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8)
- 2023(11676)
- 2022(9137)
- 2021(8124)
- 2020(6609)
- 2019(14561)
- 2018(14489)
- 2017(27819)
- 2016(15016)
- 2015(16571)
- 2014(16349)
- 2013(16299)
- 2012(14417)
- 2011(12677)
- 2010(13036)
- 2009(12532)
- 2008(12739)
- 2007(11711)
- 2006(10637)
- 2005(9807)
- 学科
- 业(82708)
- 济(71397)
- 经济(71300)
- 企(65402)
- 企业(65402)
- 管理(54304)
- 农(49177)
- 农业(32927)
- 业经(31159)
- 方法(27223)
- 财(22354)
- 中国(20010)
- 数学(19746)
- 数学方法(19632)
- 务(16776)
- 财务(16758)
- 财务管理(16749)
- 技术(16042)
- 企业财务(15844)
- 制(15590)
- 策(14884)
- 地方(13263)
- 体(12949)
- 发(12818)
- 划(12751)
- 农业经济(12459)
- 和(11695)
- 理论(11354)
- 发展(11085)
- 展(11078)
- 机构
- 学院(225321)
- 大学(214911)
- 济(100350)
- 经济(98666)
- 管理(92068)
- 理学(79420)
- 理学院(78751)
- 管理学(77774)
- 管理学院(77382)
- 研究(71802)
- 中国(58664)
- 农(56389)
- 京(43877)
- 财(43603)
- 农业(42783)
- 科学(41376)
- 业大(38579)
- 所(36253)
- 江(35891)
- 财经(34611)
- 中心(33891)
- 研究所(32446)
- 经(31382)
- 经济学(29642)
- 经济管理(28254)
- 州(27891)
- 经济学院(26860)
- 北京(26558)
- 农业大学(26311)
- 范(25344)
- 基金
- 项目(146331)
- 科学(117934)
- 研究(110152)
- 基金(108093)
- 家(93226)
- 国家(92211)
- 科学基金(81012)
- 社会(74839)
- 社会科(70583)
- 社会科学(70564)
- 省(60092)
- 基金项目(57570)
- 自然(49769)
- 自然科(48677)
- 自然科学(48668)
- 自然科学基金(47901)
- 划(47312)
- 教育(47273)
- 编号(44789)
- 资助(41326)
- 业(36907)
- 发(33930)
- 成果(33888)
- 创(33683)
- 部(32334)
- 农(32257)
- 重点(31972)
- 国家社会(31418)
- 创新(30637)
- 制(29944)
- 期刊
- 济(122855)
- 经济(122855)
- 研究(63095)
- 农(62273)
- 中国(45811)
- 农业(41984)
- 管理(35586)
- 财(35482)
- 科学(33588)
- 学报(32192)
- 业经(28605)
- 大学(25708)
- 学学(25023)
- 融(22809)
- 金融(22809)
- 业(21805)
- 技术(20594)
- 财经(17189)
- 经济研究(17023)
- 问题(17010)
- 农业经济(15058)
- 经(14933)
- 农村(14835)
- 村(14835)
- 教育(14622)
- 技术经济(14066)
- 世界(13658)
- 版(12875)
- 现代(11969)
- 经济问题(11880)
共检索到33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升 邓峰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这对农业发展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把小麦经营分成生产和销售两个阶段,基于DEA-Windows模型,使用2004—2017年15个小麦主产省的投入产出数据,测评出两个阶段的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小麦生产效率年平均值稳步提升,而小麦销售效率年平均值逐年走低。基于Tobit模型,使用2004—2017年15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小麦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机械化程度却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小麦销售效率的提升,而机械化程度对小麦销售效率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和促进作用。在东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效率和销售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雯 田旭 王善高
为厘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小麦生产的关系,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0年调研数据,从生产方式(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效率2个方面考察了不同地形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了小麦机械要素的投入,且对丘陵山地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平原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丘陵与山地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应结合不同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机械对劳动的替代程度以及机械作业效率,加大农业机械的创新和研发力度,同时创建农机跨区作业市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丽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农用总动力结构变化、人畜机作业费用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应根据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区划和经济区划,并在农业机械化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拟定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 阶段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广森
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建平县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辽宁省建平县农机管理局李广森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程度和生产力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笳旭 李朝柱
从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三个方面构建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效应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抑制了农业生产,但通过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促进了农业生产。上述三种效应叠加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产出水平下降0. 77%,劳动生产率下降1. 19%,土地生产率下降0. 69%。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老龄化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经验研究,也为应对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老龄化 农业产出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常宜 张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结构,2019年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较2010年增长15.5%,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农村人口老龄化刺激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弥补了老龄农户在技术效率上的直接损失,间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因此,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促进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路江涛
全国范围内的小麦跨区机械化收获,为我国农机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它的有偿服务性跨区作业模式将向其它农业生产环节辐射,并最终促成一个以农民为服务对象以现代化机械装备为手段的农业生产服务行业。这必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行业向高效、大型、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跨区作业 收获 农业机械化 服务行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鼎
结合蔡昉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矛盾冲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归因,研究得出:"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农业劳动力"淤积"在农村,资本要素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要素流动半径加大而提高;刘易斯转折阶段,出现要素短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减缓;新古典经济发展阶段,要素市场竞争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减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然结果,在这个连续谱全景图框架下,需要规范土地流转并实施土地改良工程,规范农机补贴流程,提高农机行业制造水平,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鼎
结合蔡昉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矛盾冲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归因,研究得出:"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农业劳动力"淤积"在农村,资本要素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要素流动半径加大而提高;刘易斯转折阶段,出现要素短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减缓;新古典经济发展阶段,要素市场竞争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减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然结果,在这个连续谱全景图框架下,需要规范土地流转并实施土地改良工程,规范农机补贴流程,提高农机行业制造水平,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荣 陈佩
为了解农业机械化对提升化肥投入效率的影响,以1998—2017年中国小麦生产为例,利用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法,考察农业机械化对化肥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化肥减量效应。结果表明,机械化对小麦生产化肥投入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样本期间,中国小麦生产化肥投入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均值水平为0.73,其中机械化使化肥投入效率均值水平大约提高了0.03。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化肥减量效应平均约为4.31kg/hm2,且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格局。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海霞 郝含涛 史恒通 葛岩
基于1997—2018年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农业机械化推广有助于提高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这一效率的提高在小麦机收环节效果显著;第二,农机跨区作业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纬度方向显著,经度方向不显著;第三,随着本地农机市场的发展,本地农机服务将逐步替代跨区农机服务,表现为2013年后,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逐渐以本地农机作业的贡献为主,且农机跨区作业范围已由跨省逐步缩小至省内作业;第四,本地小麦机械化作业面积的提高,促使更多小麦种植户卷入外部分工,进而诱导本地农机市场的发展并逐步将跨区农机服务挤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锡文 陈昱阳 张建军
文章定量测度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产出的特征事实并分析相关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78~2002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2002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1990~2009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与劳动力转移年均对农业劳动投入指数下拉2.262个百分点,尤其2003年以来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为负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蒋健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当农村的生产方式一直维持不变时,农村人口不会出现老龄化现象,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而近30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出现了变化,农村人口也出现了老龄化现象,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引起的。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