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4)
- 2023(17578)
- 2022(14293)
- 2021(13140)
- 2020(10998)
- 2019(24811)
- 2018(24500)
- 2017(46860)
- 2016(25530)
- 2015(28503)
- 2014(28223)
- 2013(27776)
- 2012(25030)
- 2011(22317)
- 2010(22080)
- 2009(20507)
- 2008(20217)
- 2007(18133)
- 2006(15681)
- 2005(13641)
- 学科
- 济(106278)
- 经济(106162)
- 业(75050)
- 管理(68750)
- 企(52398)
- 企业(52398)
- 农(52181)
- 方法(47402)
- 数学(42401)
- 数学方法(41901)
- 农业(34326)
- 业经(28733)
- 中国(28052)
- 财(25947)
- 学(21351)
- 地方(20844)
- 贸(20043)
- 贸易(20039)
- 易(19566)
- 制(19400)
- 务(16053)
- 财务(16004)
- 财务管理(15965)
- 技术(15807)
- 发(15709)
- 银(15479)
- 银行(15416)
- 企业财务(15140)
- 环境(15031)
- 行(14612)
- 机构
- 学院(364631)
- 大学(360654)
- 济(148680)
- 经济(145823)
- 管理(139568)
- 研究(122196)
- 理学(121950)
- 理学院(120650)
- 管理学(118370)
- 管理学院(117727)
- 中国(92705)
- 农(86038)
- 科学(78634)
- 京(74346)
- 农业(67138)
- 业大(65007)
- 财(64092)
- 所(62875)
- 中心(58600)
- 研究所(57684)
- 江(54160)
- 财经(52020)
- 经(47547)
- 范(45499)
- 经济学(45257)
- 北京(45150)
- 师范(44875)
- 院(42928)
- 州(42634)
- 农业大学(42289)
- 基金
- 项目(255187)
- 科学(199806)
- 基金(185977)
- 研究(179713)
- 家(165530)
- 国家(164131)
- 科学基金(139536)
- 社会(115404)
- 社会科(109215)
- 社会科学(109183)
- 省(101211)
- 基金项目(98930)
- 自然(91935)
- 自然科(89849)
- 自然科学(89818)
- 自然科学基金(88206)
- 划(84766)
- 教育(80948)
- 资助(74518)
- 编号(72148)
- 重点(57647)
- 成果(56431)
- 发(55615)
- 部(55460)
- 创(53161)
- 科研(49889)
- 创新(49783)
- 国家社会(48687)
- 计划(48599)
- 课题(48599)
- 期刊
- 济(159598)
- 经济(159598)
- 研究(95504)
- 农(86187)
- 中国(66914)
- 学报(66183)
- 农业(58607)
- 科学(58571)
- 大学(49597)
- 财(49059)
- 学学(47559)
- 管理(45914)
- 业经(33016)
- 融(32591)
- 金融(32591)
- 技术(30412)
- 教育(29312)
- 业(29243)
- 财经(24635)
- 经济研究(24153)
- 问题(22997)
- 版(21436)
- 经(21125)
- 业大(18551)
- 技术经济(17763)
- 世界(17622)
- 统计(17596)
- 科技(17486)
- 资源(16711)
- 农业大学(16220)
共检索到51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雪枝 钟甫宁
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体力下降,本文从生产决策和大田作业两个方面考察不同年龄结构农户在粮食生产方面是否具有明显差异,试图通过实证方式回答这一问题,并给出合理解释。利用农村固定明察点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上没有明显差别,老年农户的小麦、玉米和大豆(除水稻外)种植比重并不比年轻农户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主要要素投入水平也没有明显不同,老年农户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化肥、农药、机械、劳动用工等主要要素投入量均不低于年轻农户;老年农户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单产与年轻农户相比也没有明显差异。由于生产决...
关键词:
农村人口 老龄化 粮食生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佳朔 宋洪远
基于2009—2018年鲁豫两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探究了微观农户视角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年农户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中青年农户较慢,并且中高龄老年农户的增长水平低于低龄老年农户。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在小麦生产中更为突出。具体而言,这一负面影响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更依赖粮食或农业经营收入的农户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较快的农村地区更为明显。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应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佳朔 宋洪远
基于2009—2018年鲁豫两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探究了微观农户视角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年农户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中青年农户较慢,并且中高龄老年农户的增长水平低于低龄老年农户。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在小麦生产中更为突出。具体而言,这一负面影响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更依赖粮食或农业经营收入的农户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较快的农村地区更为明显。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应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本喜 邓衡山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变量是直接投入、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等;增加劳动投入和主要农资投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提高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程度均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而关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对农业的威胁更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君英 夏旺
文章基于2001—2015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变化以及投入要素边际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了显著负向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下粮食产量得以保持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村老龄劳动与化肥以及机械等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等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农村老龄劳动比重的增加减弱了化肥以及机械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边际作用,但强化了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的边际作用。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背景下,既要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又要实现绿色粮食生产,需要在保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等方面采取合理的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云华 彭超 张琛
本文采用2003~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数据,构建相关随机效应模型(Correlated Random Effect)尽可能降低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一步法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氮元素施用对农户家庭层面"加总"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清理数据的过程中,本文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可能存在的面板数据衔接偏误问题进行纠正,进一步检验了计量分析结论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氮元素施用过量,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氮元素施用对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存在着异质性,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但对不同区域农户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适当降低氮元素施用量的政策建议,即为农户施肥提供技术指导,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化和有机肥替代行动,健全化肥相关管理条例与科学施用的指导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王磊
基于2003~2016年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口变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全国和分区域数据比较研究,发现农村人口数的减少反而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老年抚养比对粮食生产虽然有正向影响,但分区域均不显著;少儿抚养比对粮食生产的负向作用仅在西部得到体现。该结论印证了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不会影响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村人口变动 粮食生产 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李双双 柳清瑞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规模化农业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韧性;通过抑制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农户农业资本投入,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产销平衡区内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海平
本文选取人口老龄化比重和人口老少比两个指标,借助泰尔指数测算了2005—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进行了结构分解,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2001—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层面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全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且农村总体人口老龄化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西部地区省际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省际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最大,其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造成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文盲比重、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死亡率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雨河 武拉平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比较收益的考虑,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是完全盲从于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户家庭收入对粮食收入的依赖性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农户 种植决策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雨河 武拉平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农户 种植决策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进 贾杰斐 许庆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8年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不仅显著提高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还扩大了其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机制分析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改变了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育,继而影响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农机购置补贴效果还因农户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差异而有所不同,相比于其他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容量较大地区、土地细碎化程度较轻地区和地形坡度较小地区的补贴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应积极消除禀赋约束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笳旭 李朝柱
从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三个方面构建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效应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抑制了农业生产,但通过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促进了农业生产。上述三种效应叠加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产出水平下降0. 77%,劳动生产率下降1. 19%,土地生产率下降0. 69%。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老龄化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经验研究,也为应对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老龄化 农业产出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范丽霞 尹朝静
本文基于2003-2011年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及气象数据,运用"Z指数"法核算各气象站点的雨涝发生等级,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依据"Z指数"计算结果将年份划分为正常年份与雨涝灾害年份,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雨涝灾害对水稻种植户要素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1年间湖北偏涝少于大涝,极涝并未出现,大涝、偏涝发生区域较为集中。此外,稻农生产要素投入在正常年和雨涝灾害年间存在显著差异。雨涝灾害的发生对中间投入、劳动力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后者影响程度最大。另外,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