930)
- 基金
- 项目(267637)
- 科学(211107)
- 研究(195817)
- 基金(195174)
- 家(169481)
- 国家(168046)
- 科学基金(145755)
- 社会(124465)
- 社会科(117738)
- 社会科学(117707)
- 省(105488)
- 基金项目(103928)
- 自然(94860)
- 自然科(92637)
- 自然科学(92615)
- 自然科学基金(90914)
- 教育(88673)
- 划(87072)
- 编号(80723)
- 资助(80235)
- 成果(63382)
- 重点(59001)
- 部(58962)
- 发(56880)
- 创(55197)
- 课题(53616)
- 科研(51539)
- 创新(51499)
- 国家社会(51434)
- 教育部(50428)
- 期刊
- 济(161295)
- 经济(161295)
- 研究(103721)
- 农(74857)
- 中国(69642)
- 学报(60380)
- 科学(55303)
- 农业(51142)
- 管理(50786)
- 财(49070)
- 大学(47266)
- 学学(44662)
- 教育(37089)
- 融(32883)
- 金融(32883)
- 技术(32708)
- 业经(32530)
- 财经(24933)
- 业(23672)
- 经济研究(23574)
- 问题(22300)
- 经(21094)
- 图书(20130)
- 版(19730)
- 科技(18332)
- 统计(18276)
- 资源(18264)
- 理论(18211)
- 技术经济(18098)
- 实践(16851)
共检索到537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冬青 侯玲玲 闵师 黄季焜
总结农村人居环境3年整治行动治理经验、分析治理政策作用机理、评估整治行动实施效果,有助于新一轮"提升五年行动"的顺利落实。在理论分析环境政策工具激励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7省1450余农户面板数据,从户厕使用、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三方面系统描述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并采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定量评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综合使用给农户发放补贴、政府直接投入公共环境设施和建立公共设施管护制度(如收费制度)等政策工具,有效地提升了农户的卫生厕所使用、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等人居环境指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推力。尽管整治行动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人居环境地区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具体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水太 陈美玲 袁北飞 顾东明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理论,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网络效应最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效应最大。(2)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水平。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感知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3)感知价值在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农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本文利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与国际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农户的教育、医疗支出比重比较适中,但交通通讯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过低;中西部地区农户的教育和医疗支出比重过高,存在教育和医疗投资过度的问题。政府应提高公共财政对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支持力度,减轻农户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 医疗保健 劳动力迁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海涛 丁士军 李韵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税费政策对农户的激励和收入的影响,然后基于农户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基本上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不同措施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粮食补贴的效果最强,退税的效果最弱;政府增加1元种粮补贴能够使农户的纯收入增加至少11元,而退税对于增加农户收入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农民负担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中元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福民工程,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因此,认真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造福亿万农民,意义重大。
关键词:
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思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俊杰 张凡 胡凌啸 赵虎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本文旨在从理论和经验层面研究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利用Mv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于农户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工商资本下乡显著提升了农户科学处理生活污水及使用卫生厕所的概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回归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这意味着工商资本下乡能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2)工商资本下乡带来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水平的提升,满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二部制付费”俱乐部物品属性,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3)在村干部领导力越强的村庄和抚养比越高的家庭,工商资本下乡促使农户改厕的可能性越大,但并未明显提升农户科学处理生活污水的概率;此外,只有工商资本进村,才有利于改善农户生活污水处理和改厕行为。【结论】应鼓励和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完善工商资本下乡的对接平台和政策体系,推动其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杨理珍 刘钰聪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 李大胜 余建斌
利用26个省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农支对农户投资的挤出效应和挤进效应,进一步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在具中的影响。研究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牧副渔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户投资存在着挤进效应,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存在着挤出效应,取消乱收费和减少农业税引起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然而,税费改革使得地方财政支农引导农户投资功能下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只能维持"吃饭财政"。
关键词:
财政支农 税费改革 动态面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梦滔
本文利用中国8个省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内生性的前提下,估计了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储蓄的影响。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储蓄测度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农户储蓄都有显著的减少效应。根据流动性最强的储蓄定义(现金加上银行存款),这种减少效应在12%~15%;每个农户平均的储蓄减少金额大约为552元。在不同的模型设定条件下,结果较为稳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郝信波
论文从农村人居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的关系、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农村居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及路径六个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领域应关注的主体、内容、优先序、模式、保障、监督等问题,最后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博弈行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及集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振兴关系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吴国胜 郑向群 王德甫 申锋 魏孝承
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煌 王金霞 黄季焜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被认为是导致灾情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研究目的是评估不同农田水利设施在粮食生产中的抗旱效果。基于全国7省(市)、123村和1 162户农户的大规模实地调研数据,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抗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近5 a内,有1/3的农户受旱灾而减产,减产25%以上的农户占到22%;大中型水库、水池和水泵的抗旱作用显著高于河流引水渠道,文章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做了讨论。
关键词:
旱灾 水利设施 抗旱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振 罗尔呷 刘合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探讨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全国183村1 362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村级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村级人居软环境质量是影响农村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经济状况、社会监督、外出务工经历以及区域位置等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满意度。未来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因村施策,整治农村人居“软环境”和“硬环境”,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挖掘区域的发展潜力,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从整体上提升村庄的经济水平,进而助力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振 罗尔呷 刘合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探讨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全国183村1 362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村级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村级人居软环境质量是影响农村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经济状况、社会监督、外出务工经历以及区域位置等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满意度。未来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因村施策,整治农村人居“软环境”和“硬环境”,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挖掘区域的发展潜力,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从整体上提升村庄的经济水平,进而助力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乡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涉及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近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已经有了较大范围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总体上看,尤其是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人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