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6)
2023(18329)
2022(15033)
2021(13856)
2020(11326)
2019(25569)
2018(24961)
2017(47927)
2016(25381)
2015(27903)
2014(27684)
2013(27269)
2012(25047)
2011(22438)
2010(22509)
2009(20866)
2008(20350)
2007(18186)
2006(16344)
2005(14667)
作者
(70468)
(59375)
(58882)
(55533)
(37266)
(28378)
(26552)
(23027)
(22488)
(20822)
(20071)
(20057)
(18640)
(18528)
(17958)
(17898)
(17362)
(17264)
(17074)
(16972)
(14542)
(14526)
(14234)
(13879)
(13248)
(13148)
(13093)
(12929)
(11750)
(11735)
学科
(117552)
经济(117437)
(98197)
管理(81356)
(78933)
企业(78933)
(51674)
方法(46293)
业经(36586)
数学(36497)
数学方法(36091)
农业(34514)
中国(32430)
(31557)
地方(29039)
(21673)
(21203)
财务(21160)
财务管理(21128)
技术(20853)
企业财务(20023)
环境(19925)
(19312)
贸易(19297)
(19134)
(18715)
(18285)
理论(18192)
(18132)
(17827)
机构
学院(360971)
大学(351342)
(153581)
经济(150662)
管理(146391)
理学(125796)
理学院(124522)
管理学(122709)
管理学院(122013)
研究(117292)
中国(93408)
(73358)
(69208)
科学(69205)
(66615)
中心(56751)
(56708)
(56253)
财经(54505)
业大(52810)
研究所(50961)
农业(50387)
(49548)
(47254)
师范(46845)
经济学(45778)
北京(45507)
(44581)
(42563)
经济学院(41410)
基金
项目(241702)
科学(194217)
研究(181758)
基金(177065)
(152294)
国家(150855)
科学基金(132596)
社会(119972)
社会科(113592)
社会科学(113564)
(96740)
基金项目(94193)
自然(82872)
自然科(80982)
自然科学(80967)
教育(80708)
自然科学基金(79529)
(78915)
编号(74157)
资助(70272)
成果(57494)
(57381)
重点(53572)
(52963)
(52577)
国家社会(50206)
课题(49496)
创新(48491)
(46616)
发展(46587)
期刊
(180335)
经济(180335)
研究(101292)
中国(74137)
(67425)
管理(55806)
(54505)
科学(49846)
学报(47940)
农业(45727)
大学(38632)
学学(36747)
业经(36402)
(35407)
金融(35407)
技术(33724)
教育(33493)
财经(26241)
经济研究(25838)
问题(24276)
(23660)
(22730)
技术经济(19482)
资源(18132)
世界(17588)
商业(17566)
(17479)
现代(17007)
统计(16714)
科技(16511)
共检索到54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义  陈秋华  杨超  林恩惠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考察不同行政村实施效果差异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六万多个村域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及调节其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对通公共交通、有地表水、没有集中养殖区等旅游资源越丰富的行政村,促进作用越大;对村级集体收入多、村主要干部受教育年限长、文化组织数量多等目的地管理能力越强的行政村,促进作用越大;而且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具有"马太效应",乡村旅游越发达的行政村受益越大。研究结论为我国推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楠  
农村人居环境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服务设施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效结合能够产生协同效应,通过环境整治,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配套设施,优化乡村环境;通过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农村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丹莉  师谦友  
乡村旅游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青  王兴亮  魏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得到空前的发展,无论游客数量,还是游客规模,都处于稳步提升中,越来越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可很大程度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并能彰显我国农村独特文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浅谈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作用,以期能够明确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并真正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以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共同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佳  赵青华  王慧  
乡村旅游发展对实现生计可持续、促进城乡和区域共同富裕能够发挥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选择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样本,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从整体与区域视角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村可持续生计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可持续生计在时间上表现出高值省域的优势锁定,且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在空间上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与关联特征;乡村旅游发展能够通过内外部响应双重作用机制发挥其对传统生计替代效应的适应性,扩大增权效应、增强内源性发展动力实现本地区农村生计可持续,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接地区农村生计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在生计脆弱性、生计资本、生计恢复力和生计结果的多维要素作用下影响农村可持续生计,呈现出直接效应“由西部向中部和东部递减”、空间溢出效应“由中部向西部和东部递减”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结合而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又一有效渠道。但也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制约新农村建设。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科学开发乡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本文从乡村旅游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开发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科学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京京  刘同山  钟真  
本文利用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北京市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处理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网络营销对乡村旅游经营效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了网络营销对不同分位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差别化效益提升效应。研究发现:利用网络对外推介或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可以显著提高乡村旅游经营效益,且具有很好的稳健性;网络营销的效益提升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游客人均消费而非接待人次实现的;对于低分位点即经营状况相对较差的乡村旅游经营者,网络营销的效益提升作用较大,因而网络营销具有经营效益“拉平效应”。政府应当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引导支持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网络营销,并对能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实施网络营销技术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丹丹  
农业和乡村是农村赖以发展所依托的天然资源,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农民脱贫步伐,使农村的旅游文化产业得以提升,促进乡村的非农化和旅游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带动乡村的包容性增长。繁荣乡村经济、拓展乡村旅游,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掌握自身的优势、瞄准游客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成威松  李夏欣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丹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在各个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免呈现出了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城市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更凸显出乡村旅游业的滞后。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业,可有效克服其发展短板,实现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欣  李忠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乡村旅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2000年,我市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本文针对开发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提供了作者的看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国莹  刘同山  
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获取信息、分享和利用资源的重要媒介,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基于最新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北京市调查的村级数据,采用内生扩展回归模型、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ICT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探讨ICT对农村产业结构水平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在2 851个样本村中使用ICT的农户比例在50%及以上的村共有1 503个,占总样本村的52.72%,平均产业结构水平为6.53,ICT使用比例较高的村的产业结构水平也较高。在未达到现有资源禀赋约束下的最优产业结构水平时,ICT能够显著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在超过这一水平后,ICT对农村产业结构水平不再具有正向作用,二者之间呈较为稳定的“倒U型”关系。ICT对产业结构水平位于中间和中间偏上的农村地区,有明显的“扶优做强”特性。据此,建议加紧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引导支持农村居民借助ICT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开拓农村产业的新发展模式,利用ICT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要素资源,同时瞄准不同等级产业结构水平的地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海亲  
近年来,乡村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而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针对浙江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浙江乡村旅游的方向与措施,以期为当前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黎明  
我国的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涉及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农村生活的各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曹海霞  
当前,采取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策略是符合我国现实状况的。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开放、创新、绿色等多个角度,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最终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